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Paper wedding纸婚(1周年)Tin wedding锡婚(2周年)Crystalwedding水晶婚(15周年)China wedding搪瓷婚(20周年)Silver wedding银婚(25周年)Pearlwedding珍珠婚(30周年)Rubywedding红宝石婚(40周年)Sapphire wedding蓝宝石婚(45周年)Golden wedding金婚(50周年)Emerald wedding翠玉婚(55周年)Diamond wedding钻石婚(60-70周年)结婚周年的一些说法!吉林省长春市@王宙~~…  相似文献   

2.
第一周年:纸婚 第二周年:棉婚 第三周年:皮革婚 第四周年:绢婚 第五周年:木婚 第六周年:铁婚 第七周年:羊毛婚 第八周年:铜婚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1994年第4期发表了张涛先生的《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一文,探讨了掠夺婚(劫夺婚)、买卖婚(聘娶婚)、服役婚、收继婚(逆缘婚)、招养婚(招赘婚)、童养婚、冥婚(嫁殇婚、娶殇婚、鬼婚)、典妻婚等八种婚姻形式.由于聘娶婚是中国古代婚姻的主干,属正统的婚姻形式,本文试作补充,并对中国古代另外的八种婚姻形式(媵妾婚、献婚、选婚、罚婚、赐婚、指婚、表亲婚、交换婚)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就婚姻关系而言,宣告死亡并不实质消灭失踪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其目的在于赋予配偶再婚的权利。在法院作出死亡宣告后,配偶已再婚的,失踪人可再婚;配偶未再婚的,失踪人径直再婚将构成重婚。后婚当事人均为善意的,后婚应受保护;均属恶意的,后婚构成重婚。失踪人的配偶主观若属恶意,其后婚构成重婚,后婚无效;失踪人的配偶若属善意,而后婚配偶为恶意的,失踪人不得主张消灭后婚、复活前婚,但失踪人的(原)配偶(即后婚配偶的配偶)得以后婚配偶重婚为由而诉请法院判决离婚。  相似文献   

5.
1数学1572年(420周年) <意> 蓬贝利(R.Bombelli,1526—1572)圆满地解决三次方程的不可约情形,指出不可约情形常有三个实根。这是虚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年,在他的《代数》一书里,第一个用连分数来逼近平方根。1632年(360周年) <英>奥特雷德(W.Oughtred,1574—1660)发明圆盘计算尺。  相似文献   

6.
大事件论坛     
《中学生的网婚游戏》(2006年第10期)精彩评论我也是网婚者之一,有一个LP(老婆)一个LG(老公),LP是女的,比我小一些,我们是好朋友,互相称“老婆”是打字方便。LG是20  相似文献   

7.
媵婚制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政治婚姻形态,在春秋诸侯国政治关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欲借助春秋典籍和媵器铭文,探讨媵婚制的来历,认为媵婚制是原始普那路亚婚的遗存,是社会伙婚制和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其标志性意义在于,媵婚制的出现表明女性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从而彻底的沦为男性的附属,同时在媵婚制实行的过程中又存在以下几种重要方式:媵者是嫡夫人同姓(异性)诸侯国之女、是嫡夫人的侄娣,与嫡夫人之间无血缘关系。媵婚制的存在既有利于延续宗族统治力量,又有利于扩大政治联盟。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研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基础上,为家庭的起源描绘了一个轮廓,把人类家庭的发展分为四种形态: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这一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类的婚姻状态由杂交婚向辈行婚(族内群婚)进化。关于杂交婚,有人否定我认为这不太科学。首先,杂交婚在早期人类中,能成为联系群体的纽带,其次,从人类婚姻状态的发展来看,从群婚向个体婚发展,是使性关系范围逐步缩小的过程。对假婚是从群婚向个体婚发展的中间环节,从这点可以推断,杂交婚在早期人类中是存在的,并且可能延  相似文献   

9.
媵婚是西周、春秋时期存在于诸侯贵族间的一种特殊婚姻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国诸侯嫁女时,要由她的有血缘关系的一个妹妹和侄女作为陪嫁,其他两个同姓诸侯也要按此要求各用三人作为陪嫁,形成所谓诸侯"一聘九女"的婚姻结构(即一夫人加八媵妾)。《春秋·左传》多有记载,《诗经》中亦有多首诗或隐或现地反映了媵婚的内容。媵婚的存在有其历史、政治和文化多重因素。媵婚是姊妹共夫和姑侄共夫的混合体,是原始伙婚残余的表现;媵婚的出现,跟周代分封制有密切关系,媵婚是政治婚姻,诸侯之间以婚姻为纽带,结成政治联盟,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媵婚还跟诸侯"重继嗣",希冀权力永续的功利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靖州侗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兹举嫁娶、生育、饮食、服饰发式、芦笙节、狩猎等习俗如下。 一、嫁娶习俗 清道光十九年(1839)以前,兴“舅霸姑婚”,即“姑舅表婚”,宋《渠阳蛮俗》记载:“靖之地,姑表之婚,他人取之,必贿男(舅)家,否则争,甚则仇杀。”姑妈养女一定要嫁回娘家给舅父为媳,如果其舅父无子相配,嫁与外姓,舅父家则索取重金,致使很多青年深受其  相似文献   

11.
求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必须明确下列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总功(W总)根据功能的原理:动力所做的功F·s,等于机械克服所有的阻力所做的功,而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包括有用功W有和额外功W额,即:F·s=W有 W额,或W总=W有 W额。因此,总功实际上就是动力所做的功。求法:(1)W总=F·s(2)W总=W有 W额(3)W总=W有!(!为机械效率)求解时要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求法。(二)有用功(W有)若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则W有=Gh;若用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则W有=f·s'(f是被拉物体所受的阻力,s'是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由于常见问题大都属前一种情况,有些同学求解后…  相似文献   

12.
金属搜趣     
1)金属入婚 西方国家素有这样的婚喻:“结婚1年为纸婚,2年为棉婚,3年为皮革婚,4年为花婚,5年为木婚,7年为羊毛婚,10年为锡婚,11年为钢婚,15年为水晶婚,20年为瓷器婚,25年为银婚,30年为珍珠婚,50年为金婚,60年为钻石婚.”  相似文献   

13.
准确掌握我国在婚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对于我国顺利实施"全面二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河南等五个省(直辖市)的在婚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且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条件句系统通常用择类语义来刻画,此语义对条件句逻辑来说是标准的.一个择类模型可以用一个三元组(W,f,V)来表示,其中W≠φ,f是从 (W)×W到 (W)中的择类函数,且V是从一命题变元集PV到 (W)中的赋值函数.本文我们提出一个更新语义,它保留择类框架,但V被从PV到 (W) (W)中的一个更新函数代替,因为更新函数能表示动态命题而赋值函数则不能.最后我们证明一个条件句系统相对这样的语义有框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一付对联(副)计称器(葬)比富(赛)午婚(聋)兰.1.水(蓝)荣状(难)付主任(别)清彻见底(漱)因柱体(国)咀唇(嘴)兰球(蓝)欣尝(赏)常见易误简化字例@丁丁~~  相似文献   

16.
·学报50周年刊庆·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的欢迎词苏宝荣(6·1)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龙庄伟(6·2)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杜金卿(6·3)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王刚(6·3)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田敬诚(6·4)突出特色争创名刊追求创新永无止境———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李有成(6·5)学报50周年刊庆活动图片集锦刘德兴于歆(6·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50周年刊庆活动纪要赵志伟(6·9)领导题词(6·11)贺信(6·13)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酶学测定方法,测定了8周、10周、16周、20周和24周Wistar大鼠主动脉(A)、尾动脉(CA)和肠系膜动脉(MA)平滑肌依赖钙的钙调素依赖性蛋白磷酸酶(Ca~(2 )/CaM-PP)的活性。结果发现:(1)8W和10W各血管间和组间Ca~(2 )/CaM-P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16W三种血管间Ca~(2 )/CaM-PP活性无显著差异,但活性均明显高于8W和10W组(P<0.01);(3)20W三种血管间的Ca~(2 )/CaM-PP活性无显著差异、但活性均明显高于16W(P<0.01);(4)24W组A和CA血管Ca~(2 )/CaM4-PP活性与20W组无显著差异,但MA Ca~(2 )/CaM-PP活性明显低于20W(P<0.01)。结果表明:不同血管Ca~(2 )/CaM-PP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到一定年龄首先出现小动脉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同姓不婚”是佤族一项重要的婚姻制度,同姓婚禁忌是佤族婚姻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佤族社会中却仍然存在同姓婚。以沧源县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分析了佤族同姓婚的含义以及同姓婚禁忌的根源、班奈村同姓婚个案及其相关仪式、班奈村同姓婚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班奈村存在同姓婚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班奈佤族在其婚姻文化进程中遵循了自然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个连通图的维纳指数W(G)等于图中所有无序点对的距离之和。本文研究了连通图和不连通图的维纳指数W(G),得到了上界图;以及研究了W(G) W(G)的上界和下界。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中的婚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结亲方式看,有近(表)亲婚、门第婚和自主婚三种;从成婚习俗看,要经历指婚下聘和婚礼两个环节。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积极方面是促进男女关系的接近平等;消极方面是强化婚姻中的功利性和减弱感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