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学生恋爱是生理心理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在恋爱过程中,影响恋爱观动机和行为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试图用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恋爱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进行梳理,以期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生缺乏秩序的恋爱生活引发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本文提倡正视大学生恋爱现象,明朗教育主张;指导大学生优稚地恋爱,让恋爱观教育和恋爱过程同步;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恋爱问题;重视基本的稳定的系统的恋爱观教育;讲究恋爱教育的技术性细节。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对于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解决.本文从大学生恋爱的成因及大学生恋爱误区来分析,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来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层次20所高校在校本科生恋爱伤害状况的调查显示:复杂多样的恋爱动因,家庭、学校对学生恋爱引导缺失,以及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角色责任的缺位等,导致高校大学生恋爱出现较多伤害,且受伤害人数比例较高、程度较重;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与恋爱伤害有显著相关性;大学生恋爱创伤征象具有外显性,高校恋爱伤害恶性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家庭、学校、社会应承担起大学生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的角色责任,有效控制或规避大学生恋爱伤害现象.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取分层取样的方法,对583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恋爱比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上存在差别;恋爱态度总体是严肃认真的,但也存在着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抗恋爱挫折能力欠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自信是基础;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进行恋爱艺术、技巧教育是关键;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修课,性教育应走进高校课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结构,编制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为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结果编制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施测结果采用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等方法考察问卷的信效度.结果: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共包括6个因素,即性格匹配度、恋人交流方式、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恋人间相互扶持度、性态度、相互信任感,共计23个题目,6个因子解释的总方差变异为57.54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x2/df=2.367,R MSER=0.074,CFI=0.843,TLI=0.824,IFI=IFI.信度分析表明内部一致性系数0.836,分半信度为0.807.结论: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7.
刘舒敏 《教育与职业》2007,(29):174-175
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笔者对湖南省株洲市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大学生恋爱加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日益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恋爱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科学的、可操作的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男女朋友之间关系处理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刻不容缓.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调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不良恋爱观念造成的恋爱误区,可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自杀、情杀等恶性事件.文章就如何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面对恋爱问题,走出恋爱误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曾蕾  李卫东 《文教资料》2009,(4):201-203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高校常见的现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思想的引入,大学生的传统观念日渐淡漠.具体到感情上则表现为游戏主义、实用主义、新潮主义等由恋爱引发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把握、分析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规律及机制.对减少、消除大学生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上的盲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8,(4):98-101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和自尊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620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610份。结果: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其恋爱心理压力不存在差异(T=0.09,Sig.>0.05);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其恋爱心理压力不存在差异(T=0.838,Sig.>0.05);父母是否离异对恋爱心理压力不存在影响(T=1.11,Sig.>0.05)。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父母是否离异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能力相关因素、家庭影响、人格特质、相互感受和价值倾向与恋爱心理压力呈现显著正相关,而自尊水平和恋爱心理压力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分析及调适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友情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当代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误区提出相应的调试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恋爱观,提高恋爱受挫折的承受能力及矫正恋爱中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选取了韶关学院500名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对象,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恋爱道德观、性观念、恋爱中大学生基本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与道德观比较理智,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观念上男女大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开放,性观念的开放程度随着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男女大学生在恋爱需要、恋爱动机、恋爱方式、择偶标准、对网恋的看法、恋爱受挫的承受能力及性观念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针对男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提出了教育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爱情观教育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能使大学生深刻了解爱情的本质、特点和意义,学会调适恋爱心理,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爱情与友情、恋爱与道德的关系,从而理性地对待爱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学生恋爱的种种现象观察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了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和对恋爱观的认识,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恋爱动机、爱情培养、恋爱状态、恋爱误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强化学生的良好性格、正确的恋爱观念,并提供一些失恋的必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吉梅 《职教论坛》2012,(8):94-96
基于大学生恋爱现状、高职院校大学生恋爱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于“90”后大学生思想与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大学生恋爱教育途径与方法是高职院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学生隐性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采用自恋人格问卷和洛克-华莱士婚姻(恋爱)关系调试测定对内江师范学院3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隐性自恋存在性别、年级、专业的差异,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隐性自恋,低年级隐性自恋明显高于高年级,文科和艺体生隐性自恋明显高于理科生;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隐性自恋与恋爱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隐性自恋的易感质、特权感与恋爱满意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自我钦羡与恋爱满意度存在低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隐性自恋可以负向预测恋爱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恋爱是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文明。本文从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大学生恋爱的新动态、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分析及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