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拉沃热·齐泽克,在今日中国知识界,完全不了解这位大胡子作家的已经很少了。然而他是谁?他在谈些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齐泽克?这些,恐怕又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说清的。齐泽克是闯入西方学术界的一匹“黑马”,他才华过人,著作等身。1971年,22岁的齐泽克即写出了长达400页的硕士论文《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令世人震惊。巴特勒曾说,齐泽克评说黑格尔和拉康,就和他要呼吸一样,既简单又自然;詹姆  相似文献   

2.
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作家,在创作时都难免受到渗透入骨子里的家乡文化的影响。弗洛伊德从"去"和"来"的游戏中发现孩童在成长中被家人用语言引导着适应社会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经拉康解读和齐泽克继承后,这种理论转化为揭示儿童从出生开始,就经受着心理重塑的被异化的痛苦。对作家来说,这一塑造  相似文献   

3.
人们有一种误解.好像法国导演只拍艺术电影,其实,法国导演一向不排斥类型片。当年法国新浪潮主将特吕弗就很推崇希区柯克,也拍过不少类型片电影。《逃之夭夭》的导演继承了这一传统.拍出了一部颇有希区柯克风格的悬疑片。  相似文献   

4.
黄扬 《东南传播》2013,(4):88-91
"《后窗》是希区柯克悬疑影片的代表作之一,它制造出了恐怖与悬念的气氛,形象地发掘出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喜欢偷窥的心理。影片以《后窗》为名似乎蕴涵了某种意义——门紧闭着,打开后窗,那是另一个被我们所忽略的世界。"这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于拍摄于1954年的电影《后窗》的评价。《后窗》这部电影,被后人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原因在于希翁通过镜头语言,描绘出了戏中人物的心理状况,同时质问着镜头前观众的内心私欲。希区柯克对于镜头语言的使用,为后世许多导演学习。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后窗》这部经典影片的整理分析,学习大师镜头语言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作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承认,他的妻子,比他高明。她才是真正的悬念大师,虽然作品只有一个。所有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看起来都和别人一样平凡。希区柯克也一样,22岁的时候,还做着电影剪辑的工作。不过也是在那一年,他遇到了阿尔玛,从此改写了人生。  相似文献   

6.
斯拉维奇·基载克(SlavojZizek)是斯洛文尼亚拉康学派的领袖。虽然拉康精神分析学说一直在西方学术领域占一席重要的地位,真正使这一理论发扬光大的还是基载克所代表的斯洛文尼亚学派。英美学术界中对拉康学说比较有成效的应用主要限于女权主义与电影批评。而在法国拉康学说往往是更多的与心理治疗联系在一起的。自从1989年基载克发表了他的第一本用英文写的论文集之后,西方学术界这一局面颇有改观。该书题为《意识形态升华的客体》《SublimeObjectofIdeology》London:Verso,1989)。这本书的诞生给西方文化批评领域带来了冲击,使…  相似文献   

7.
杨铮 《青年记者》2016,(5):97-98
英国电影行业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指环王》的史诗巨制、希区柯克的悬疑大作,还是《哈利波特》魔幻电影、《007系列》谍战大片,多元化的风格、优良的品质使得它们在世界电影中脱颖而出.根据《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 (DCMS_Annual_Report 2014),每年英国出产超过90部影片,产值高达8亿多英镑,其中既包括自产影片,也包括海外合作片.①优秀的导演、出色的演员、深厚的文化基础、高超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深刻的主题,这些元素的组合,使得英国电影早已成为世界电影界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西姆斯——流行电脑游戏系列的最新版本——深入了每个家庭中并使玩者可以充当“上帝”的角色。当吉米透过他的长焦照相机镜头,窥视院子对面那座公寓的时候,希区柯克的影片“后窗”就不光是一部充满悬念的惊险片,而且是一个对于观看电影的心理研究。如果老希区柯克现在还活着而且在设计电脑游戏的话,那他  相似文献   

9.
阎春来 《新闻前哨》2012,(11):56-57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说:"纪录片导演是上帝"。我想,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摄制者因此就有权利可以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反而更要强化责任意识,更要悲天悯人。这与功夫高深的人讲武德、医术高明的人讲医者仁心是一个道理。纪录片导演是上帝,它代表了公平正义,是社会良心的使者,也是社会良心的打造者。  相似文献   

10.
吴月 《东南传播》2021,(5):58-60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第二电影符号学的重要基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不再直接讲述哪吒的少年英雄事迹,而是将其重构为一个顽童的自我探寻、逆天改命的自我成长故事.哪吒这一角色的自我认同以及身份建构的过程契合了拉康的"镜像—主体理论",再探索电影中哪吒与敖丙的成长变化以及这两个角色的身份建构和认同,也许能让受众逐渐对自我的本质有更多的思考,重新进行自我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1.
陆高峰 《传媒》2007,(10):63-63
近日英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Total Film》选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希区柯克排在第一,中国导演李安排第41位,吴宇森、王家卫分别排第85位和第94位,这个名单上竟没有出现中国内地认知度最高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因此立即在国内各大电影论坛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12.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为背景讲述第七穿插连弟兄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以小兵伍万里的成长为主线推动故事的发展。笔者将运用雅克·拉康镜像理论来探讨电影人物伍万里的人物成长史,并分析电影人物是如何与观众互动并对观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严小芳  张宝 《东南传播》2010,(7):107-109
本文将情色电影与拉康欲望理论进行链接时,并不是严格地与该理论内容一一对应,而是重在借鉴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通过分析情色电影中存在的种种关于人的欲望,将其所具有的不同于主流电影的独特美感呈现出来。论述上主要依据拉康"欲望是缺乏的欲望"、"欲望是他人的欲望"、"镜像期"和"象征界"等理论和概念。结论认为情色电影具有身体美、张力美、象征美等特质。  相似文献   

14.
电影《芳华》的女主人公何小萍从来到文工团的第一天就注定成为大家眼中的笑话。她自小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难以融入集体,误打误撞当上英雄却罹患精神障碍,痊愈后渐渐过起了朴素知足的生活,最后与刘峰没有结婚但彼此相爱相守。电影作为反映社会的影像,有太多对雅克·拉康理论的投射。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入手,并结合他者、自我、三界认知理论、缝合等精神分析概念,重点探讨《芳华》女主人公何小萍置身于他者的环绕和影响,如何完成其自我的认同与建构,从而达成自我对社会现实和整个人生的和解。  相似文献   

15.
【导读】吴冠军教授的新作《爱、死亡与后人类:“后电影时代”重铸电影哲学》借由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后人类思潮,试图把握“电影之为电影”的本体论要素。这恰恰构成了在后电影时代重新捍卫电影之合法性/独特性的一条坚实的论证途径。引言新千年以降,“后电影状态”(state of post-cinema)似乎悄然“迫近”电影研究的学术场域之中。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后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辞世九年之后,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拉康研究专著《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写于这样的一种语境下:国际后精神分析学其实已经数易盟主,但国内研究界关注的中心仍然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虽然零散介绍拉康的论文与译作已经出现,但与拉康在国际后精神学的地位相比,却相距其远。此后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拉康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20):72-75
解读电影植入式广告,观众心理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切入口。本文从观众心理学角度,利用拉康与麦茨的理论以及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对电影和植入式广告进行解读,并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认为电影植入式广告是观众"理想自我"镜像的刻画者,是观众消费欲望的象征符号,最终成为观众梦幻与欲望的交叠物。  相似文献   

18.
遵循拉康的思想逻辑,人们对认识社会交流实践中的传播主体有了新的变化。这种认识始于拉康关于语言结构"差异"的独特认识,由这种差异观出发,社会实践活动塑造的是文化"主体",且是受控于无意识的,而不是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4年前为筹备电影频道,我们曾采访一些观众,问:"喜不喜欢看电影?"百分之百的观众回答:"喜欢!"问:"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百分之九十的观众回答:"什么电影都喜欢。"4年后的今天,再采访这些观众,他们的回答着实让人吃惊。问:"喜不喜欢看电影?"百分之百的观众回答:"要看是什么样的电影,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问:"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有的说"喜欢名著改编的电影";有的说一喜欢希区柯克导演的推理侦破片。"有的说"喜欢潘虹主演的悲情电影。"也有人说"喜欢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回答五花八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观…  相似文献   

20.
耿波 《现代传播》2019,(5):104-109
'创世电影'指的是以其逼真的'电脑合成技术'营造了环境,同时以浩繁的故事情节、人物和情节,将观众裹挟进去的电影形式。'创世电影'的核心特点是挑战人文主义。在中国电影中,中国的'江湖文化'电影具有'创世电影'的特征。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创始电影',具有开启先河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因其注重家文化,开出'创世影像'的可能难度很大,但并不是没有,徐浩峰的电影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