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猴子下山》中用“它”,《小壁虎借尾巴》和《骄傲的孔雀》中用“他”,《燕子飞回来了》中用“她”。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竞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此细腻含蓄悠远空灵,以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头甚至盖过诗经首篇《关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是元明清三代读书人的基本教科书。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中庸”可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中庸”,就像以它为名的那本经书一样,差不多涵盖儒家的所有价值和德行;狭义“中庸”,则专指人与人交往时的一种模态,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南音”是流布在闽、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区域的一种传统乐种。但在古代文献的《二十五史》和《十三经》中,它却有另外的意义表述。历史资料显示现代“南音”与历史上淮河流域的“南音”有着一种渊源关系。历史“南音”的方位性通过江浙一带“清商乐”逐步表现出它的乐种性,为现代“南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了现代“南音”对历史“南音”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故事新编》与《呐喊》、《彷徨》相比,呈现出诸多“异端”的色彩,历来难以界定,成为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把它归于“(新)历史小说”,也有的称它是“寓言”。因之也出现了许多评述,而各自的路向都不相同。在众声喧哗中,虽不乏发人深省之作,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合适的理论视角,未能把《故事新编》的文本置于其共时与历时的背景中作宏观的考察,存在着单纯文本解读法中盲人摸象的通病。  相似文献   

7.
“通变”一词在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议对》、《通变》和《知音》三篇中运用了“观通变于当今”、“通变则久”、“通变无方”、“乃通变之术疏耳”、“可与言通变矣”、“通变之数也”、“三观通变”等7处,其含义虽因具体语境的不同而有细微的区别,但基本上都是“继承与革新”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说,“通变”也就等同于《通变》、《明诗》和《物色》三篇中的“因革”。正因任何成功的文学创作都是处理好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的结果,所以刘勰才在《文心雕龙》一书中专列一篇《通变》集中论述“通变”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人研究《陌上桑》,说罗敷夸奖的“夫婿”是一种“金头蚕”。有人研究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说它的意蕴在于暗示人们在社会的风雨中青春容易消逝。对《最后一课》,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读它;对《蚊子和狮子》,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从法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对《捕蛇者说》,有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阅读它;对《死海不死》,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析它;有人读《孔乙己》,欣赏它的“蒙太奇”手法;有人读《醉翁亭记》,品味它的“镜头”之美……这就是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9.
“耶稣受难”出自《圣经》。《圣经·旧约》中的《以赛亚书》和《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对“耶稣受难”都有大致相同的叙述。在这些记述中,耶稣是作为上帝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形象出现的。他的身上集中了神性和人性这二方面。它是上帝之子,同时又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言者。人神合于一体的独特性存在又让他在人与神之间起着沟通的中介作用。耶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作为“神之子”的耶稣,他主要是为了承受和解救世人所犯之罪,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而作为“人之子”的耶稣,他是为了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何氏语林》是明清“世说体”小说中影响比较大的作品,其地位仅次于《世说新语》,它对《世说新语补》的成书起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在体例、内容上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南》古辞的全面考察,文章认为它在“原生态”的状况下具有特殊的实用功能,同时又是爱情的隐语和谑辞,而叠唱与相和是其最基本的歌唱方式。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乐府文学中《采莲》诸曲和在文坛上竞相绽放的“莲花文学”的鼻祖,而且还是孕育诸多“《江南》体”诗歌的母体,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中有这样两句话:(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对这两个句子,《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翻译的:(1)“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难道不愿意见他吗?”(2)“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这里,显然译者是将“岂”字译作“难道”或“难道不”、“难道没有”了,  相似文献   

13.
叶斟 《初中生学习》2014,(11):21-21
“十三”本是数字世界中极为普通的一员,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方面的差异,它受到了不同的对待。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对“十三”爱有所偏。中国的古人把儒家的《诗》《书》等十三部著作总称为《十三经》,宋代有人把为《十三经》所作的注释合并刊刻,成为流传后世的《十三经注疏》。明、清时期,我国北方的说唱文学中通行着“十三辙”,以此来规范押韵的韵脚,现在戏剧、曲艺等说唱艺术中还在使用它。明清时的音乐里有以弦乐为主的合奏曲集《弦索十三套》。古老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历遭劫难,残存的篇数恰好为“十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了三部历史电视剧,分别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故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天下粮仓》。这三部“重量级”大戏,气势恢宏,故事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从历史剧的角度来说,这三部戏各有特点。《康熙王朝》基本上再现了历史,可以说是部历史正剧。《雍正王朝》有人说它“歪说历史”,但它只是对主要人物的评说与传统观点不同,剧情仍是以正史为主体的。《天下粮仓》则有更多的艺术虚构,在打造过程中,编织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人物故事,但大体仍以历史为基础,在戏剧冲突中显示了严肃的正剧风格。  相似文献   

15.
自1949年开始,“机关刊物”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期刊的主要组织形式。与1949年以前文学刊物的主要组织形式——“同人刊物”相比,它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是政府意志主导下的产物。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文学体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学体制下的“机关刊物”模式,至1955年左右始基本定型。在这个过程中,《文艺报》与《人民文学》这两份刊物奠定了“机关刊物”的基本范式。从1949—1955年间的《文艺报》与《人民文学》在办刊路线、组织架构、用稿制度等方面的沿革,可以发现“机关刊物”与社会主义文学体制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易经》中除了“时中”的时间观念还蕴含了丰富的空间哲学思想。“天与地”是《易经》中空间哲学的两个基本向度,“尊乾法坤”是《易经》中空间思想的基本取向。《易经》中的空间观念大致上具有三种特征:其一,它体现出“正确性”“对应性”及“关联性”上的三重要求;其二,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三,它还体现出空间、时间与变化之间的辩证融合。在由资本的逻辑所统治的工业时代,发掘《易经》中的空间哲学智慧,对于推进空间哲学研究,消解人类生存的空间难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会真记》和《西厢记》中的“玉人”和“西厢”各有所指,并非同一概念,《西厢记》是从《会真记》脱胎而来的,要想弄清《西厢记》中的“玉人”和“西厢”,必须追溯它的源头《会真记》。本文立求追本溯源,尝试解码传播过程中“玉人”和“西厢”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挑山工》一课时,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课中的“黑黝(YōU)黝的肌肤”中的“黝”为第一声,而《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晒得黝(YǒU)黑发亮”中的“黝”为第三声。“黝”字在本册中连续出现两次,但是声调却不同,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发现“黝”字为一个声调(YǒU),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普通话连读变调的缘故。什么是连读变调呢?语音上在连读音节中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连读变调,如“不”字,单念时读第四声Bù,称为原调、本调或者单字调。如果它的后面有个音节也是第四声,则读做第二声Bú,如“不去、不…  相似文献   

19.
未完成的金批《史记》的最大贡献,在于金圣叹看到这部作品的传人本质,抓住了中国文学发展中史传文学与小说、戏曲的关系这个重要链结,在三者的横向比较中,宏观地研究了三类文本在创作方法上的异同。这集中表现于在对《史记》与《水浒传》的比较批评中,他提出了“文”与“事”这一对概念,表达了对历史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关系的认识。他认为,史家必须同时是文学家,述史必须与文学创作同步;修史者处理“文”与“事”的关系,应当以“文”为主,作为历史真实的“事”,不过是提供了创造艺术形象的材料-这就是《史记》已作出典范的“为文计,不为事计”。对于小说创作,上述原则更是题中之义。那么,可否轻视“事”呢?回答是否定的。但是,在史传与小说的创作中,情形并不一样:《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一“运”一“生”之间,史传文学在艺术创造上的局限性与小说的自在性已经了然,故从传承性看,小说之于史传,是青山于蓝而胜于蓝。在《史记》与《西厢记》的比较批评中,金圣叹认为其共同处是都纯熟地运用了戛然而止法和狮子滚球法。金批《史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在《才子必读古文》中以知人论世的态度,对九十余篇论赞进行评点。  相似文献   

20.
《徒然草》第七段所表达的“物之哀”具有特殊性,它基于对自然和人世间无常的赞美。兼好法师在表达“物之哀”这一理念中,援引了《庄子》中的相关语句。通过比较《庄子》与其注释书《南华真经注疏》的异同,论证《徒然草》第七段中的“物之哀”与庄子思想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