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对55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倾性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成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各维度相关均不显著。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有中介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3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消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2)路径分析发现情绪智力显著正向预测了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显著负向预测了消极情绪;(3)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只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剖析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疏离感之间的路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和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1066名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0.611,p<0.01),社会支持与疏离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16,p<0.01),心理资本与疏离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7,p<0.01);(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疏离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通过心理资本间接显著影响疏离感水平,促使心理资本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疏离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高校医学生情绪弹性与其父亲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对26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1)医学生在积极情绪维度、情绪恢复能力维度、情绪弹性、过度保护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父亲的不同文化程度在过分干涉、偏爱被试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情绪能力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恢复能力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情绪弹性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医学生的父亲在教育上主要采用情感温暖等正性教养方式;父亲教养方式影响医学生的情绪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症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对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维度与SCL-90症状各因子及EPQ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消极情绪与SCL-90症状各因子和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SCL-90症状各因子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偏执、恐怖、个性的内外向得分、神经质得分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密切相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不利于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个性养成,减少消极心理症状、养成积极个性品质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影响下“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孤独感、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508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显著正相关(r=0.12,P<0.01),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16,P<0.05),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1,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39,P<0.01),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3,P<0.01);孤独感与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r=0.64,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在“守门人”培训与抑郁情绪中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37%。结论:“守门人”培训可直接减少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也可通过生命意义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编制成册的量表和问卷对300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5),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心理韧性未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心理韧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心理弹性与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638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人际压力问卷(ISQ)、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和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ARQ)分别测量青少年的人际压力、心理弹性和冒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压力与冒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际压力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冒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在人际压力与冒险行为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73%。因此,人际压力既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冒险行为,同时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对冒险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学生的复原力在应激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亚洲复原力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山东省某高校的6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应激各维度及总分与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二,复原力可调节应激对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的影响.结论是大学生的复原力在应激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母亲心理控制和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青少年情感自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父子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母亲心理控制问卷、青少年情感自主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和青少年违纪行为自评问卷对331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化问题与母亲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父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与青少年情感自主呈显著正相关;(2)青少年情感自主在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子关系对母亲心理控制与情感自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构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模型,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超自然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社会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也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减少超自然信仰,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同伴低头行为与人际适应之间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贵州省、山东省3所高职院校7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伴侣低头量表、青少年人际适应量表、友谊满意度量表、孤独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人际适应与友谊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13,P<0.01),与孤独感(r=-0.56,P<0.01)和同伴低头行为(r=-0.13,P<0.01)显著负相关。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在大学生同伴低头行为对人际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中介路径:友谊满意度的单独中介作用,孤独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0%,28.57%,21.43%。结论:同伴低头行为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还能通过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情绪时间动态视角探索高心理弹性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特征,可为心理弹性科学提供情绪过程机制方面的证据。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从232名大学生中筛选实验被试,有34名高心理弹性者和33名低心理弹性者参加实验。利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检查表(PANAS)、情绪(积极和消极)唤起视频材料和自编情绪自评表,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心理弹性被试情绪基线及积极、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进程的时间动态差异。结果发现:与低心理弹性组相比,高心理弹性者的积极情绪基线水平高,消极情绪基线水平低,情绪平衡度基线高;高心理弹性者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均相对更为敏感,积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缓,消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快。提示更多、更长时的积极情绪唤起获益和更快的消极情绪唤起回复,是更具适应性的个体情绪时间动态特征,这种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高水平的情绪平衡度,利于当事者进行有效的压力/逆境应对。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自尊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量表、自尊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4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童年期心理虐待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和心理弹性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7,占总效应的32.32%;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自尊的影响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研究表明,童年期心理虐待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还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弹性可以有效避免由童年期心理虐待引发的低自尊,从而预防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季梦雨 《科教导刊》2024,(4):135-138
目的: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依恋回避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依恋焦虑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呈现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不仅能直接预测自我分化,还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自我分化。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两两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在成人依恋和自我分化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中生的人格、情绪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男女生在精神质上存在显著差异(t=-2.857,p=.005),而在神经质、外倾性、说谎量表上的得分均没有差异。高中生的积极情绪显著多于消极情绪,在积极情绪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89,p=.004),男性的积极情绪显著多于女性(M男=29.75,M女=27.73),而消极情绪男女之间不存在差异(t=.60,p=.55)。人格与情绪密切相关,神经质是和消极情绪相联系的,而外倾性是和积极情绪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10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青少年自尊对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自尊、情绪调节效能感与抑郁三者相关非常显著:②自尊、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③自尊对抑郁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发挥作用的。结论:自尊不仅可以直接缓解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还会间接通过情绪调节效能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对选取的260名大学生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Ⅱ)中文版、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业拖延评估量表(PAS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功能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学业拖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总分与学业拖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家庭功能对学业拖延行为具有重要的直接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这一预测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有关结果对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干预有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