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钢筋直径对粉煤灰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钢筋直径对粉煤灰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与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随着钢筋直径的减小而加强;同一外荷载作用下,钢筋直径为18mm的试件钢筋应变值比钢筋直径为22mm的试件大;钢筋直径为18mm的试件应力峰值的漂移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完成了8个试件在不同的胶结剂、不同的环境情况下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统计分析了冻融环境对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质量的影响,描述了混凝土与碳纤维布剪切破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华南地区的原材料研发一种LC~3水泥胶凝材料,并研究其水化反应、微观结构的发展、工作性能、强度性能的发展以及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行为,为推广LC~3水泥胶凝材料应用于滨海结构混凝土提供基础信息和参考。创新点:1.鉴于目前对LC~3水泥胶凝材料在混凝土技术和结构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对采用华南地区原材料制备的LC~3混凝土进行了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2.试验结果发现,LC~3混凝土的抗折和劈裂性能优于相同抗压强度的普通混凝土;3.采用拔出试验研究LC~3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行为,证明了新型LC~3水泥胶凝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方法:1.开展一系列基于LC~3水泥的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实验研究,并使用原始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水化产物表征和孔结构分析)和宏观测试(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2.研究LC~3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行为。结论:1.与普通混凝土(OPC)相比,钙矾石、单碳铝酸盐(MC)和半碳铝酸盐(HC)是LC~3样品中的主要晶体水合产物;由于熟料减少50%,且LC~3中发生的二次水化反应消耗了大量OPC熟料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CH),因此在LC~3的水合产物中几乎没有残留六角形薄片CH。2.与OPC砂浆和混凝土相比,LC~3砂浆和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由于在煅烧粘土中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与石灰石结合)二次反应形成了更多的水化硅酸钙和碳铝酸钙水合物,LC~3砂浆和混凝土的后期强度(7天后)迅速增加至与OPC砂浆和混凝土相当的强度水平。3.在与OPC同类材料具有相同抗压强度的情况下,LC~3水泥胶凝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折和劈裂强度,因此更有韧性。4.对于LC~3水泥胶凝材料,颗粒更细的石灰石不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力学性能。5.对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行为,LC~3的破坏模式与OPC大致相同,且通常有两种破坏模式,即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和混凝土劈裂破坏;在具有相同等级的抗压强度时,LC~3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与OPC混凝土相当,但其粘结-滑移刚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偏心距对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对7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的SFCB混凝土柱进行静力受压试验,其中纵筋采用内芯钢筋6mm外包BFRP的SFCB。分析了偏心距对试件承载力、挠度、裂缝及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偏心距越大,柱中挠度越大,最大裂缝宽度越大,极限承载力越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8根不同锈蚀率的FRP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纵筋锈蚀率对FRP加固梁的裂纹开展、破坏模式、承载能力以及延性和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钢筋锈蚀率的梁发生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中等锈蚀率的梁钢筋屈服后,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发生黏结滑移,最后FRP剥离破坏;高锈蚀率的梁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强度便发生黏结滑移,最后发生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钢筋锈蚀越严重,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降低得越多.试件RCB-1(锈蚀率为0)的承载力为115 kN,而试件RCB-7(锈蚀率为20%)的承载力仅为42 kN.与FRP加固未锈蚀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FRP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较高.试件RCB-1和试件RCB-7的最大跨中挠度分别为20 mm和35 mm,而试件RCB-5(锈蚀率为10%)的最大跨中挠度达到了60 mm.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钢筋(400 MPa)和高强钢筋(1000 MPa)为约束箍筋,通过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6组不同配筋率和间距的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普通钢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位移延性分别低于相同配筋率下的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试件;无论是在相同配箍率还是在相同箍筋间距条件下,高强钢筋约束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内、外页钢筋混凝土墙板、EPS板及钢套筒连接件组成的预制复合保温墙体火灾后的轴压承载能力,对4个预制复合保温墙体试件(2个常温试件及2个火后试件)进行了火灾后轴压承载力试验.观察了其破坏形态、裂缝开展情况;测试了其轴压承载力、墙体面外位移、混凝土及钢筋应变.试验结果表明:火后试件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均低于常温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保温层厚度40 mm,降幅为20.8%,厚度为60mm,降幅为16.8%;火后墙体的最大平面外位移值明显比常温墙体大,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保温层厚度越大,墙体的平面外位移越大;火后墙体的混凝土、钢筋应变总是比常温墙体的大,保温厚度较大墙体的混凝土、钢筋应变均大于保温层厚度较小墙体的应变.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钢筋内贴片中心拔出试件的制作方法。中心拔出试验是研究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钢筋内贴应变片可以测得锚固区内不同位置的钢筋应力,进而揭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特点。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开裂会加速侵蚀介质向钢筋表面的传输速度,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为了制作带有自然开裂裂缝的混凝土试件,研究开裂混凝土中侵蚀介质的传输机理,研制了能够使素混凝土产生自然裂缝的试验装置。试验装置采用两次加载法,使素混凝土试件产生自然裂缝,并保持试验过程中裂缝宽度不变。应用结果表明,自然裂缝产生过程稳定,裂缝宽度增大速度可控制,目标裂缝宽度精确(精度为1μm)。该试验装置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开裂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对织物增强混凝土(TRC)薄板裂缝行为和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微观扫描电镜观测观测,分析纤维编织网与基体混凝土间的界面黏结破坏机理。创新要点:明确了高温后纤维编纵网与基体混凝土之间界向粘结破坏的主要原因。以温度和持时为基本参数,对TRC构件的耐高温性能进行正确评价。研究方法: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地图3),对高温后试什的力学件能(见图4、5)进行测试。通过微观扫揣电镜观测(见图8~10),了解高温下纤维编织网、坏氧树脂及基体混凝土的形态。重要结论:1.环氧树脂任200℃高温作用90min时劣化严重,造成纤维网与基体之间的界血黏结破坏,这是导致试件破坏的主要原因;2.在常温或120℃作用下,掺加聚丙烯(PP)纤维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TRC构件的乐载能力;但在200℃、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作用下,PP纤维的掺入对试件的乐载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