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基于慕课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能将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从而极大地扩大课堂容量,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常见的智慧教学工具与学习平台、在线教学方式的介绍与比较,分析在线教学常见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完善在线教学的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契机,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工作的开展将重点针对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禽病防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做有效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会将之融入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模式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做有效的构建和发展,借此实现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推动和建设.另外,研究将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种模式下搭建一个全新的混合教学平台,借此实现理实一体化、产教融合以及线上与线下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通过阐述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校本探索,即借助希沃白板、说得相机、MOOC、微课、名师在线等资源、双师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技术平台的评价功能,来提升教师的在线资源整合能力,深度融合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技术手段完整支撑教学链,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疫情反复,后疫情时期职业教育的在线教学呈现常规化、常态化趋势,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是职业教育应对突发情况、创新教学方式的必要措施.加之,国家积极倡导"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各大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在线教学资源的开发,各种在线教学资源的运用为在线课堂教学成为可能.在线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须更新教育服务理念,创...  相似文献   

6.
混合同步学习因其有助于打破物理空间限制,提升教育灵活性,实现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有机耦合,逐渐受到远程教育领域的关注.其源自对传统课堂教学限度的突破,萌发于在线学习创造的同步异步情境中,最后在同步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与调试中形成并为人们所熟悉.研究从其应用目的和学习组织方式的视角,将混合同步学习划分为教育公平和灵活便捷两种不同的应用价值取向,并对各自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展开系统阐述.重点论述了混合同步学习在促进教育均衡化、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潜力.基于当前混合同步学习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建议在未来研究与实践中,教学实践者应该更加平等地关注两端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远程教师教学角色,发挥"双师教学"效用、创设数智融合的学习环境以及重视同伴互评和智能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7.
慕课与翻转课堂为当前两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力发挥时下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运筹学教学中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互融合,既解决了运筹学在线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师生缺乏面对面交流的问题,也解决了传统运筹学课堂教学中无法顾及的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运筹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是其重要的一环。SPOC是一种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在线学习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建设。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拟从前端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构建“贸易经济学”SPOC混合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积极开展在线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本文结合北京大学防疫期间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如何保证并提升在线教学质量,促进在线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教学学术和在线教学都是高等教育的新兴事物,两者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教学学术是一种以教学为对象的学术活动,信息技术推动了高校在线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向教学领域延伸,线上教育的复杂性对高校教学的开展形成了挑战。基于教学学术的在线教育,表征着高校教学的发展方向。通过信息技术,高校教学实现了从“课堂教学”到“直播教学”的转变;通过教学学术,高校在线教学还将实现从“技术”到“学术”的升华。在线教学创新,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学创新发展的路径是运用教育技术改进在线教学、以教学学术提升教学品质。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依赖于教学学术和在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