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平衡而合理的营养,对孩子的发育成长至关重要。只要遵照“一少、二定、三多、四要”的原则,就能保证你的孩子茁壮成长。一少少零食零食对于孩子饭量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许多家长不忍心孩子挨饿和哭闹而让步。殊不知,这反而害了孩子,对孩子的发育成长不利。故少吃零食是育儿的重要原则。二定定时只要条件与时间允许,就要按时进餐。不要早一顿晚一顿,这样会破坏孩子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消化功能有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厌食等不良习惯。定量摇在孩子无病的情况下,要规定孩子的正常饭量。对孩子不爱吃的要想法让其吃饱,爱吃的也不要让…  相似文献   

2.
孩子都爱吃甜食,一些家长或老师会阻止。事实上,让孩子合理地接触甜食对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不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也认为让孩子为练习手部而花时间似乎有些“不值”。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机会让孩子练手,而这种看似“不值”的时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家被十忌     
一忌溺爱娇宠。对孩子不能溺爱,成人爱孩子应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溺爱是无原则、无要求的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使孩子变得任性,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个人私欲无限膨帐,缺乏对别人的同情与关心。这样的人不受他人和社会的欢迎,自己也会终生痛苦。二忌保护过分。对孩子的保护和帮助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怕做不好,不要怕失败,不要怕犯错误。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尝试错误、改正错误中发展的。只要没有太大的危险,就应让孩子尝试去做各  相似文献   

5.
唉,这孩子真爱吃零食! 妈妈:这孩子吃饭时最难伺侯。这也不要吃,那也不要吃。真急死人了! 爸爸:是不是因为零食吃得太多了? 妈妈:多什么!今儿就是吃了一块冰砖、两块雪糕、一瓶桔子水、几块巧克力和一点华夫饼干。你给他吃过什么东西了? 爸爸:我只给他吃了一杯麦乳精和几粒糖。睡觉的时候,奶奶把饼干筒放在他枕头旁边,也不知他吃了多少。老师:为什么要让孩子吃这么多零食呢?  相似文献   

6.
把好进餐关     
科学进餐,对于儿童健康和发育都至关重要。不过,科学进餐的“道道”不少,家长应注意帮孩子把好关。 进餐前 不要让孩子大量饮水,以免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不要让孩子吃零食,饭前吃了零食,吃饭时饭菜就不香了,影响食欲。饭前不可责骂孩子,不良情绪会使孩子胃口大减。饭前要提醒孩子将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摘     
○维护“爸爸”的形象有些当妈妈的喜欢对孩子说:“等爸爸回来收拾你!”“让爸爸回来打你一顿!”“我可以答应你,可你爸爸不同意!”“我悄悄给你,不要让爸爸晓得了”等等。经常这样对孩子讲,无形中使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恶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是让孩子怕爸爸,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偏激情  相似文献   

8.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2,(3):92-100
零食是正餐的补充,适量吃些健康零食可以补充正餐的不足,帮助孩子达到饮食平衡。所以,孩子吃零食应该是被允许的,只不过,零食的种类要选好。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爸爸妈妈们都会如数家珍,回味无穷。然而,对于自家孩子吃零食,父母却会多加阻止,顾虑多多,不想让孩子吃,而理由无非是零食不卫生、不健康。其实,零食种类繁多,不同年代都有伴随孩子成长的零食。  相似文献   

9.
janefler@126.com问:我的孩子4岁多,早餐吃得很少,其他两顿的饭量还可以,就是一直不长肉,现在身高107厘米,体重才17.5公斤,大便不是很正常,经常两天一次,喜欢吃水果蔬菜,零食吃得少,也不喜欢吃冷冻的东西。请问,孩子不长肉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青春不是特权,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青春期是青少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充满幻想的时期,也是一个让他们恐惧迷茫、不知所措的时期,此时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需要明白,不要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不要把本来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信任,多一分帮助,孩子的成长之路也许会更顺畅。  相似文献   

11.
零食应是儿童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但是必须认识到吃零食有诸多危害,经常吃零食会影响胃肠规律性活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一般来说,零食口感较浓厚,常吃零食,会使孩子的味觉敏感度下降,造成味觉迟钝,食欲下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但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吃零食,禁不住花花绿绿的零食的诱惑。所以,要让零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避免对孩子的危害,零食的科学管制很重要。保证正常进餐果果的妈妈是保险代理人,工作时间不固定,  相似文献   

12.
<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的教育往往会决定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一、以身示范,了解孩子,做好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楷模。家长的一言一行将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中。大家也许看到过电视广告的宣传片:一位母亲给她的婆婆洗脚,而这位母亲的儿子也蹒跚着端来水给妈妈洗脚。这是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家长的语言不要粗鲁,对孩子不要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  相似文献   

13.
家长陪读ABC     
家长陪读,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是有好处的,现提出以下几点陪读意见,供家长们参考。一、要耐心,不要急躁。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些做法,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厌烦学习。孩子掌握  相似文献   

14.
现在孩子的饭量普遍较小,家长们为了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常常采取“少而精”的办法——以鸡鸭鱼肉代替谷类。比如说,孩子的饭量能容纳半个鸡腿一两米饭,家长宁可让孩子少吃半碗饭也要让孩子吃下一个鸡腿。这些家长认为:孩子既然饭量小,就应该吃些高营养成份的食物。少吃一口饭没关系,荤菜是绝对不可少的。我刚到幼儿园从事保健工作时,也曾有过这样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眼下,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不少家长的一片苦心最终未必都能获得理想的回报,有时候,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心病。那么,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二是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无限加压。另外,家长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加以引导,对孩子不能一味地拔高要求,加重负担,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什么都由着他。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于2005年9  相似文献   

16.
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孩子的健康成长又要靠父母的精心照料和科学地养育。只要父母平时能善于安排好子女的膳食、锻炼、休息、娱乐等,就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育和生长。首先,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卫生。许多父母总是用精美的点心、水果、鱼、肉、蛋、蜂乳等补品和食物供孩子食用,结果,孩子长得并不健壮。这是因为小孩在丰富的食品面前,挑三捡四,却不好好吃饭。比如不愿吃青菜,爱吃零食;只吃精食,不愿吃粗食。这样,就会造成消化不好,营养不  相似文献   

17.
江彬 《家长》2024,(4):43-44
<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父母就要起到榜样作用。因此,父母只有不断学习,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小朋友喜欢嬉戏玩耍,因此在“学中玩、玩中学”可以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知识的含义,并且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与玩耍中只要抓好三点,孩子的成长就会更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18.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要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和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言法则: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把孩子培养好,首先家长要有自信心,要充满成功的信念。家长对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对孩子充满信心,期望值不能太高,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会使孩子屡战屡败,信心受挫,从而也使家长自己对孩子失去信心。缺乏自信的家长,往往对孩子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几乎放任孩子,而采用的手段往往粗暴武断,这种消极的期望往往会成为现实。要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尝试。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可以”、“你还太小”、“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应多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我知道你会…  相似文献   

20.
发现孩子生理上有缺陷,父母内心的痛苦真是难以言表,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一方面决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话,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孩子耐心诱导,积极帮助。孩子生理的缺陷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如果大人不能泰然处之,让它成长为孩子心理的缺陷,对孩子来说才是致命的,因为孩子健康的心理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