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该活动为第二课时,属于巩固和运用阶段。在此之前,我组织过体育活动“小乌龟学本领”和户外体育游戏“小乌龟找朋友”,让幼儿练习在垫子上手膝着地爬。在户外游戏时,我发现幼儿已经基本掌握这一动作要领。为了激发幼儿爬的兴趣,这次我创设了三个难度层次不同的情景:第一层次为自由分散地在地毯上手膝着地爬;第二层次为快速灵活地爬过弯曲的小路和练习爬过“小山坡”;第三层次为背着“小房子”爬回家。幼儿既要在爬行带中进行较长距离的运动,又要结合器械调整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难度不大的鱼贯爬行练习,使幼儿平…  相似文献   

2.
游戏情境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创设的情节和环境。寻找最适宜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游戏,创设一定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有趣、活泼的户外运动中训练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技能,促进幼儿动作发展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幼儿还不善于用理智支配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不能依靠说教。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性,创设情景,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角色中进行良好行为的训练,是好办法。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幼儿扮演的角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历限制,只会作些模仿动作,玩些简单的游戏。但只要引导得法,还是可以让他们进入“角色”,从而分清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手脚着地爬”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困难,但他们却非常感兴趣。针对大班幼儿特别喜欢竞争性的体育游戏,且已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有趣的“小乌龟盖房子”的活动,让每位幼儿合作搭建“小房子”,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动脑思考,全身心地投身于锻炼,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耐力、机智敏锐的反应能力以及友好合作的能力。 目的要求 1.能手脚着地快速协调地向前行进爬,增强幼儿四肢力量和耐力,提高奔跑能力。 2.会动脑合作,能快速地把房子搭得又稳又漂亮,体验游戏的…  相似文献   

5.
我属小兔子     
孙会娜 《山东教育》2005,(12):37-37
游戏课的时间到了,我告诉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玩《龟兔赛跑》的游戏。然后交代了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两方,一方扮演乌龟,学乌龟的样子手脚着地屈膝爬过垫子,另一方扮演小兔子,学小兔子双脚连续跳到对面队,然后互换角色。孩子们高兴地玩起游戏。陈晓帆小朋友这次扮演的是小乌龟,轮到她时,她学着小兔子跳过去。我叫住她:“晓帆,你这次扮演的是小乌龟,你应该学小乌龟爬过去。”  相似文献   

6.
生成情景:一次游戏活动时间,我让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是一贯当老鹰的韩配群小朋友却迟迟不动,很委屈似的低着头,问他怎么了,他竟然说:"老师,我想玩‘小鸡捉老鹰’的游戏!""为什么?"我急忙问道。韩配群仰着小  相似文献   

7.
小狗、小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该小狗了,他蒙上眼睛正准备追他的朋友。他们玩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8.
小狗、小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该小狗了,他蒙上眼睛正准备追他的朋友。他们玩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9.
陆燕 《考试周刊》2013,(1):191-192
小班幼儿由于身体协调性和控制能力较弱,而球类游戏可以发展幼儿走、跳、爬、平衡等基本动作,促进四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强幼儿的体质等,可谓说是益处多多。那要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呢?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球类游戏、教师的语言渲染、提供辅助材料、合理调整教学、家长的协助等方面培养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球类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长期来,同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使我看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有的体育游戏生命力很强,经久不衰,孩子们百玩不厌。特别是从民间游戏演变过来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官兵捉强盗”等等。有的游戏则一玩而过,有的甚至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这些事实促使我把孩子爱玩的游戏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了一些共同特点,即孩子爱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它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向导。兴趣可以给幼儿以情绪的满足,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运动积极性可以  相似文献   

11.
以有趣的故事,以丰富的场地器械,以适宜的音乐,以生动的语言,以竞赛情景创设拓展性户外体育游戏的情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尝试将运动领域内容与其他领域内容有机整合,采用游戏化、情景化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运动能力方面的发展。目标:1.能大胆想象、探索各种爬的方法,喜欢参加体育活动。2.学习听指令手膝着地爬,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3.初步学习合作,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准备:1.师幼每人一个贴有乌龟图案的松紧头饰。2.红、绿两色大小不一的沙包若干;红、绿两色粮仓标志。3.体操垫子四块。4.背景音乐。过程:一、热身运动(教师扮乌龟妈妈,幼儿扮小乌龟。)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我们到池…  相似文献   

13.
去幼儿园观摩,猛然间发现我们小时候爱玩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今天在幼儿园仍然非常受幼儿们的欢迎。这个游戏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且让幼儿百玩不厌呢?一、经典游戏满足幼儿成长对运动的需要由于幼儿神经系统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还不成  相似文献   

14.
祝琴 《文教资料》2008,(17):62-63
创意画是幼儿喜欢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智能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引导幼儿观察、体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创设有趣的游戏环境,玩、想、画有机结合;有效地启发引导,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及时地肯定评价,巩固幼儿创造兴趣;适当进行绘画技能教学,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画面等五个方面谈谈幼儿创意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沈静 《考试周刊》2014,(39):192-193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让孩子更好地"学中玩,玩中学",作者着力于区域活动游戏化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为幼儿创造游戏化区域活动环境;二是为幼儿创设游戏化区域活动内容;三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活动材料。  相似文献   

16.
鸡妈妈带着小鸡到小狗汪汪家去玩,小狗端出小米请小鸡吃,小鸡可高兴了,吃了一些小米,就和小狗一起出去玩了。小狗和小鸡玩了一会儿捉迷藏的游戏,累了就躺在地上晒太阳。小鸡躺了一会儿就起来了。他在地上东啄啄西啄啄。小狗奇怪地问:“小鸡,你在啄什么?”“啄石子呀。”“快别吃,快别吃,吃了石子会消化不良,肚子会疼的。”小狗忙阻止小鸡。小鸡笑起来:“我和妈妈经常啄石子、砂子这些东西吃,从来也没肚子疼。反而有时候不吃点石子沙子才会不舒服呢!”小狗这下可不明白了,小鸡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于是小鸡和小狗一起去问鸡妈妈。鸡妈妈…  相似文献   

17.
整个活动给人一种“教师操控安排活动,幼儿被动参与”的感觉。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景与氛围,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教师可事先布置好音乐场景,直接导入主题:“孩子们,你们听,咚锵锵,咚锵锵,小玩具们要做游戏了,他们在玩什么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主动创编角色动作。如“谁会用动作来表现小木偶、小狗、小马、洋娃娃和小鸽子?”“看,玩具们玩得多开心,让我们也跟着玩具们一起玩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  相似文献   

18.
附设在小学的农村学前班,条件一般都比较差,玩具和游戏材料都很欠缺,即使有少量的桌面玩具,也满足不了幼儿游戏的需求,幼儿的游戏活动要么是“聋子的耳朵”,要么是“放羊式”的。 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多年来,我注意收集民间游戏,如“闯麻城”、“瞎子摸跛子”、“炒黄豆”、“老鹰抓小鸡”、“跳皮筋”等,已有20余种。并发动家长为幼儿带来毽子、绳子、铁环、陀螺、沙包等玩具,还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创设游戏条件。有了这些民间游戏和材料,一方面保证了游戏的正常开展,使游戏活动没有成为“聋子的耳朵”和“收羊式”;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幼儿的自由活动和户外活动。城里的孩子对各种电动汽车、变形金刚等玩具只玩个新鲜,往往多玩几次就不感兴趣了。而农村的幼儿对民间游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变幼儿做操时的消极状况,我变着花样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早操游戏。有时我让幼儿学动物跳:向左兔子跳,摇摇尾巴点点头;向右青蛙跳,摸摸肚子晒太阳;向前小狗跳,摸摸胳膊甩甩腿;向右小鸡跳,伸伸脖子弯弯腰……有时我让幼儿学做解放军,练习立正、稍息、正步走……有时我和幼儿玩“一二三定”游戏,就是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当我拍四下手说“一二三定”时。  相似文献   

20.
爬娃     
目的:发展幼儿爬行与听信号行动的能力。准备:“爬娃”机动玩具一个,幼儿围在桌旁。玩法:教师让幼儿观看爬娃机动玩具表演,并提议同爬娃一起玩。游戏开始,教师操纵“爬娃”。爬娃动,幼儿动;爬娃停,幼儿停;爬娃举手,幼儿举手……游戏玩几遍后,教师说:“爬娃只会爬,我们小朋友的本领可比爬娃大多啦!会走、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