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文化因素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民族语言中的习语(俗语)皆有特定的民族习俗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习语的翻译应注意"信息"的准确转达,故宜译成与另一民族语言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习语(俗语成语),而不宜字字对译.习语翻译要更多地寻找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中的共同之处,才能把源自不同民族文化土壤的成语典故,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视角下国际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中"零对等"现象越来越多,原因是"零对等"翻译可以更好地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效果上的对等。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研究远盛于对科技、商务翻译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科技、商务翻译均可以用对等的方式翻译,但事实上,科技、商务翻译中"零对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现象及其存在的理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色,翻译时应充分保留,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各民族语言文化中独有的精华,丰富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加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活力,引导读者在异域的文化天地里遨游。英语典故、成语、谚语、称谓以及委婉语等是集中体现着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将就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它们的文化民族特色抛出浅见。  相似文献   

4.
"零翻译"是翻译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翻译策略,对于特定的语料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节奏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语际交流的信息量增加、专业性增强,在语际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民族属性的保留与传承,同时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态度和读者的外语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些社会因素都促进了零翻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炜婷 《考试周刊》2009,(30):38-39
不同民族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承栽的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多相异之处.文化空缺就是这些差异的极端表现,它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与其它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的充分体现.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所以文化空缺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迁移。更是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零翻译"较好地解决了翻译实践不同层面上的不可译问题,具有创新意义。经过探讨翻译学界比较关注的不可译问题,得出结论:任何"不可译性"都是相对的。基于不可译性的成因,即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因素,通过例证对"零翻译"现象进行了简要概括和分析,旨在为"零翻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美国翻译理论家戴维·贝娄斯在2011年提出了向上翻译和向下翻译的概念,用来解决描述不对称翻译关系的流动性方向概念,因为在后殖民翻译视域下,不同民族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衡性得到集中体现.本文从后殖民的视角,对向上与向下翻译这组新概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后殖民翻译对接受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探讨不同民族、国家如何在不对称的语言、文化之间实现更好的交际.  相似文献   

8.
文试从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浅谈维、汉成语中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以及两种语言中成语的翻译,说明成语与民族文化、民族风格的密切关系以及成语的翻译方法在民族语言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英语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又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这两种语言历史悠久,英汉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本文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几点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潇潇 《考试周刊》2014,(47):18-19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环境下,汉语中出现了引人关注的“零翻译”现象。“零翻译”是语言发展的自然选择。本文从这一现象着手,分析“零翻译”的类别,并从文化的发展、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及媒体引导等方面,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化差异是由民族的差异造成的 ,不同民族特征带来不同语言文化特征。翻译中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注意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类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12.
也说汉语中零翻译缩略语的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译者在外来新词语的汉译方面有足够的对策能力 ,零翻译缩略语的使用与民族文化尊严无关 ,不会给受众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它是一种顺应性翻译  相似文献   

13.
杨丽波 《海外英语》2022,(17):39-40
国家和民族语言的诞生,是人民内部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和历史文化沉淀后的重要产物,其中包含了人民长久以来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从中了解到民族和地区间的风俗习惯。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民族、地区中的不同文化、习惯差异,在英汉语种互译过程中,只有负责翻译的人员深入了解到语言背后的种种特殊因素差异,才能在互译的过程中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从跨文化视角的方面来探究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技巧策略,提高翻译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竹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6):79-82,128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承载和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工具。民族的文化特征无不通过民族语言体现出来。数字词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词类之一,不同的民族对数字的选择与偏爱,都深深地烙上本民族文化的印迹。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通过分析英汉语言中数字的文化内涵,探讨有关数字的翻译,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汉语言的兼容并蓄优势,近年来零翻译现象频繁出现。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iPhone”的零翻译为例,分析零翻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iPhone”的零翻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适应和选择的多维转换度较高的翻译,是符合中国大众认知能力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语言中。翻译作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对跨越文化鸿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英汉委婉语翻译时的一些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翻译中,常常会出现两种语言文化的"杂合"现象.把握杂合度,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把握好杂合的度,有助于弘扬不同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和地域色彩。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提出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追溯了"零翻译"现象流行的原因,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多角度讨论了汉语中"零翻译"现象流行背后的利与弊。总体来说,"零翻译"符合语言发展的自然选择规律,"零翻译"现象的流行利大于弊,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零翻译"现象。  相似文献   

20.
Jef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现下的顺应性理论认为,使用语言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并以此为语用学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给力"的现象描述出发分析了零翻译现象,并从语言结构顺应,心理世界顺应和意识程度顺应的视角探讨了顺应论和零翻译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