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与顺应的过程。政府工作报告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的议论文,是宣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媒介。本文从交际语境顺应角度浅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翻译中的冗余信息的处理,指出迁移性冗余是交际者顺应原文,从而最终成功传达原语信息的一种交际策略之一,是与交际语境相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童心 《考试周刊》2014,(85):16-17
顺应论是由Jef Verschueren提出并完善的一种语用学研究理论。本文从顺应论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进口商品名称翻译中进行顺应,达到最佳介绍宣传效果,提出可以从三个角度顺应翻译商品名称,分别是汉语用语习惯的顺应、消费者心理的顺应及产品特性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顺应论的核心是选择和顺应。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样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和顺应。因此,顺应论可以为韵语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论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结构和交际语境层面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中译本进行的剖析,为韵语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旨在应用顺应论对《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省译进行分析研究.省译作为一种翻译技巧,是译者对译入语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的有意识的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5.
从语用的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翻译界的关注。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e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1999)一书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和诠释语用学。随着顺应论的提出,它逐渐被学者们借鉴到翻译研究中。顺应论具有四个特征: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及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然而,在翻译实践中顺应是有限度的,顺应只是翻译中的一种现象,忠实才是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且动态顺应的过程。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从顺应论的角度去审视归化和异化,并以鲁迅的异化观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顺应论为正确看待归化与异化之争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偏向于归化还是异化,其本质就在于是否顺应了翻译目的、读者的认知语境、历史背景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顺应论从一种崭新的语用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情况,是一个极具解释力的语言学理论。该理论认为,顺应性是人类使用语言的本质特征,这恰巧与动态的翻译过程不谋而合,因此,顺应论对翻译研究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文章以运动广告为例,从语用顺应论视角看此类广告翻译顺应性的体现,从而得出:成功的广告翻译实质是对语言的成功顺应。  相似文献   

8.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广告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广告终极目的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广告翻译中应做到三个方面的顺应;社会现象的顺应,心理需求的顺应,语言现实的顺应。  相似文献   

9.
如今微博这种简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风潮,本文以微博中英中语码转换为研究范本,运用Verchueren的顺应论和于国栋的语言顺应模式分析微博中语码转换的动机。探析作为一种策略,语码转换在微博中是如何顺应心理动机,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  相似文献   

10.
顺应论是一种语用综观理论,对翻译有强大的解释力。从顺应论的语境关系顺应角度研究《围城》的英译,可知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在向读者推介中国文化和减少读者阅读障碍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围城》的英译实际是顺应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顺应原语文化,顺应读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过程。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实现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译者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差点儿+没+VP"格式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羡余成分“没”产生的原因是语法化中的强化机制,羡余成分“没”出现在不可能或不希望出现的语义背景中,起到强调事情没有发生的作用。羡余成分“没”是一个焦点标记,强调了不希望或者不可能的事情几乎发生而没有发生,其中“惋惜”“庆幸”不是“差点儿”格式本身的语义,是格式使用时的语境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议VFP数据库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冗余是数据库系统应用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数据冗余,是每个数据库系统开发人员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多角度考虑,数据库结构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础,优化数据库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数据冗余.  相似文献   

13.
冗余现象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英汉反复修辞就是冗余信息在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表现。英汉反复修辞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具有冗余的特点。通过分析各类反复中因冗余信息带来的语用修辞效果,从修辞的角度来证实冗余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羡余"是从现代信息论引入的术语,在语言学领域用来描述语言中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本文从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的类型、成因、作用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羡余现象进行论述,认为它是语言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编者对原著的阐释是文学作品改编的核心问题。文学作品的阐释有主观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客观性的一面。不同改编者的阐释方式和角度,常常差异明显,这就导致了名著改编类型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Asymmetric stereoscopic video coding can take advantage of binocular suppression in human vision by representing one of the two views in lower quality.This paper proposes a bit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asymmetric stereoscopic video cod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bit allocation and rate control in the left view,a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ler is adopted.Meanwhile,to control the quality fluctuation between consecutive frames of the left view,a quality controller is adopted.Besides,a fuzzy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variation in quality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views by comparing the PSNR disparity of two views with a fixed threshold,which is used to quantize the binocular psycho-visual redundancy and adjust the quantization parameter (QP) of the right view correspondingly.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H.264/AVC video codec,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its effectiveness in rate control while keeping a good quality for the left view,and fewer bits are allocated for the right view so that the overall bit rate is saved by 7.2% at most without the loss of subjective visual quality for stereoscopic video.  相似文献   

17.
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医疗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具有明显的层次和网状关系,故其知识表示传统上常采用产生式系统或框架系统来实现.本文从继承角度出发,给出一种用关系型数据库实现的知识表示,该方法能较大程度上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检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顺应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使用,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广告语言和广告翻译中的顺应性解释及顺应性对它们的启示.指出不论是广告语言还是广告翻译都必须顺应各种语境才能迭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阐述了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和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在对社会适应能力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性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基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一直持续不断。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标准以生物性为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平衡,第二层次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第三层次是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