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到漂流,你是不是想到了那种乘着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流上全副武装的冒险游戏?这里说的漂流,可没那么简单了,是关于故事中的主角——鲁滨逊历尽千辛万苦的漂流生活。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后来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到狂风巨浪,他所乘的船被海水吞没,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独鲁滨逊被海浪掀到了一个荒岛上。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绘图本《鲁滨逊漂流记》,是…  相似文献   

2.
当买到《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它,因为我想知道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是如何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存了28年的。这本《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一个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英国人鲁滨逊违背父母意愿去当了一名航海家。  相似文献   

3.
荒岛劫     
已经记不起我昏迷了多长时间,只记得醒来时孤身一人躺在这荒岛的一块大石头上。这座荒岛是不是只有我一人我并不清楚,也不敢去证实,甚至连看一眼那郁郁葱葱的森林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靠近它。我害怕,害怕里面有凶猛的野兽或是食人的野人。我就这样呆呆地坐在大石头上,望着平静的海面,任浪花冲打着我的双脚。咦!原来我心爱的鞋子早已不见踪影,这让我更加恐惧。此前我和伙伴们还在船上谈笑风生,怎么突然就……其他人上哪去了?我不会像鲁滨逊那样被困在这座荒岛上几十年吧?Oh,mygod!这真让我受不了。我没有鲁滨逊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我没有…  相似文献   

4.
岑哲 《中文自修》2011,(1):50-52,2
如果要找一部讲述冒险和传奇的小说,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鲁滨逊漂流记》。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冒险家的典型:饱含闯荡世界的勇气,具备开拓生活的实践力,甚至能够享受艰辛和苦难带来的磨砺。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一个土著人被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拯救。他没有姓名,鲁滨逊就叫他Friday,因为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被救的。  相似文献   

6.
《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探险小说之一。大家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因为它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主题意义深刻。此外,由于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因此自1719年出版以来,这本小说就广为流传。人们有时候把《鲁滨逊漂流记》当做是英国的第一本小说。目前,它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相似文献   

7.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典型二元戏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笛福与鲁滨逊、鲁滨逊与星期五、鲁滨逊与荒岛、鲁滨逊与大海。  相似文献   

8.
吴明善 《英语辅导》2002,(11):28-28
在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一个土人被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拯救。他没有姓名,鲁滨逊就叫他Friday,因为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被救的。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先进"国家或民族对"落后"国家或民族进行的一种文化渗透与侵略。从鲁滨逊对荒岛与土人的后殖民体现,来解读影片《鲁滨逊漂流记》,旨在警示一些弱势民族,在世界文化如此交融的今天,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窗外蒙蒙细雨在歌唱,桌边绿茶香气氤氲,手捧一本好书,静心阅读,细细品味书中的甘露,让它滋润我的心灵。清晨醒来,沐着凉风,翻开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我看到鲁滨逊与风浪搏斗,为了生命努力前行;听到他在渺无人烟的荒岛上放声呐喊,与孤寂抗争;闻到岛上麦香四溢,欣赏他收获颇丰。一幅幅逼真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我带到鲁滨逊的生活中。我们一起播种,共同收获,享受美好的生活。和鲁滨逊相伴,我懂得了  相似文献   

11.
困难暴风雪:假如困难像暴风雪一样袭(xí)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假如一个人来到一座荒(huāng)岛之上,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呢?看看鲁滨逊(xùn)的表现吧。他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勇气和智慧,非常值得小朋友们学习哦!  相似文献   

12.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出海并一人在荒岛上生活的小说.鲁滨逊是他时代的代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18世纪英国的景象.18世纪的英国推崇理性的启蒙主义,这在宗教方面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出海并一人在荒岛上生活的小说。鲁滨逊是他时代的代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18世纪英国的景象。18世纪的英国推崇理性的启蒙主义,这在宗教方面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4.
笛福在其现实主义杰作《鲁滨逊飘流记》中,通过鲁滨逊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精神面貌。从鲁滨逊历尽艰险的经历中,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不断进取的冒险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毅力。说明了鲁滨逊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资产者,又是个典型的殖民者。  相似文献   

15.
那位天使 笛福在这部小说中笔墨最多的人物除了鲁滨逊,就是那个野人"星期五".他是上天给鲁滨逊派来的一位天使.在梦境中就谈到了那位天使,鲁滨逊救了他,让他成为自己的仆人和向导,那位天使的出现改变了鲁滨逊的命运,然而几年后现实中真就出现了那位天使,这一切就好像上天早就安排好了.因为天使的出现,鲁滨逊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日愁眉苦脸,生活变得更加快乐.因为天使的到来,让鲁滨逊20多年来第一次听到说话的声音,也让这位硬汉子变得更加柔情,其乐融融,笑容多多.因为天使的忠实、可爱、聪明、勇敢,两个人最终成为好朋友.相处久了,鲁滨逊打心底喜欢上了那位天使.  相似文献   

16.
<鲁滨逊飘流记>是丹尼尔·笛福在1704年发表的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冒险小说,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如果借用后殖民批评理论去解读这部小说,会发现它折射出殖民主义思想.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鲁滨逊不断变换的自我身份及他同星期五的关系.从文本的分析不难看出笛福的欧洲中心论的思想,他笔下的鲁滨逊代表了欧洲人的高贵、优越、理智和勇敢,而星期五是西方人眼中的"他者",代表着原始、愚昧、无知和懒惰.  相似文献   

17.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称为一部反映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从事殖民实践的早起小说。论文正是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揭露隐藏在小说主题背后的种族中心主义,让作为幕后的"殖民者"鲁滨逊站在台前,让读者了解不一样的鲁滨逊,同时也可以听到被边缘化的"星期五"的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早在本世纪初,世界名著《鲁滨逊飘流记》第一部即已介绍到我国,但第二、三部及其作者笛福的坎坷身世却至今少为人知。本文借鉴英国和苏联的资料,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这部小说的社会思想内涵、主人公鲁滨逊的阶级属性和思想特征以及笛福和鲁滨逊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认为: ——在孤岛生活的特定条件下,鲁滨逊虽然是一个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予者,但他仍然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兼殖民者的艺术典型。——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生活,形象地再现了资产阶级关于社会发展史的整套理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也包含某些荒诞的成份。——《鲁滨逊飘流记》既是笛福一生经历的“寓言”,又非作家的化名自传。  相似文献   

19.
我从小就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吸引我的不仅是鲁滨逊的冒险精  相似文献   

20.
姚颖 《海外英语》2013,(15):158-159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的语言而备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该文通过对比《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中译本——徐霞村译本和郭建中译本,探讨两个译者在各自译本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