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登在2004年3月4日《苏州日报》的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获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这篇动态消息反映的是江苏昆山农民刷卡看病的事。由于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报道刊出后,引起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当中,江西交通广播采写选送的广播消息:《九江发生5.7级地震,震区主干道交通安全畅通》一稿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此稿是全国媒体中最早准确、权威发布九江地震消息的报道,稿件充分发挥了广播优势、体现了广播专业频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魏明革 《新闻传播》2006,(12):45-46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沙晚.报》记者采写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获消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经过精心打磨雕琢的新闻精品,也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新闻精品。这篇消息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刊登在《南方日报》2003年2月19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921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依笔看,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冰 《新闻传播》2007,(10):14-17
在8月28日揭晓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中,消息《舍弃5000万元年收益留下惠及子孙好家园(肩题)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主题)》获一等奖,这是《大众日报》继上届中国新闻奖获两个等奖、一个二等奖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闻天地》2006,(9):44-44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长沙晚报2005年8月24日刊发的消息《3.5万元救命钱留给病友》(主创:阵国忠)荣获一等奖:这是今年湖南新闻界获得的惟一一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长沙晚报社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新闻界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湖北日报》的文字消息《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喜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胡望年 《军事记者》2005,(10):29-30
《前卫报》2004年度10月1日刊发的消息《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铁拳——2004”演习彻底摆脱我军传统作战模式》,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各路新闻行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总政有关部门的同志在“第一时间”给获奖作者、编者及其所在单位打电话报喜时说:“这是中国新闻奖设立15年来,军区军兵种报纸没有过的。它不仅是你们前卫报社的光荣,也是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的光荣……”  相似文献   

9.
《前卫报》2004年度10月1日刊发的消息《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铁拳——2004”演习彻底摆脱我军传统作战模式》,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各路新闻行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总政有关部门的同志在“第一时间”给获奖作者、编者及其所存单位打电话报喜时说:“这是中国新闻奖设立15年来,军区军兵种报纸没有过的。它不仅是你们前卫报社的光荣,也是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的光荣……”  相似文献   

10.
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新华社2004年11月30日播发的《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稿荣获消息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消息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获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山西电视台新闻评论《用生命撞响的警钟》荣获一等奖,消息《绵山金钱豹不慎坠崖喜获救》荣获消息类三等奖。这是继去年之后的又一个丰收年。去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山西电视台也是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新闻专题《百姓书记梁雨润》荣获一等奖,《洪水冲出的“警民情”》荣获三等奖。特别是《百姓书记梁雨润》,中国新闻奖60多个评委全票通过入选一等奖,这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是难得的。在中国新闻奖的领奖台上,对山西电视台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从80年代调入山西电视台以来,大部分时间分管全台新闻工作,对山西电视台…  相似文献   

12.
在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报道我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即裁减员额的消息《我军如期完成裁减员额20万任务》(载《解放军报》2006年1月9日,作者:耿建国、苏若舟)获得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4,(7):11-11,15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4日上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14.
消息《不吃发菜 少穿羊绒行不行》被评为经济日报社2000年的十大新闻报道之一,并在第11届中国新闻奖(2000年度)的评选中荣获消息类的二等奖。 这篇消息,所涉及问题的本身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文章关注的是一个重大生态问题。该新闻精品源自高瞻远瞩的策划:2000年4月下旬,时任总编辑的武春河敏锐地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诸如乱挖发菜及山羊啃食草根树皮等问题已经到了不说不行的严重地步,《经济日报》作为国内有影响的报纸,应该也必须加以报道。 消息的主题突出。作者借专家之口点出,“发菜并无多少营…  相似文献   

15.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8,(11):40-41
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军报记者谭洁采写的消息《我新型战机首次在异国升空训练创中国空军多项第一》(载《解放军报》2007年8月7日第五版)荣获二等奖。此文到底凭什么征服了评委?凡读过这篇消息的读者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凭独家新闻的“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6.
汪贵 《中国广播》2008,(2):67-68
2006年,河北省承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长消息《驮背上的希望》,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对于承德电台来说,获得中国新闻奖,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2004年,广播长消息《筷子树引发的环保警示》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尽管两次没有拿到头彩,但就每年全国5000多个新闻单位竞争200多个名额,对于一个市级电台能在三年的时间内两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大奖,实属不易。作为这两稿的作者汪贵的感言是:爱到深处情自真。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2003年2月19日《南方日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921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湖南日报》2005年12月1日发表的《溆浦16位选民联名要求审查代表议案》的消息,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选民要求审查代表议案,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因而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意义重大。经过连续几天的追踪采访,作者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蕴含其中的新闻价值展示得简洁、鲜活、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北京市推荐的新闻作品共有11件获奖,其中《新闻与写作》的新闻论文《面对世纪之交的思考——我国报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和《世纪之交报业竞争的六个趋向》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荣获一等奖的还有:北京青年报的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北京电台的广播专题《老照片收藏始末》、北京电视台的系列报道《守望家园——“三北”生态记行》。荣获二等奖的还有:北京青年报的消息《上课能否晚一点》、北京电台的录音新闻《中华圣火从这里燃起》、北京电台的广播编排2000年1月1日《北…  相似文献   

20.
秦超 《军事记者》2009,(1):51-52
2007年9月15日《大众日报》刊发的消息《跟城里人一样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