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够推动民生、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社会经济,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亦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必由之路。就社会的大方向而言,加强学生组织社会工作,形成良好的就业评估很有必要。当代大学生毕业与就业存在颇多问题,结合社会、高校、单位等社会团体,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目的,从各个方面形成就业预警,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与思路,从而提高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办学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其职能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一所大学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程度.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抓好大学生就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构建服务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是当前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8,(14)
思想力"原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借助团体心理训练技术,可以有效地从积极的心态、求职面试技巧、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作能力、抗挫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问题足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关键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现代大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大学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象征.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一个重人课题.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这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人才市场需求转变加快,毕业生供求矛盾日益明显,大学生在就业心态、就业途径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误区,大学专业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不合理等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在专业调整、技能培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机制需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高校管理制度下,就业率是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不高会影响各种评估结果,相关专业第二年也会面临减招、停招的危险,特别是一些办学实力相对比较弱的高校,更需要有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以向社会证明其办学质量和专业"适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业率并不一定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指标,其实更关键的是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毕业生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影响和综合素质不高、用人单位盲目设置录用条件以及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等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高等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加强就业指导、政府部门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责等措施,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8.
继高等院校持续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率成为当前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本文以地方高校的就业现状为逻辑起点,在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实践教育、就业指导等层面,阐述了促进就业视阈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由以前的“统包统配”分配模式变为当前的“自主择业”的分配模式,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技术指标,同时政府也制定了许多就业率同高校办学与评估相联系的挂钩政策。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高校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占有保障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师资、知识、创新、环境等方面所拥有的相对优势,高校只有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及其所处环境,才能有效开展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们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为例,对高校就业现状进行SW OT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从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转变思维,创新方法,提出了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树立良好心态等提升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高比例"闪辞"现象,耐人寻味.一方面,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对职场生活的不适应,高校的教育教学难辞其咎;另一方面,又折射出就业质量不高的现实,政府、社会和企业更应该反思.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初次就业率"统计,都仅仅是从数量角度作简单反映.在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核心使命的当下,大学生就业也应该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没有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统计和评价,无疑是不科学、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院在原南京机电学校基础上成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院5年来走的是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学规模翻了两番,2004年暑假后达10000人:二是办学模式由中专跃升为高职,包括办学理念、专业设置、队伍建设、教学条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基本完成了由中专模式到大学模式的转换;三是教育质量赢得社会认可,我院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高,被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及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苦苦挣扎。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大学生自身、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不足,就业市场的建设有利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有利于高校的办学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对于促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达,就业市场需要从有形与无形两方面共同建设。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的同时,高校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共同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某高校2007—2010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学教育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毕业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心态和谐是大学毕业生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竞争,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群体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心态决定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要积极构建和谐心态。  相似文献   

16.
正确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毕业生就业率的由来和定义1999年,教育部首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提出“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2004年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也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率的重要性,它是高职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2004年年底,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如此重…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平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受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关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能够反映办学水平、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就业率也是展现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窗口,同时它更标志着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各项管理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水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的不平衡。要解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就业的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人才市场需求转变加快,毕业生供求矛盾日益明显,大学生在就业心态、就业途径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误区,大学专业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不合理等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在专业调整、技能培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教育教学改革、专题活动指导等方面就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阐明了自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99年教育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业率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就业质量的高低,所以近年来许多学者更多关注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