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别人的书面语言及其包含的思想感情。阅读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阅读成为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2.
一 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认识水平的过程。从其功能不难看出,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具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它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离校后继续学习和终身受用的财富。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也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既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它应有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语文教学中阅读敦学是基础,语文教学一旦把阅读教学抓好了,它就有个坚实的基础”。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一种感知、吸收、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从阅读的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因此,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以上四种能力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4.
杨立雪 《考试周刊》2012,(78):28-28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什么时候.阅读教学都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必须从小抓起.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是,既要突出识字这个重点,又要把识字教学和朗读、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很好地向中年级阅读过渡。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应通过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根据语文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凡是新奇的东西常常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凡是兴趣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兴趣越强烈,学生思维的动力就越大。因此,我们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任萍 《考试周刊》2013,(30):50-5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际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交际活动、认识活动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阅读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重视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读,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8.
语文美育的过程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既可以启真,又可以储美;既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又可以使受教育者摆脱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飞速发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课堂与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章来增加他们的知识和学习经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化的方式。通过独立和联合阅读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深入分析课文内容,通过语文阅读学习课文的深层含义,学生从丰富人文情怀开始学习,学习基础语法,培养语言能力,积累学生日常语言知识。深化沟通技巧,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阅读理解的兴趣和积极性,使高中生更有效地阅读语文,成为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发展个性,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语文素质与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所以,语文课堂要充满活力,就要设计有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肢解文本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做法严重影响着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为了着重培养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解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阅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并领会其内容的心理言语活动过程,它是人脑中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理解模式可归纳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相互作用"(interactive)模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不同的阅读理解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朗读则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朗读是一种眼、口、鼻、耳、脑协调并用的阅读活动,它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通过熟读、复述和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是以阅读材料为对象的语文学习形式,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吸收材料所包容的知识信息,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写作教学则是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思想情感的学习形式,其精髓在于创新。二者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阅读与写作的榫接方法创设读写相长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一极重要的基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阅读教学 ,还要研究在阅读教学中 ,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中心 ,全面培养学生的其他语文综合能力 ,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一、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教学整体结构的四大要素 (要求、目标 )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重要的基本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则是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途径。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感知、理解、运用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学生要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就必须借助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优化学习过程,获得最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阅读教学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最基本的途径。素质教育提倡用新方法、新理念进行教学,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提倡能力培养。扩展性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将教材的功能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提升了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其语文能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在语文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本文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研究为题,对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现状与方法进行分析。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分析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引导学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