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东广新闻台看类型化电台在我国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军 《中国广播》2005,(3):14-16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2004年元旦起对所属东方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进行全新整合。由此,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在上海诞生,其播出呼号为“东广新闻台”。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东广新闻台在模式创新、服务提升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内类型化电台的改革探索提供了又一生动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1 未来上海乃至全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这是两个注定不会被忽视的日子:1992年10月28日和1993年1月18日。1992年10月28日清晨,东方大都市上海,当市民们把收音机的频率调到中波792千赫和调频101.7兆赫时,他们惊喜地听到一个陌生的呼号:“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从此,东方广播电台节目,犹如破壳而出的雏燕,开始飞进上海及周边长江三角洲亿万百姓家。“东方大哥大”、“东广快讯”、“今日新话  相似文献   

3.
东方广播电台自去年10月28日成立以来,每天早晨7点到8点的“东方新闻”成了日前大陆广播新闻中容量最大的一档节目。据调查,东方电台开播仅一个月,“东方新闻”节目的收听率已与老资格的上海电台新闻收听率持平。东方电台开播3个月,上海电台在“满城皆说东方台”的压力下不得不对自己的新闻节目进行再一次的改革和扩充。不仅如此,“东方新闻”的冲击波及到了其他媒介,上海各报的老总提出要研究东方台,研究受众市场,研究报纸该怎么办。上海新闻学会会长马达更是明确表示:东方台在新闻  相似文献   

4.
从东广新闻台看类型化电台在我国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军 《新闻记者》2005,(4):22-25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2004年元旦起对所属东方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进行全新整合。由此,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东广新闻资讯频率在上海诞生,其对外播出的品牌呼号为“东广新闻台”,发射频率为中波1296千赫、调频104.5兆赫。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东广新闻台在模式创新、服务提升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内类型化电台的改革探索提供了又一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华灯初上。当时钟的指钟慢慢走到6点30分,上海数百万台电视机几乎同时打开,这是上海电视台“新闻报道”节目时间,短短的25分钟时间,要播出20多条新闻。上海在这旋转的世界中一天所发生的主要事件,上海在这改革开放的舞台里所演出的每一出活剧,都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据调查:上海有54%左右的市民是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来了解上海的变化和获取信息的;上海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多年来始终是上海台各档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杨振宁博士告诉笔者,他在上海只看一小时的电视:上海台的“新闻报道”和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各国驻上海的新闻机构将  相似文献   

6.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自1998年6月22日开播了名为“东广时事特快·方舟说新闻”的新闻栏目,每周一至周五18:00—18:30播出。该栏目由国内外重要新闻、上海本埠新闻、国内新闻各地晚报消息和国际新闻等小专栏组成。各专栏根据内容可长可短。以轻松、随意、娓娓道来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初特大洪涝灾害一发生,张家港电视台就将抗洪救灾宣传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打破过去每周两档新闻的常规。从7月3日至23日连续20天播出本市《抗洪专讯》节目,共播出抗灾报道105条,有24条先后被中央台、江苏台、苏州台和上海台采用。并配发了《防患于未然》、《筑一道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8.
每个星期天的下午1点,当我坐在东方台101·7兆赫的直播室,开始主持“飞越太平洋——上海·洛杉矶友情双通道”,我常常会涌起这样一种感受:世界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声轻轻的问候。“飞越太平洋”是东方台的一档国际性直播节目,由我和美国洛杉矶美加华语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北嘉在上海和洛杉矶两地,通过国际直播电话,共同主持、同步播出的,这档节目的开通,填补了上海广播史上国际直播节目的空白。从1992年11月1日“飞越太平洋”开播至今,  相似文献   

9.
改革的浪潮涌进广播电台,广播工作者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大胆改革创新,相继办起了经济台、新闻台、交通台、音乐台等各类专业电台。这些专业台的出现,冲破了传统的节目播出模式圈。直播 热线电话这种播出方式,可以说是广播发展史上的创新。它使被人冷落的广播又热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为听广播重新打开收音机。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上海“东方电台”,它是1993年10月28日开播的,到去年3月1日,仅4个月时间。就收到听众来信30万封,平均每天2500封。据上海市电话局统计,上海“东方电台”直播室热线电话,高峰时一分钟内竟有4千门电话同时往里打。  相似文献   

10.
“十佳”旋风劲吹上海本刊讯:“94全国广播十佳节目主持人申城大聚会”10月13日到17日在上海举行。在17日的闭幕式上,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台长陈圣来说:“东广”经常接待各地电台的台长们,包括省级台的台长们,但是极少有全体台领导出面接待的,而这次“十佳”...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催发着广播的新生。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电台横空出世,吹响了我国新时期广播改革的号角。1992年2月,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凭籍高度发达的电话通信和完备的直播运作机制,以明星主持为核心,以名牌节目为依托,开创了热线参与、新闻直播、全天24小时播出的新纪录,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东广效应”。紧接着,上海又率先推出新闻、商业、外语、信息、证券等八个系列台,深化了专业台特色,强化了定向服务功能,形成了新的广播竞争格局,树起了广播改革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如果说“珠江模式”的出现使广播面对电视的强烈冲击,摸索着走出了低谷,使广播属性的特有魅力重新赢得受众而再度辉煌,那么“东广效应”则提示我们,广播需要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挖掘和拓展。系列专业台的纷纷崛起使电波大战进入白热化,也使经济电台面临新的严峻考验:经济电台创造的节目模  相似文献   

12.
近期观看电视,竟连续在中央台、东方台播出的节目中发现了三次别字现象。其一,1995年9月下旬,中央台第一套节目“新闻联播”播出一条国际新闻,标题中有这么一句:“波黑和平前途暗淡”。其中的“暗”字当改为“黯”字。因为“暗淡”一词多用来修饰具体形象的环境、光线,而“黯淡”则多用于修饰抽象的事物,如人生前途、社会前景等。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十月二十二日在华东七省市广播电台新闻报道经验交流会上,就广播电视宣传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吴冷西同志说:“广播电视部是新闻机关,不是电影制片厂、乐团、芭蕾舞团。”“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骨干”。“在全部节目中,新闻是占第一位的”。吴冷西同志说:“新闻和形势、党的方针政策、现实生活结合得最紧,没有那一种节目比新闻结合得再紧的了。每一条新闻都和现实、形势联系在一起,都是客观实际、形势的反映,是现实生活中最新鲜、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近年来,江苏、安徽、上海等省、市台开办了快讯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吴冷西同志说:“快讯所以受欢迎,其中快是一个特点。快,是最迅速地反映现实、形势。”他说,广播电视要发挥作用,办好新闻关系重大。他指出广播电视当前的问题:一是新闻太少,二是新闻不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一个月,反响空前,真可谓“满城皆说东方台”。新闻界也深感到东方台的这股强烈的冲击波,各路老总对此感慨良多。东方台在去年11月28日召开老新闻工作者座谈会,征求上海新闻界资深人士的意见。一次具有实质性的新闻改革回顾新闻界十多年来的改革,往往偏重于新闻业务上的改革,有鉴于此,老总们敏锐地觉察到东方台的建立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上海新闻学会会长马达认为,东方电台的建立,是一次实质性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 1992年1 0月28日5时55分,曙色初现,一阵优美动听的“东方新闻”开始曲,伴随着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呼号,通过电波传向苏浙皖赣等广大地区。从此,一个全方位、全天候、全新面貌的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诞生了!一家普通电台的开播何以在广大听众中和新闻界引起偌大反响?究其原因,是因为“东方台”开播之初就赢得了好几个“第一”: ——浦东新区第一家广播电台。——刨造了中国广播史上建立大型电台从未有过的“东方速度”。从人员、设备、节目筹划到邀请各方嘉宾筹办开播只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首家实行昼夜24小时全天候直播方式播出节目。——更引人注目的是:它使上海成为大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中央和部分地方,广播电视台都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新闻节目组合,比如:CCTV“新闻30分”(午间),黄河电视台“黄河新闻”,东方广播电台“东广新闻”等等。就从“新闻30分”、“黄河新闻”、“东广新闻”来看,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三者都在探索怎么样使新闻节目既成功地担当起党和政府舆  相似文献   

17.
创建于1992年10月28日的东方广播电台,已走过了5年多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它从原有的两个频率,发展成今天拥有广播AM792千赫新闻综合频率,FM97·7兆赫金融频率,FM101·7兆赫音乐频率,FM副讯道儿童频率,上海有线电视音乐频率,东方广播民族乐团,《东方歌声》杂志,东广广告总公司,东广发展总公司,东方卢森堡发展公司的集团性媒体。  相似文献   

18.
王红蕾 《记者摇篮》2009,(11):47-4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时45分,地震发生后仅17分钟,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经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15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6时40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温总理上专机,奔赴灾区,并播出温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新闻广角》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从1996年1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播出了3000多期。节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做好舆论监督,形成了节目的特色和风格。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新闻广角》播出的150多期节目中,舆论监督类节目占25%左右。这些稿件揭露和抨击了社会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为江西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2日到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作为此次“十运会”的东道主,江苏广电总台承担了此次“十运会”主要赛事的转播及新闻发布等任务。发射部承担着江苏广电总台7套中、短波节目的发射任务,是安全播出的最后一道环节。此次“十运”期间的我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本台节目的安全播出,更关系到此次“十运会”转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