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组织的“全国重点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2002年9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召开。《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中国青年》等期刊社以及有关单位的社长、总编辑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教育期刊如何走品牌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国期刊业培育了日益肥沃的竞争土壤,提供了日益成熟的竞争机制,积聚了日益丰富的竞争经验,但市场经济活跃多变的天性仍然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由此而来的国外同业资本的加速登陆、国内社会资本的不断进入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期刊业的发展,使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那些深受读者喜爱、又没有行业垄断和行政保护的刊物如《读者》、《知音》、《女友》、《家庭》等文化生活类刊物率先凭借自己鲜明的特色、堪称精品的栏目和文章、准确的市场定位而成为期刊界的名牌,成为市场竞争目前阶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高居国内综合文化类期刊榜首,是中国社会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转载率最高、影视改编率最高、市场上最热销的期刊之一”的《知音》,自1997年始,开始不定期地举行“请您当‘主编’”活动。如1997年第10期的活动内容为:“一、本期《知音》中,您将奖励哪几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9,(1)
一、中国期刊和期刊市场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知音》的老总胡勋壁在一次高层期刊研讨会下说,《知音》的目标是月发行量上千万。对于想尽办法也难以从饱和的期刊市场上突围的众多期刊老总来说,这个数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个海口是否夸大了?1995年到199...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期刊联盟,我国期刊业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中国期刊业和全球期刊业向更加竞争、开放和相互合作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期刊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普遍存在受众面窄、发行量小、广告空间有限、经营乏善可陈等问题。显然,市场和经营问题已是摆在期刊面前的重大生存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社会科学方面没有像英国的《经济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没有像美国的《科学》那样的国际著名学刊。然而,一些国际性科技期刊近年来纷纷进军中国,《科学》、《自然》等大牌学术期刊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约稿力度。这说明我…  相似文献   

7.
以《家庭》和《知音》为代表、包括《婚姻与家庭》、《现代家庭》、《莫愁》、《妇女之友》等林林总总的传统女性期刊,由于侧重关照女性情感的慰藉,以及女性角色定位的指导,二三十年发展势头一直良好,在刊物森林里占有重要位置,像《家庭》和《知音》还能傲视国内期刊,稳居国内9000多种期刊发行量之前茅。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类期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自1995年始,一种不同于《纁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它们是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家庭》、《知音》这些文选文摘类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前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对手;相对于国外的同行,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我国的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又还显稚嫩;甚至于相对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本文所说的新闻类期…  相似文献   

9.
红尘 《编辑学刊》2007,(1):62-66
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具有集团化经营能力的期刊社,比如《读者》《知音》《时尚》等.而《时尚》杂志集团率先在中国实现的集团化、产业化经营策略,为中国的期刊杂志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参考与借鉴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出版领域,发行是重头戏。所有报刊无一例外地都想使发行量越来越多,但发行要靠报刊的品牌魅力来吸引读者,而不是靠摊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是以品牌的面貌出现的,品牌是用来识别、代表商品的名称和符号。期刊的品牌也是如此,它是期刊的办刊方针、理念、风格、特色、营销策划、整体形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期刊品牌的形成,表明期刊所从事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性劳动,得到了为数相当多的读者群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期刊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已有期刊9000余种,像《家庭》、《读者》、《知音》、《故事会》等已经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1.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期刊业的异军突起,已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一道崭新的风景线,而组成这道风景线的最主要最亮丽的部分是产生于80年代中期的一批完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满足广大广播电视受众需求的大文化类期刊,如《大众电视》、《中外电视》、《电视月刊》、《音像世界》等,还有以预告电视节目为主的生活服务类期刊,如《上海电视》周刊、《广东电视》周刊等。这两类期刊从创刊之日起就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群雄争霸”的中国期刊市场上,不仅牢牢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一支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劲旅。相形之下,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期刊以骄人的发行业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并且在中国传媒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这当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创办、曾经创下月发行量1003万册的文摘类期刊《读者》,以及月发行量超过450万份的情感故事类期制《知音》。  相似文献   

14.
刘源 《出版广角》2014,(15):70-71
中国原创漫画期刊从起步时期受到日本、美国等先进动漫国家的影响,一直到民族原创漫画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知音漫客》是我国首个中国原创漫画刊物,其刊行上的周刊式革新和成功地与创作者对接成为《知音漫客》成功的重要因素,使得《知音漫客》成为了中国原创漫画成功刊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中国期刊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莫过于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作为目标受众的时尚类杂志了。它们在编辑形式上力求新潮前卫,在印刷上极尽豪华精美,是广告商的“宠儿”。时尚类期刊的冲击的确不容小觑,但是它们读者定位较为狭窄,因而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不很大。倒是一些传统的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发挥了品牌优势,成为期刊界的强者,比如《读者》、《知音》、《家庭》、《故事会》等。这些期刊是读者公认的“品牌期刊”。期刊“品牌”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选取了《家庭》杂志为考察对象。《家庭》的品牌塑造——贵在一贯继承的…  相似文献   

16.
从期刊业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刊物的读者定位和市场细分、期刊进入市场的时机选择、销售渠道、定价、融资渠道和途径、期刊促销等方面 ,用《作文大王》案例来说明市场营销理论对中国期刊业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认为 ,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期刊业的实践运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罗柏林 《出版科学》1999,(3):58-58,47
市场调查目的:(1)期刊读者的购买习惯。(2)《知音》的忠实读者是哪些人?其特征是什么?(3)读者关于《知音》的价格等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市面上的报刊大体有四类,日、晚报类,时尚家庭生活类,儿童及文学刊物,还有像体育、证券、收藏、汽车、电脑等专业性刊物。其中家庭生活类报刊品种约占四分之一。市场无情,但仍有不少新生女性生活类报刊经受考验,走入女性读者手中。《家庭主妇报》、《知音》、《家庭》、《时尚》、《生命时报》都是代表。这些胜出者的生命力何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日,"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评选正式揭晓,《芭莎艺术》主编徐宁、《创业家》总编牛文文、《钱经》主编王东等期刊主编当选。2011年刚刚创刊的《芭莎艺术》执行主编徐宁作为唯一一位时尚类期刊主编荣登榜单。从本届"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评选结果来看,一  相似文献   

20.
吴锋 《今传媒》2007,(12):23-25
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湖北期刊业不仅在中部省份处于龙头老大地位,即使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也毫不逊色:湖北期刊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数列全国第二位;2003年期刊年印数上亿册的有八个省,湖北位列第二;湖北期刊平均印数25万册以上的期刊有7种,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有3种,《知音》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五;从创刊至今,《知音》人均创利达200万元,《爱情婚姻家庭》人均创利100万元,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