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晓芬 《学语文》2012,(6):61-62
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富于变化的,语言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为适应这种变化,也在不断地加以修订。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于2012年6月面世,它收录的成语词目及相关注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权威性和示范性,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将对高考语文有关字音、字形、成语等考点的考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字成语在字音、  相似文献   

2.
成语考释     
以下是人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因现有的各种工具书(包括最新出版的词典在内),对这些成语或者未经著录考明,或者考释不够恰当。故试作考释如下。〔惊涛骇浪〕骇,使人惊惧。指令人惊惧的大风浪。常比喻险恶的环境和遭遇。《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三次修订本)、甘肃师大中文系编《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内蒙古大学鲁歌、陆永俊、孙玉溱编《汉语常用成语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都收录了这条成语,并作了注释,但对达条成语的出处均未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成语。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参考《新华成语辞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对《论语》一书进行筛选,得到成语286条,并就成语类型、成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与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辽宁队能够在本赛季重返强势,韩德君、李晓旭、杨鸣和郭艾伦们是基础所在,哈德森为他们实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这是《体坛周报》总第2906期A02版《比分越冷,联赛越热》一文中的一句话。该句对"火上浇油"这一成语的使用,正确吗?我们先来看词典中的解释。刘占锋先生编著的《成语通检词典》(中华书局)对其释义为往燃烧的火上浇油。比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发展,语言也在发展变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以下同)为适应这种变化,也在不断修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刊印发行,将对高考语文字音、字形、词语的考查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我们仅就一些成语的变化对成语考查的影响进行分析。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媒体披露的同一天同一幢楼里发生的两起凶杀案,真是骇人听闻啊!B.在向地震和海啸受灾国提供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时,温家宝总理对使节们说:今天你们国家遭受了巨大灾难,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你们所经历的痛苦和面临的困难,深深牵挂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6.
李芬 《现代语文》2007,(7):114-115
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是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广泛使用的一部词典.无论是在词条的收录上还是在词语音、形、义的注解上,《现汉》一直都在跟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完善,2005年《现汉》第5版也已问世.对于《现汉》第5版中词条的增减以及词语的释义体系的优劣都有不少学者做过分析,对单字,双字词,三字词以及成语的研究更是成绩斐然,但对于五字词以及字数更多的多字词的研究却很少.所谓五字词即由五个字组成并定型的语言单位.既然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都追求语言的简明性,那么经过长期的简省选择仍然保留下来的多字词就更值得去研究.  相似文献   

7.
“双赢”是近年来广泛使用、流行的一个新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入了这个词,对该词的释义是:双方都能得益。《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也都收入了这个新词。这说明“双赢”一词已得到社会和语言专家的双向认可,稳稳地进入了汉语词汇的大家庭。但“双  相似文献   

8.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语出《左传·僖公四年》,今比喻事物之间相去甚远或毫不相干。然该成语的本义却历来众说纷纭。说法一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现代汉语辞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说法二风,雌雄相引诱。比喻两者全不相干。《(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法三风:牲畜雌雄相诱。马牛不相及:马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新编成语多用辞典》,金盾出版社2001年5月修订版)说法四《左传·僖公四年》:“(齐侯)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注》:“牛马风逸,…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成语“呼之欲出”是这样解释的:“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其他工具书的解释也大致相同。受词典释义的影响,某些省市的高考模拟卷便把下面两句话作为望文生义误用成语的例子:①我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又有新举措,“少年法庭”呼之欲出。②电视版《河东狮吼》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0.
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承袭了2002版所收录的犬部分方言词并作了调整。本丈从使用范围、补充价值、使用频率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方言词的调整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上古文言中,“莫”主要用作无定指代词。但这种意见,只反映在一些古代汉语语法著作中,而许多大型辞书中,如《辞源》、《辞海》都没有无定指代词“莫”的义项。中华书局影印的《中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中也没有。使用较广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在解释以“莫”字为开头的成语时,统统释“莫”为“不、不能”或“没有”。其实,无定指代词“莫”在文言中  相似文献   

12.
成语的新义     
史国城 《语文知识》2006,(10):24-24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成语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成语会慢慢地产生一些新的用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不少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作出了新的说明。我们在阅读中见到这些成语时.应该及时改变原来的认识.否则就很容易出错。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其三四句为“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欸乃”注为“ǎi nǎi,摇橹声”。过去“乃”字的读音常被人忽略,词典注音也不统一。我们的看法是应读“ǎi”,依据如下。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外研社和语文出版社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新华字典》(2004年版)都收“欸乃”词条,并注音为ǎi nǎi。《辞海》收词而未注音,在“乃”字条目下只收nǎi一个读音。古汉语学习的权威词典《辞源》却有一个不小的疏忽:“乃”字只收一个读音,而“欸乃”词目…  相似文献   

14.
张秋梅  曹炜 《文教资料》2007,(28):16-20
《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2002年增补本)对第三版(1996年修订本)词语释义的修订一共涉及512条义项。这一修订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情形:(1)释义表述的局部增补,共有71条;(2)释义表述的局部删减,共有64条;(3)释义表述的局部替换,共有211条;(4)释义表述的综合修订,共有53条;(5)因推荐词形的重新确定所引起的释义全面变换,共有30条;(6)义项的调整,共有83条。同时《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的修订中也存在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15.
"无时无刻"这个成语,许多辞书,尤其是成语词典一类的辞书几乎都收录,其解释也大同小异.试看: (1)《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1月第1版):[无时无刻]即每时每刻.指总是这样.梁斌《红旗谱》四:"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惹得她常说:‘"老头子,没良心!没良心!’" (2)《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无时无刻]时时刻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飧,却像掉下了一件甚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3)《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11月1版,12卷本)第7卷:[无时无刻]时时;不间断.  相似文献   

16.
李冲 《语文知识》2015,(5):36-38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于2014年推出了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6月版)。从2004年初版到去年第3版整10年,该词典以其特殊的规范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尤其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新出的第3版,除了对第2  相似文献   

17.
成语解释的基本要求应当是确切、明快、简练。下面我们找一些成语为例,把几本辞书的有关解释摘引下来,作些分析、比较,谈谈为了使释义确切、明决.简练所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笔者引用几本辞书某些成语条目的释文,是为了对成语的释义作些一般原则上的探讨,不是对某辞书的全面评价(况且,由于辞书的对象不同,编写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几部辞书是:《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汉语成语词  相似文献   

18.
张业梅 《现代语文》2007,(7):116-117
语文词典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时代的面貌,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部共时性词典,一是普通话语汇的真实记录.1960年版(以下简称60版)的《现汉》到2005年版(以下简称05版)的《现汉》相差了40多年,其间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看到05版《现汉》与60版《现汉》新增复词和新增释义方面的差别,本文就其中的"弹"到"唾"部分进行了比较,对其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潘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书上讲"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时用到了"坚忍不拔"这个词,而办公室的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说,书上错了,应该是"坚韧不拔"。笔者查找了许多资料,发现"坚忍不拔"与"坚韧不拔"这两个词语都存在。"坚忍"在《辞海》与《辞源》中都有收录。"坚韧"《辞海》(1989年版)中并未收录,《辞源》中也未曾见。《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修订第四版)只收录"坚忍不拔"。《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解释"坚韧不拔"时认为:"也作‘坚忍不拔’。"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新版”)对一些词语的释义作了改动,其中有几个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启用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语的解释都是“开始使用”,但是新版词典将举例中的“启用新秀”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