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翻译家严复倡导的“信、达、雅”的翻译准则,一直为我国翻译男所遵循。而真中的这个“唇”字尤为重要。“僵”菩,就事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内霍和思想,即在充分理解原文的是础上忠实的表达原文。“层”是译文质晏愿到保证的苗要条件,而理解只是“层”的第一要求。由此同见,理解对于翻译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真中,逻辑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造字用词中的逻辑问题词的翻译是最基础的一个翻译宰但。没有正确的词义选译,就谈不上一篇好的译文。因为在英汉两种语宫中.…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时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译文通顺。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所附译文中有些翻译片面强调“忠实”,过分直译甚至死译,致使译文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个别翻译没有准确表达出原文意思,有误译、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4.
翻译及其翻译标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跨文化互动的研究。“杰罗姆模式”主张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强调词与词的对应翻译;“贺拉斯模式”主张译文必须忠实于其“顾客”,强调协商是翻译过程的核心概念;“斯库勒马切尔模式”主张“异味”翻译,强调为读者保留原文风采。而一般翻译标准则强调“忠实”与“通顺”。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译文必须体现原文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内容和语言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译文还必须满足读者易于阅读理解和欣赏的需求,在其翻译技巧或方法的应用上不拘泥某一种固定模式,而要考虑到其变通性。  相似文献   

5.
英语翻译离不开正确的语言表达,表达得当,语言就自然、就通顺、就流畅、就能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办果表达不当,语句就不会流畅,就不会自然,读起来就不会上口,有的句子还会晦涩难懂,词不达意。有时候,有些句子虽然通顺,但却歪曲了原作的意思。所以,搞翻译一定要注重语言表达这一问题,使译文准确精炼,形象生动,使读者读起来好象阅读原文一样轻松自如。什么是语言的正确表达呢?正确表达就是指译文忠实地再现原文,就是指译文的“信”。要做到这个,就要对原文有一个透彻的理解,理解不对,译文就不会正确,…  相似文献   

6.
孙遥 《华章》2013,(12)
力冈翻译的作品语言质朴、清新,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细腻,但又不照搬原文字句,绝无生硬牵强,诘曲聱牙之处,忠实之中更见灵活,很多读者读过他的译文之后都觉得他的作品“文思贯通,感觉不到任何在翻译中丧失的东西,仿佛不是在读译著,而是在读地地道道的民族大师自己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艾景奇 《海外英语》2011,(3):134+141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总体来说,翻译要注重忠实和通顺。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所要传递的内容信息,也就是说,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意思不明的现象。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可以说,忠实是译文质量的基础,而通顺则是译文质量的保证。该文阐述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要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永佳 《海外英语》2020,(7):132-133
该文研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英译.通过研读和对照文选中英文版,发现:首先翻译富有口语特色和文化要义的政治话语时,译者应根据上下文意思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原作者的意思,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作者的立场、意心、语气;其次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立体的英文表达、欧化语言、句子结构重新搭建等,形象、利落、有效传达作者原意.没有对原文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正确的译文表达;有了正确的理解,没有正确的表达,译文也很难被读者理解.在理解和表达上,译者都要下功夫,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覃晓霞 《海外英语》2012,(15):144-145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英语中,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往往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因此,词义选择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翻译工作离不开理解与表达,理解是先决条件,表达建基于理解之上.有人会说:“词义有何难,查查词典不就行了吗?”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翻译中,我们要善于在许多不同的词义中选出最确切的词义,这是正确理解原文,确切忠实地用译文加以表达的一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1.
语言同文化相互依存,而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因此,文化差异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其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译文的成功与否。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即所谓“异化”与“归化”,针对不同的文化现象可采取各种归化和异化的处理方法,并从中总结出译者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才能真正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译文也就才会越完美。  相似文献   

12.
黄芳 《教师》2011,(10):122-122
一般性翻译,只要译文准确、通顺,大抵就说得过去了,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本文通过举例,谈谈如何在文学翻译中理解英语原文的字词,表达原文的韵味.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中有意"不忠"的顺应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中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6-120
传统译论认为译文应“忠实”或“等值”于原文,这种译论把翻译看作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纯粹的语际转化过程。但翻译实践表明许多成功的译文往往是不“忠实”或不“等值”于原文的。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来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要想实现成功的交际就必须顺应译语读者、译语伦理道德、译语文化语境、或译语情景语境等这些文本以外的因素,这些均是产生有意“不忠”的原因。因此,翻译中有意“不忠”有别于“胡译”、“乱译”,有其特定的语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增词法是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信即忠实,是合格翻译的第一大标准,但绝对忠实乃不可能之事,任何翻译都会与原文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译者需要发挥再创造。忠实是再创造的基础。“再”就表明翻译毕竞不是独立创作,原文本是翻译的出发点和基础。再创造是为了能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创造出美的文章,是实现忠实译文的手段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翻译中经常出现很多错误,时这些错误归纳分析,按照翻译的标准,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既忠实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又能使译文通顺易懂.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要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主要是靠翻译。翻译的好与不好,是至关重要的。翻译必须遵循翻译的原则,即翻译的标准。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直译与意译是人们都能接受的标准。下面简单谈谈这三个标准的关系问题。一、理解与表达理解与表达之于翻译,犹如两翼之于鸟雀,缺一不可。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要是解决原文的内容和译文的形式之间的矛盾。如果译者用译文的形式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就算达到了目的。曾经有个翻译工作者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并且是让别人理解。”…  相似文献   

18.
江宋奇 《初中生》2007,(3):34-35
文言文的翻译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雅”指译文要优美生动,有文采。“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而“雅”是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中译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文形式上进行创造性叛逆的翻译,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主体性的原则。接受环境是译者在翻译原文文本时所处的一个客观环境,对译者以及译文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影响。译者的译文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接受环境的烙印,这也是接受环境在翻译时发挥主体性的结果。因此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创造性叛逆是译者和接受环境两者发挥主体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专业英语翻译的特点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较多、专业知识较强、中西文化差异大,本文针对这些特点,通过对专业英语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字理解难、内容把握难、语言表达难等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如对长句、从句、原文语气、时态、语态的变化等如何正确处理,准确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译文认真审查校核,以防错译漏译,以求在专业英语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原文,用目的语忠实而通顺的再现原文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