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关”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2.
月亮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本从追溯月亮神话的起源入手,着重从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爱的不懈追求、对家乡的不尽思念和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化内涵,以期对人与自然、自然与学这一重大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唐诗因其包含大量的意象而著称。月亮意象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诗经常使用它们去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这些意象对于诗歌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唐诗中月亮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语法、句法和语义的层面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其对于诗歌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诗因其包含大量的意象而著称。月亮意象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诗经常使用它们去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这些意象对于诗歌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唐诗中月亮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语法、句法和语义的层面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其对于诗歌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月亮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本文瞩目这一意象,探讨了古代诗人怎样赋予月亮超越时空的人格力量,从月亮来体悟现实社会与自我人生,使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深富人的情感和艺术魅力,蕴含了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月亮意象。这既是文化审美传统的影响所致.也与当时文人的“乱世心态”有着密切关系。月亮意象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种美的形态。通过分析这一时期诗人对月亮意象的选择.我们进而探索月亮意象的多种美:残缺美、疏淡美、冷清美、和谐美以考察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代诗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教育业对古代诗歌的传扬主要表现在各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是古代诗歌的重要宣传载体,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传统知识,在学生的学习中体现了古代诗歌的价值。我国古代诗歌的数量众多,诗歌的题材和形式也多种多样。在众多的诗歌中,关于月亮的描写和引用一直是诗歌作者所钟情的意象,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不仅能给学生渲染一种优美的情景,还能够借助月亮抒发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月意象中表达女性象征的意义众多,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分析,探究月意象的女性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月亮意象深受诗人们青睐,在英汉古典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方咏月诗和一些含有月亮意象的诗行不胜枚举。通过对几首英汉古典咏月诗中月亮意象的解析,以求能更好地欣赏咏月诗歌,解释诗人们的恋月情结,以及中西方诗人在自然观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常以月亮为吟咏对象,借此表达特定的情感,"月"意象在古诗中具有典型意义,也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探析"月"意象的内蕴,有助于学生解读与月亮有关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极为动人,她见证了诗人凄美的爱情和坎坷的一生。义山诗的月亮意象能够独具魅力,其原因在于诗人不同凡俗的体悟与见解、意象组合的动人魅力和独特细腻的笔法与奇幻色彩。透过这一意象,我们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义山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自然意象在小说《觉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目前对《觉醒》的研究主要采用女性批评和精神分析法,但较少关注文中的自然意象。本文通过研究作品中对花、太阳、月亮等几种自然意象的描写及对主人公产生的作用来揭示自然意象对于主人公觉醒所产生的作用,同时挖掘它们对于故事衔接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诗歌中的各类意象是民族性展现的重要媒介,其中自然风物意象更加鲜明,独具特色:雄鹰是彝族的图腾崇拜,河流是温柔强韧的母亲,土地如同沉默坚强的父亲,火和太阳是光明和温暖的化身。运用各种或平凡或独特的自然意象,吉狄马加成功构建并向世人展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彝人王国,吸引人们去探访古老而神秘的彝族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白诗歌中,写月的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描写,可以从一个角度管窥李白文化心理。李白诗歌月亮意象反映了李白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超脱凡俗的理想追求和他的赤子真诚。李白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及女性比作尊贵华美的天上月,与之交流、相知;李白虽然大半生都在四处奔波,却以诗歌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依然超脱凡俗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里,明月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在李白心中,故乡和朋友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诗人对月亮意象的格外珍视,诗人也用月亮意象表达他对故乡的真诚眷念、对朋友的真诚思念。  相似文献   

14.
黄景仁诗歌中出现大量的月亮意象,月亮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渊源,仲则的月亮意象代表各种情感,本文试从他的人生遭际特别是亲人逝去的痛苦入手,解析仲则从月亮抒写中寻找精神家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樊忠慰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现在是昭通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诗奇诡空灵,清新飘逸,意境创设独具个性。其诗立足于平淡的生活并对之高度提炼,在诗集《绿太阳》序言中自称为炼丹的人,可见他对诗歌的提炼程度之深。本文将从其诗歌象征意象艺术,意象本质观和意象构建三个方面来解读诗集《绿太阳》中所表现出来的诗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月月亮,高挂苍穹,与太阳“轮流上岗”,为人类照明,真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与日光不同,月光皎洁而柔和,晴朗静谧的夜晚,月亮成为幽美的景观,给人美好的感受。因此,在古代诗歌中,月亮首先是一种“美”的意象:“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张爱玲在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月亮形象,特别是蓝月亮、残月及满月意象。诡异不详的蓝月亮、残月和太阳般的月亮意象展现了月亮诡异的一面,起到了反映人物心理、预示人的命运、营造悲凉境界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田媛媛 《海外英语》2016,(4):145-147
古今中外,在诗歌创作中自然意象频频出现,尤其易见于那些寻求灵魂的净土而选择远离尘嚣世俗的诗人作品当中。该文主要对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的两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运用的相似之处及其体现:1她们对自然的热爱;2她们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象征意义。3自然意象给她们的人生感悟;(2)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运用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ⅰ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致使两位诗人对灵魂净土的进行不同诠释;ⅱ不同的自然意象的选择造就不同的意境和感想。该文通过对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的异同之处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说明有着不同背景和价值观念的诗人会对自然意象有着相似的情感态度,而即使是同样热爱自然意也会在诗中造就不同的意境和感想。  相似文献   

19.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生态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我们把文学放归大自然,借助文学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本文选取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主要论述其自然意象,通过她的自然意象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其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诗歌创作过程就是诗人寻找客观意象、建构意象语言,从而使其主观情感能够生动形象表达出来的过程。明代文学家陈霆的诗歌在融化无迹的用典与化用经史诗文的艺术手法中呈现出纯朴自然、起承转合的风格,尤其是在诗歌意象的选择和安排上富有特色,即意象丰富唯美、自然中蕴含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