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2.
《爱弥儿》中苏菲和爱弥儿的爱情故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卢梭的爱情教育观,他的爱情教育观有着坚实的政治、社会、哲学、文学基础。卢梭设计了爱弥儿和苏菲之间浪漫而完美的爱情,并从道德、情感、审美、两性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剖析,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引导当代大学生远离功利的爱情观、阳光正确地对待爱情中的两性差异同时力求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引导机制,树立多元关怀下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3.
李芳芳 《现代教育》2012,(11):124-124
《爱弥儿》又称《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教育论者卢梭的代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顺着作者的论述,在自然教育氛围中长大的爱弥儿应该是卢梭思想的结晶,但是《爱弥儿》一书中卢梭精心培养的爱弥儿最后却以堕落结局令人颇有些费解。通过研读卢梭的《爱弥儿》以及其它相关著作,可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琼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118-120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爱弥儿》又称《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教育论者卢梭的代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顺着作者的论述,在自然教育氛围中长大的爱弥儿应该是卢梭思想的结晶,但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卢梭《爱弥儿》一书中关于贫富阶级受教育的权利、男女的地位、爱弥儿和父母以及和爱人之间的关系、爱弥儿受教育的环境及进程的诠释,说明了卢梭平等自由的思想在其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存在一定的出入,折射出卢梭教育思想中也存在着不平等和不自由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与《忏悔录》类似,《爱弥儿》同样是卢梭本人的一幅自画像。爱弥儿作为一个卢梭想象出来的教育样板,其并不是一个透明的灵魂意象,而是隐藏着大量不容易被发现的幽暗底层。在爱弥儿身上,卢梭有意构造出各种叙事结构,以实现一种既真实又虚构的想象性演练。无论是爱弥儿与卢梭之间表层与潜在的复调关系,亦或卢梭与爱弥儿之间真诚与反叛的变形结构,还是两人之间基于恋母情结与造父意图的政治性血缘,这些都反复提醒我们在研究《爱弥儿》的一开始,不能忽视卢梭自身的人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爱弥儿既是卢梭的学生,也是卢梭的孩子,更是卢梭本人的颠倒。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爱弥儿式卢梭与卢梭式爱弥儿的混合意象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捕捉卢梭的教育意图以及整部《爱弥儿》中各种隐遁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让雅克·卢梭的《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起被誉为——即使所有的教育著作都被毁,教育园地也能因它们而芬芳的传世名作。全书共五卷,其中第五卷以"苏菲或女人"为主题专门论述了他的女子教育观。与其先进的教育思想相反,卢梭在女子教育问题上带有很强的保守性,与其教育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借女主人公苏菲对女性教育这一时代重要议题的相关思想进行了阐述。纵观该部分内容,他在女性教育权、教育规律、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先进性和超越性的观点,为后期女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然而在教育目的和性别教育差异方面他却存在带有时代色彩和阶级特征的局限性。这些超越和局限对我国女性教育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在近五百年的西方文学史中,产生了一大批教育哲理小说。这些小说往往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发展历程,来表达作者的教育理念。其中有不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对情感教育进行了诠释和探讨。《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教育小说的代表作。它记述了主人公爱弥儿和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从而提出了先进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卢梭特别强调在12~15岁的少年期和15~20岁的青年期,须抓住他们“劳动,教导和勤学”、“激动和真情”的特点,以知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主,培养他们善良的情感、良好的意志,使他们养成正…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爱情教育观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书信体小说《爱弥儿》及《新爱洛伊斯》中,包涵了道德教育、性别差异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自然教育,对当代仍具有教育启示意义,应对这些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并合理扬弃。  相似文献   

13.
<正>《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著作,书中汇集了卢梭对教育的主要观念。在这本书中,卢梭以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家庭教师与爱弥儿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达到了启迪大众的教育作用。爱弥儿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在爱弥儿身上综合凝聚了多数儿童的影子,从爱弥儿受教育的经历可以看到儿童在经历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映射。  相似文献   

14.
顾燕 《教育文汇》2010,(9):47-48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本值得揣摩的书。《爱弥儿》构思奇巧,通过叙述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提出应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系统地阐述了卢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卢梭从自然哲学观点出发,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阐述其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在本书中,卢梭的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对现今的教育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君进 《中学教育》2019,16(3):14-24
《爱弥儿》不只是一部教育论著,更是一部政治论著。《爱弥儿》一书的最大政治性特征就在于,卢梭试图将爱弥儿培养成一位立法者。由于卢梭旨在让爱弥儿成为公民群体中那个最为特殊的立法者,这使得在爱弥儿身上发生的教育自始至终都带着强烈的政治性倾向。而这个作为立法者的爱弥儿形象,最终得以人格化和现实化,成为了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领袖罗伯斯庇尔。面对这样一种书斋之外的卢梭思想效应,除了要认清爱弥儿式教育具有极端放大教育政治功能的潜在危险,更是要看到其本质上是一种反民主性质的精英教育学。为此,现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民主情境的制度教育学,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卢梭式爱弥儿教育的内在超越,以推动现代教育的合理发展和稳健转型。  相似文献   

17.
《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爱弥儿》的教育意图 1762年,在相继发表两篇早期论文之后,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卢梭多次强调《爱弥儿》在自己全部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在致友人马勒塞尔伯的信中,卢梭提到,"我的全部精神智慧分散于前两篇论文和《论教育》(即《爱弥儿》)中,三部著作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整体"….卢梭的这个说法一方面表明了《爱弥儿》的核心意义,同时也表明,由于注重写作技艺的卢梭有意对全部的"精神智慧"加以分别表述,那么,把握《爱弥儿》的思想意图绝非易事.努力把握两篇早期论文的思想意旨并由此溯源至卢梭的整体意图,自然构成了理解《爱弥儿》的先行要求.然而,从《论科学与艺术》最初的批评者开始,对卢梭意图的把握已经成为进入卢梭思想门径的首要难题[2].  相似文献   

18.
从卢梭《爱弥儿》中审视生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教育巨著《爱弥儿》从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出发,对爱弥儿进行一切与生存有关的教育.生存教育成为《爱弥儿》一书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本文从对卢梭《爱弥儿》中的生存教育思想的分析入手,审视我国生存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使人受益匪浅,但凡事物均有双面性,卢梭不是现代教育的践行者,他的《爱弥儿》更不能穿越时空成为现代教育的模板。《爱弥儿》中许多的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有些思想存在超现实倾向,过分美化的教育思想无益于教学的改善,本文分析了卢梭《爱弥儿》中教育思想的非现实特性,指出盲目追求会对当前教育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最终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20.
《爱弥儿》作为时代的一种"强音",不仅给当时的法国及欧洲指明了方向,同时赋予当今时代深刻的教育意蕴。通过对卢梭《爱弥儿》原著的解析,阐释其重要地位及作用。在卢梭人性发展论下探讨教育的方向性,为当今教育理想的迷失及教师方向的迷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