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历史和我们海外的胡平和大陆的王康是同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我后来不断引用了这个说法。历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你可以想象西方民族是一个理念的民族,犹太人是一个信仰的民族,印度人是一个出世的民族,  相似文献   

2.
中华精神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国拥有博大的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更要了解我们的中华精神。只有了解我们5000年延续不绝的历史文化,才能使每一位青少年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让14亿人更好地凝聚在一起。一、燃起青少年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相似文献   

3.
邹静宇 《中学教育》2007,(12):16-18
俗话说:"小孩子盼过年。"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节日都是一张最清晰的快乐底片。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来源,或源于宗教活动,或源于祖先的农业生产活动,或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伟人,这些都打着民族的深刻烙印,与民族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欢度这些传统节日,会激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而每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即民族素质现代化。在构成民族文化素质的各要素中,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活跃、最富于能动作用的因素。培养和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民族文化素质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传统伦理道德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起了决定性作用,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工具意义或功能意义,为我们社会文明提供了可靠的心理和理论保证。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重要的历史前提和出发点,但这个起点或基础不是简单的“复印”和照搬,而是一种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儒学校园"之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儒学思想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该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文化长期熏陶、培育、凝结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和表现。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培育的结果,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一般言,儒、释、道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但尤以儒家思想文化最能代表和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精神之形成,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也最大。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概而言之有家国一体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冷印 《教育艺术》2008,(6):50-5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礼仪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始终维持着一个统一、和谐、发展的局面。而维系中华民族统一、自立、自强进取的精神支柱,支持中华民族连续发展,绵延不绝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乃是这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13,(6):42-43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2005,(15):4-15
在这里,我们将再次翻开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空前壮烈的一页。日本的侵华战争,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那段苦难岁月里,民族灾难深重到了极点,中华民族的浴血反抗也悲壮到了顶点。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历史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伟力。60年来,这段已融入民族记忆的历史,在不断强化着我们的忧患意识。也不断强化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动力。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世世代代永远铭记那个年代,本着明史知耻、明史知理、明史知责的自觉,我们编辑部奉献给大家这期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勿忘历史。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必定会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历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童姗 《华章》2012,(25)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本文谈谈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音乐艺术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精华,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5.
商宗伟 《中国德育》2005,(9):24-24,29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精神,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这种精神。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及其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伦理道德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 ,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间的融合 ,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 ,对我们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 ,都曾起过十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中国文化与民族伦理道德紧密结合 ,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持久魅力。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伟大复兴的时候 ,探讨中国民族伦理道德的特征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相似文献   

19.
冯朴 《中学教育》2003,(12):34-35,11
培养民族精神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是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她称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溶解在人的血液里,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支撑,那么,就可以认定她是下一个要灭亡的民族。哪一个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和公正的美德,她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同目标。孙中山先生及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过深刻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3次历史性的巨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以及党的队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