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书育人”是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重视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提法也是“教书育人”,并要求把“教书”与“育人”统一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里,这种观念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进行思想教育,把育人局限于德育,这是对教书育人的偏颇理解。我认为:教书育人并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其正确的含义应该是通过教书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换句话说,教书是为育人服务的,即通过教书的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文即是对这个观念的一个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我从事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已40多年了。通过学习有关研究生教育的资料和自己教学的切身体会,深知教书育人的重要性。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学校、系(所)和指导教师必须上下一致,互相配合。这好比打篮球,我们指导教师要搞“人盯人”,研究生处和系要“打联防”,各尽其能,各尽其职,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指导教师,搞好教书育人是责无旁贷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重在育人,不育人书也教不好,两者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目的和宗旨。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呢?以下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业务教学优势,做好育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难,这是大部分老师的共同体会,但相比育人来说,育人更难。从终极目的来看,“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指向。能教书不会育人,极大部分教师都处于这个层次。把满座的学生都转换成分数,用分数来定“优生”、“差生”。教师自己也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成绩,为能教出高分而沾沾自喜。会教书又会育人的教师属凤毛麟角了,占的比例不高。育人的人是把学生当“人”看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分数。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种提法,鲜明地表露了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要服从育人的目标,也是育人大目标中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原则,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处理好“文道关系”。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这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一个传统。古人尚且注意文道结合,教书育人,何况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教育,更要在教书育人上舍得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选的语文课文思想内容好,符合思想教育要求,有助于学生增强  相似文献   

6.
去年五月二日,李鹏同志在中国教育工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大会提出的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并建议“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制订相应的规定,使教书育人成为评估学校、评估教师、表彰先进、晋级评职的重要依据”。我们全体教师要提高对“教书育人”的认识,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出贡献。“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又必须依靠教书。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教书育人”也就是《教育学》中所说的“教学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全部教学活动的一个行动口号。现在倍加强调“教书育人”,是因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只“教书”而忽视“育人”,或者将“教书”与“育人”分家的现象。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因为“教书育人”这个词组未能表述清自身所蕴含的意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适应这一要求,历史教学中,就要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技能为目标,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那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区别如何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一、在教学任务上──从教书到教书育人的区别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以灌输式或划题式的方法来落实历史教学目标,单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讲教书育人,教书即传授知识,育人即思想教育。因此,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广大教师更主动、更具创造性、更能发挥能动作用,即教师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主导。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认为要搞好素质教育,化学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把化学教学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育人,但仅仅是育人的一部分。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善于授业,而且要善于“传道”、“解惑”,也就是要善于向学生传授做人的…  相似文献   

11.
育人教书     
教书育人,我们历来把它看成教育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教育的两个目标。简单地说,教书即教学,育人即教育,前者指知识智力、文化学习,后者指品德培养、做人。我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一提教育就想到教书育人,清楚地意识到两个不同的层次和目标。但是,我们一直没有进入方法论层次,来审视这个古老的教育命题的另一层含义,把育人看作教书的根本方法,简言之,育人教书。育人教书的实质,就是改变以前灌输给学生知识,让学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教书”当做“从教”的同义词,教的对象虽是学生,教的内容却是书。作为职业,“教书”自然偏重内容而偏轻对象。后来提出“教书育人”,指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教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我们现在想给“教人”一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即“以人教之”。人是指教师自己。我们认为,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不是书,而是教师自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教师的职责是开发学生智力、铸造学生灵魂、增加学生体魄,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教育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即不仅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教书,更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育人;不仅用自己丰富的学识传授人类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高职教师不仅肩负着教授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任务,同时也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从育人出发,通过教书和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教书中育人,将育人渗透于教书中.高职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向度就在于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会做人"作为教学育人的自觉担当;知行并进,使学生在获取技能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强调德高为范,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蔡元培早在本世纪初即提出:“国民教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人格为根本方针.“前苏联伟大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忙于教书,却忽略了育人.导致了教书与育人的脱节,造就了畸形人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高等学校对“教书育人”习惯上是这样理解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教好书(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培养人(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割开来,于是便有“某某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荒唐指责。再加上每年评选“教节育人”先进集体和先进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是教师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书”又要注重“育人”,“教书”就是向学生“传业、授道、解惑”,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8.
“天平”意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如果将教师 看作一架托盘天平,那么,教书和育人则是分放在两个托盘中的砝码。要使天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五育并举,教书和育人并重,素质教育的实施才不会偏离轨道。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也正说明了这一问题。有人说:“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唯勤耕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爱岗敬业爱生是自身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内化…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这句话非常明确,它指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不是目的,育人才是目的,育人是教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育人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我们这个开放和改革的时代,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强调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及其培养。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是创造型的、开拓型的,具有现代化科学知识的,富有社会主义理想和道德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力量。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和育人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教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从教书的角度来说,教师是“经师”,从育人的角度说,教师则是“人师”。 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以自己的博学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