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界》2007,(9)
清代青花瓷器,以康熙朝中期青花瓷为顶峰,在中国青花瓷史上也久负盛名。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以其青翠艳丽的色泽、新颖多样的器型和著名的"青花五彩"而独步瓷史。特别是绘制戏曲故事和表现《三国演义》、《水浒》等军事题材的"刀马人"战争场面图纹和绘制笔触工整细腻、意境悠远  相似文献   

2.
康熙青花瓷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短暂萧条后迅速崛起,烧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器型和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青花瓷器精品。康熙青花瓷器,色泽青翠艳丽,绘画优美精湛,器型赏心悦目,令世人所瞩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7,(9)
青花瓷器,是我国富有民族传统和艺术特色的优秀产品。由于青花瓷器具有色调明快、纹样生动和历久不变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成功,在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多处窑场中,能代表制瓷水平的是景德镇窑。安徽省出土的"青花花卉执壶"和"青花菱花口盘",都是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4.
高雪 《收藏》2015,(1):48-56
明代,青花瓷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主要产品,工艺已非常成熟,可以说明代是青花的明代。明代青花瓷器在元代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当时瓷业生产的主流。明代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是青花料有很大变化,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使用进口苏泥勃青(又称苏麻离青)料,色浓重、绚丽、鲜艳;中期以成化为代表,使用国产平等青料,色泽淡雅幽静;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使用的是回青料,色彩蓝中泛紫。  相似文献   

5.
楼刚 《收藏》2010,(4):41-43
这是一件清代外销青花瓷盘(图1),花瓣口外翻成板沿,深腹,圈足,施亮青釉,釉层坚致细腻,略带鸭蛋青色。瓷盘内外以青花绘画,板沿部分锦地开窗,间绘花卉和仕女,盘心绘仕女,为“昭君出塞”图,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双圈六字款,是典型的康熙晚期出口欧洲的瓷器,购于瑞典。  相似文献   

6.
王蔚华 《收藏界》2013,(2):47-51
青花瓷器自烧制成功,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青翠欲滴,幽静雅致,清新明亮,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被誉为瓷器中的明珠,不仅中国人喜爱它,在国外也同样受欢迎,并以使用中国瓷器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青花瓷是外销瓷中的畅销产品,现将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的外销青花瓷器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1,(8):13
青花,极雅的名字。承载着中国艺术品的气质和灵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它不含任何"舶来"元素,似"丹青"、似"梨园"、似"诗经"……瓷器(CHINA)代表中国,青花代表瓷器。大凡国礼、天价瓷无不出自青花瓷。青花属釉下彩,经高温还原氧化钴图案一次烧成,烧成后呈蓝色。之所以收藏界较少经典的青花瓷就是因为其烧制过程中变数极大,一窑出来仅有几件青花发色纯正,大多为废品。矾红是传统官窑中的釉上彩,属皇帝御用色。青花矾红瓷器须两次窑烧,成品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8.
日前,我到朋友关先生家品茶小叙。由于我俩都喜欢收藏,共同语言自然不少,聊起元青花瓷器,关先生拿出两件家藏多年的元青花瓷让我观赏。喜欢青花瓷器的人一般都知道,鉴别青花的要点是“一看青,二看画”。从这两个环节观察,我感觉,摆在面前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  相似文献   

10.
常军 《收藏界》2011,(11):66-69
文人雅士是占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是具有文德和才情寓嘴,品格高尚的·娄人。他们的事迹和身影不仅在史书中名留千古,而且任生活上用器中也留有他们的身影,例如在青花瓷上绘有文人雅士的作品就比比皆是,以下列举数例,与读者共赏。青花“十八学士图”棒槌瓶(图1)造型端庄高大,为康熙时新创烧的瓷器造型,闲形似棒槌而得名。瓶腹部以青牦绘十八学士图,  相似文献   

11.
宋代以来景德镇的瓷器以青白釉刻、印、捏塑、点褐彩等装饰为主。元代中后期景德镇陶工们真正掌握了用钴料在瓷胎上进行彩绘,成功地创烧了青花瓷,从此翻开了彩绘装饰瓷器的辉煌一页。元代延祐时期的青花瓷烧成后青花呈蓝褐色。九江博物馆藏缠枝牡丹纹塔式盖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搜寻中国象棋古棋具中,偶然结识陶瓷研究家浙江陈先生,陈先生家藏一副元代青花、釉里红棋子(蓝方青花、红方釉里红,全副完整,见照片1)。经我们共同研究认为该棋子在国内乃是首例,对于研究元代象棋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说一说元代青花瓷。众所周知,元代青花研究的奠基人是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助理波普先生(JOHN ALEXANDER POPE)。 1952年,他发表的《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把传世的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中的14世纪青花(即元青花)辨认了出来,从此元…  相似文献   

13.
陈锦 《收藏界》2015,(3):51-53
上海的朋友沈先生打电话来,邀请我欣赏他新近收藏的两件康熙青花五彩罐,并发来照片。沈君收藏瓷器二十余年,过手的瓷器无数,收藏亦精而美,为何会单单邀请我去看这两件看似寻常的瓷器呢?这两个青花五彩罐引起了我的好奇。青花五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品种。它的烧造工艺较为复杂,先于坯上用青花料描绘出一定的纹样,上釉后入窑以1300度以上高温烧造。再以红、黄、绿、紫、赭等色彩描绘到已烧  相似文献   

14.
刘叶枝 《收藏》2013,(5):84-90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瓷画装饰艺术受当时文人画风的影响,瓷绘以写意为多,风格豪放、潇洒,笔意酣畅纯熟,体现了文人的审美趣味。而呈色既淡雅又浓重的青花钴料为实现这种文人趣味和笔墨韵味创造了极佳的物质条件。这种文人审美趣味在明代瓷绘中的人物纹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人物纹饰亦特别丰富多样。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不少青花人物纹瓷器,在此精选几件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15.
刘叶枝 《收藏》2013,(9):84-90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瓷画装饰艺术受当时文人画风的影响,瓷绘以写意为多,风格豪放、潇洒,笔意酣畅纯熟,体现了文人的审美趣味。而呈色既淡雅又浓重的青花钴料为实现这种文人趣味和笔墨韵味创造了极佳的物质条件。这种文人审美趣味在明代瓷绘中的人物纹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人物纹饰亦特别丰富多样。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不少青花人物纹瓷器,在此精选几件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16.
张潘豪 《收藏界》2011,(8):58-59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度左右的温度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钴料在釉下呈现出蓝色,习惯上被称为"青花"。  相似文献   

17.
熊振东  金国庆 《收藏》2006,(6):70-78
文西省高安市博物馆现藏元代青花瓷器共19件,其中18件为1980年江西第二电机厂窑藏出土(窑藏出土19件,其中一件青花蕉叶纹觚于1990年调拨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国家博物馆),另一件为20世纪80年代从外地征集。此19件青花瓷器囊括了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的所有类型,即延祐型、至正型、筒笔型(图1-3),为系统研究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彭佳  徐小林 《收藏》2009,(3):76-79
以往我们习惯上将明末清初景德镇出产瓷器看作青花发色灰暗、瓷质粗糙的制品,认为天启朝瓷器与万历的风格接近,顺冶的与康熙的相似,而崇祯一朝瓷器面貌介于天启和顺治之间,没有自身的艺术风格,因而忽略了一批青花发色青翠亮丽、质量上乘的民窑瓷的存在。实际上,大批风格独特的明末清初精品瓷器经过研究者的鉴别、类比,已获得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19.
雨岚 《收藏界》2012,(3):61-62
素肌玉骨、沉静典雅的青花瓷器自从元代成熟以来,就广受中外消费者的欢迎,而将青花装饰工艺与其他釉下或釉上装饰方法结合一体也一直是制瓷工匠们探索的内容之一,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与青花有关的瓷器品种。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收藏界》2008,(7)
自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拍出2.3亿元的高价以来,青花瓷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关注。与此同时,有关青花瓷的书籍大量出版面市。为使读者能买到既通俗易懂,又图文并茂的好书,现推介两本近期出版的有关青花瓷器的图书《明瓷聚真——山西民间藏瓷精粹》、《青花写意》,并刊登张浦生、杨静荣、高阿申、宋北杉等专家、收藏家的推荐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