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调整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中小学布局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促进作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社区建设的支持作用。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顺应农村社区建设这个社会背景,与农村社区建设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2.
调整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中小学布局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促进作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社区建设的支持作用。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顺应农村社区建设这个社会背景,与农村社区建设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旨在推广学习型组织概念,改革农村办学和教学观念,利用“活知识信息中心”的培训平台,促进农村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学校教育素质,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的建设为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等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在西北农村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由此拉开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序幕,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于是在全国广泛展开。如今已十余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着因盲目“撤点并校”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12年11月17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从数据上直观显示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广泛议论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当今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真实动态,厘清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预期政策目标及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最后对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未来走势作了一些谨慎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受经济发展影响,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中小学面临新的布局调整方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布局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要采取适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我们需要确立复杂性思维和合理的理念,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布局调整要有科学依据,而且政府要联合全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学校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
侯文华  黄静 《考试周刊》2013,(13):166-167
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加强校车安全体制建设的重视,反恩我国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弊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布局调整中学校数量的锐减带来了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安全问题凸显、上学费用剧增等问题。目前布局调整已停止,作者认为应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恢复或重建学校.以促使学校布局调整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我省农村中小学实施新一轮布局调整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引起注意。文章提出要把布局调整重心转到后续建设上,并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提出把握的原则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远程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它应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加强社区教育以及提供信息服务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选择。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选择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思路,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开办"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调整力度逐渐加大。但由于在撤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国家在2012年又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通过对周口市M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现状的调查发现:学校总数和学生人数呈现减少趋势;县城与乡镇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分别呈现增加与减少趋势;公办与民办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分别呈现减少与增加趋势。研究认为,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已基本结束并且比较合适,农村小学仍然存在学校数量较多、学生人数较少、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压力较大等问题。为更加有效地规范和推进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规范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师队伍,合理调配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规模调整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有了一定提高。但实地调研表明,布局调整后各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约了新形势下农村地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科学规划布局结构,适当保留"教学点",建立农村中小学生布局调整资金保障体系,以确实保证调整后的学校条件有所改善,同时,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以切实化解布局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一个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的田野调查发现: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2.经过10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关注教育效益追求中的价值取向,切实保证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优质教育,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特色学校建设不能忽视文化的视角。"农村"概念的窄化、农村学校与农村文化的断裂以及撤点并校等政策导致农村特色学校建设失去文化之根。只有重新"发现"农村社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才能突破现有困境,从而扎下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之根,探寻出一条更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汪明 《教育研究》2012,(7):87-91,109
农村中小学布局,既要兼顾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又要立足县、乡、村的不同特点,确保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的合理并存。"整体规划"和"有序调整"农村中小学的数量与规模,是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基本途径。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办学重心逐级上移、学校规模日趋膨胀、班级人数持续增加等情况需要关注。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还要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护与扶持小规模学校、正确认识和看待民办学校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分析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葛九中和希望小学的调查分析,发现情感关怀的缺失性、寄宿生活的双面性、同伴交往的"区域性"以及学校周边状况的复杂性等,成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面临的主要困境。回归农村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学校布局调整对策为:多渠道"缩进"家校距离,切实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开展净化校园文化工程,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7.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