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学术带头人为领军人物的科研团队是制约和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处于组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变异期四个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研团队,分别通过选择机制、学习机制、研发机制和更新机制作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过程,推动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跟踪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2.
麦克斯韦不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作为第一任卡文迪什实验物理学教授兼实验室主任,他高瞻远瞩地确立的实验室发展的宗旨与方针,奠定了英国实验物理的研究传统与学风基础;他编辑出版的卡文迪什的科学论文集,为研究卡文迪什的科学思想提供了依据;他培养出的第一代实验物理人才,为英国物理学振兴构筑起了平台。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观、知识观和能力观为基础,构建触发因素→技术搜寻→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量化触发因素、技术搜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和仿真模拟发现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演机制,在环境动荡性与创新意愿两大动因作用下,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共演过程有交互式和非线性特征;伴随自主创新能力从基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和新兴经验技术搜寻的作用逐渐增大,而成熟技术搜寻作用不断降低;环境动荡性对自主创新能力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意愿对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隶属度分析法与秩和检验法对回收的371份体制性影响因素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体制性影响因素中,依托单位的具体管理、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技部的宏观管理、国内创新环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增;对具体的影响因素依据隶属度进行了筛选和排序,探讨了这些因素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与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实验室在我国是新生事物,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框架中的核心部分,代表国家在相关领域科技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水平。文中在阐明美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论述了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国家实验室构成的三要素,提出体制机制模式构建的五项原则,着重研究了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合同管理制、主任负责制、聘任制与聘期制、开放与流动、创新团队建设、绩效考核与评估、竞争与激励、合作与联合、资源和信息共享、产学研合作等,以期对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国防科技系统和武器装备研发自主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础性强、服务国防科技等特点,采取特色管理和目标管理并重的科学管理方式,通过制定特殊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领军人物作用,注重与外部和依托单位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实验室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构建计量模型,使用江西省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120 4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显著,即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江西自主创新能力;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0.090 7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助于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但短期内促进作用较小。为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提出对策建议: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市场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完善产学研长效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着力创新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发展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的中介与专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8.
洪勇  李英敏 《科学学研究》2012,30(3):449-457
 从自主创新意愿与自主创新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自主创新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自主创新政策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路径模型。分别从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与自主创新行为优化两方面研究了自主创新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指出在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创新动力激发与创新资源供给;而在自主创新行为的优化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为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升级能力增强。最后,基于政策传导机制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的“内容-功能”匹配关系,并提出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搜寻行为进行细分,有助于企业寻求适配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阶段的技术搜寻策略.以系统观、知识观和能力观为基础构建"触发因素→技术搜寻→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发现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演机制:(1)在环境动荡性与创新意愿两大动因作用下,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共演过程具有交互式和非线性特征;(2)伴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基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和新兴经验技术搜寻的作用逐渐增大,而成熟技术搜寻作用不断降低;(3)环境动荡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意愿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根据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阶段匹配相应技术搜寻策略,在技术搜寻过程中加强知识积累,注意自身内部调整与外部环境平衡,以及制定实施积极的创新意愿引导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内化机制和保障机制;继而提出面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由认知阶段、搜寻阶段、传递阶段、吸收阶段、创新阶段和反馈阶段构成,并构建了过程—因素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案例分析,说明本文主要结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基础。当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推进时,包括4个重要方面,即发展战略导向、创新发展组织、创新资本投入和创新发展整体性推进。中国创新发展在以上4个方面均表现出国家主导的特征:在战略选择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制定了以扩大出口为导向的大国战略和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强国战略;创新组织上,中国发展起了国家战略导向的垂直整合组织方式,以及以高新区为主的环境支撑型创新组织方式;创新资本投入上,形成了中央财政投资项目制、地方政府以投融资平台进行投资的方式,以及各种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模式;在国家创新的整体推进上,中国已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升级为新型城市化与发展创新性经济互相促进的阶段。以上4个方面形成了中国创新发展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组织创新方面的研究,组织文化已是管理创新领域新的研究内容。如何通过优化组织文化来提高组织创新水平,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为深入研究组织文化对组织创新作用的机理,首先使用文献梳理法,分析组织文化和组织创新相关研究文献,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并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组织文化对组织创新作用机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研究结论: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组织文化中的创新价值观、创新激励制度以及创新行为模式均对企业的组织创新活动有着不同程度正向作用。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开展组织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组织文化的重要作用,并要对企业员工的创新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对企业创新行为模式的重视程度可居其次,最后为企业的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其创新模式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性相配套的产业政策。文章首先在区域创新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将创新系统与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区域创新系统作为连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政策的纽带,以期得到适合产业发展的、与区域创新系统相配套的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4.
引入创新协同思维,在构建经济制度、技术创新与清廉政府建设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采用我国2000-2012年数据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清廉政府建设与经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耦合度不高,经济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依然处于低端水平。为此,提出构建基于经济制度与技术创新协同的清廉政府建设体系思路,以推动其实现长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与企业效率:基于上市公司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伟峰  鲁桐 《软科学》2010,24(1):93-96,104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及独立董事激励制度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企业的效率提高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独立董事的津贴对企业效率的提高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增加独立董事的津贴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婉娟  危怀安 《科研管理》2018,39(1):143-152
甄别并测量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部创新网络的特征变量,对112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开了问卷调查,构建了内部创新网络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模型,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证实了内部创新网络的四个特征变量对协同创新能力有独立的显著正向作用,各特征变量的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共同愿景、内部要素参与度、内部非正式关系和内部要素协同度,进而理清了内部创新网络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7.
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是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增长,进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将要素错配和自主创新引入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提出了要素错配如何通过影响自主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间接作用机制。继而,采用2007-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城市经济社会数据和微观土地出让数据进行经验探究,综合考察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和土地错配等多维度要素错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自主创新直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资本错配还会通过抑制自主创新,间接阻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从多维度要素错配角度明确地指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之源。因此,系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加快制造业TFP提升步伐,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创新源的生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习性、资源配置格局、规制务件和环境氛围,是诱致工业实验室发生区域转移的根本原因。人是实践着的能动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决定着创新源的生长及其变迁。文化环境不仅影响行为主体实施创新的选择方向,而且作为一种既定的前提性因素影响主体的行为方式、科技资源配置格局以及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任何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承栽量”,并非所有的环境都有利于创新,但是,环境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因此,培育创新源成长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源生长的社会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9.
以2006~2015年的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将样本公司进行生命周期划分,考察成长期与衰退期企业的董监高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推动作用;在企业衰退期,董监高薪酬与高管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推动作用;在企业成长期,仅有董监高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作用.无论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没有积极作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设置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起阻碍作用;独立董事比例则对技术创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企业知识有效配置决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知识链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效用的研究,构建以组织学习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提升内在机制和以知识产品价值形成为支持的外在机制.进一步通过知识链优化,探索实现从模仿创新、应用创新、到集成创新的基本路径,并进行了包括知识转移、知识联盟和知识补偿等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