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文运用支系分类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通过寻找共近裔性状、祖裔关系、祖裔系列转换特征(共祖近度)、内、外群比较等重建了反映异长足虻亚科Diaphorinae的自然演化历史及其分类系统:2族、2亚族、4个属群,5个属亚群和14个属。文中含该亚科的系统发育树及根据系统发育特征建立的分族、亚族、属群、属亚群和属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7年和1988年对安徽虻的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经鉴定得出安徽虻类33种,其中原虻属16种,黄虻属5种斑虻属6种,麻虻属6种。  相似文献   

3.
昆虫世界种类繁多,约有一百万种,占已知动物总数的五分之四;在这个大家族中,每年新发现的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自由生活的种类,只有极少部分是属寄生生活,如有一种苍蝇寄生在人的小肠中。众多昆虫  相似文献   

4.
2007-2011年对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鞘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经鉴定有14科48属51种.其中叶甲科(Bruch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和天牛科(Cerambycidae)为优势科;保护区鞘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古北界和东洋界共同分布种(70.59%)为主;在中国地理分布上以全国广布种(29.41%)为主.  相似文献   

5.
昆虫种类繁多原因浅说合作二中张改相在当今世界上,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凌驾于其它所有动物总和之上,其分布几乎遍及地球上每个角落。已记载的种类有75万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五分之四,而且新种不断发现。有人曾作过估计,世界上昆虫总数量高达100亿亿只,按每只平...  相似文献   

6.
根据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名录进行分析:共有14科101属133种,有明显的优势类群,其中叶甲科(Chrysomelidae)和天牛科(Cerambycidae)为优势科.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以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其次是古北种;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特征显著,且共有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7.
贵州茂兰蛱蝶资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009年7月,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蛱蝶进行采集,经鉴定共计28属46种;结合相关文献记录,茂兰保护区的蛱蝶共计38属98种,其中老豹蛱蝶属(Argyronome)为茂兰新纪录属,螯蛱蝶(Charaxes marmax)、老豹蛱蝶(Argyronome laodice)、珂环蛱蝶(Neptis clinia)、娜环蛱蝶(N.nata)、断环蛱蝶(N.sankara)、中华卡环蛱蝶(N.sinocartica)、阿环蛱蝶(N.ananta)、桂北环蛱蝶(N.guia)、秦菲蛱蝶(Phaedyma chinga)、小红蛱蝶(Vanessa cardui)和黄豹盛蛱蝶(Symbrenthia brabira)共11种为茂兰新记录物种,银白蛱蝶、傲白蛱蝶、黑紫蛱蝶和枯叶蛱蝶共4种为中国珍稀蝶类.环蛱蝶属种类最多,为优势属.中国珍稀蝶类中,枯叶蛱蝶种群数量较大,为优势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蛱蝶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种相互混杂,古北-东洋共有种占优势;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21个分布型,区系分布比较零散,但比较集中于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与国内其它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蛱蝶资源非常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害虫的防治、益虫的利用、玩虫的鉴赏等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林林总总的昆虫世界里,有一种“衣着”华丽的“花大姐”在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9.
贵州凤尾藓尾植物的区系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及了分布在贵州省凤尾藓属植物(Fisdenssi)37种2变种,其中11种为贵州新记录。贵州凤尾藓属植物地理成分(Geonaraphy elements)比较复杂,包括热带亚热带分布、东亚分布、北温带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喜马拉雅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古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热带亚洲-澳洲分布等9种,且交错混杂,广泛分布在贵州省境内。中国特有种较多,包括F.boyoiensis、多形凤尾藓(F.brevinervis)、云南凤尾藓(F.yunancis)和格氏凤尾藓(F.gridii)等4种,占全省凤尾藓属植物种类10.3%。贵州凤尾藓属植物在省内地理分布上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和从东向西海拔增高而种类减少状态,且受海拔影响较大,在800-1400米之间种类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什么动物最多吗?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多的动物是昆虫。别看它们个头小小的,一点都不起眼,但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来说,它  相似文献   

11.
潘军早期小说的两类艺术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创作史上的两类作家:经验型与超验型,潘军小说在经验世界与超验世界“双轨”推进。以《日晕》为代表,作塑造了官场人物群、知识分子人物群、乡土人物群,建构了与现实对应性很强的经验世界。而《省略》等中篇小说,以象征的手法,从本质上展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从本体论上进行概括抽象的思考。而其形式上的探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意蕴——希望有一种健全理想的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关系存在,正是潘军艺术创作的恒性品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对儿童生活的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了区分与论述,进而提出:儿童的可能世界发生在儿童的游戏中,儿童的现实世界发生在社会的文化中,而想像则使儿童在这两个世界里自由地转换,并保持着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14.
我们的星球在经过了人类这几个世纪以来的摧残。现在已经满目疮痍。自然植物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逐年恶劣,不仅如此.古代的遗迹——人类文明的见证也在走向消亡.我们该怎么做呢?是该警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星球在经过了人类这几个世纪以来的摧残,现在已经满目疮痍.自然植物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逐年恶劣,不仅如此,古代的遗迹--人类文明的见证也在走向消亡,我们该怎么做呢?是该警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Student readers/writers need the opportunity to bring to literary texts the imaginative knowledge crucial for retelling the author's story (concretizing the author's schema)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act of reading. Paul Ricoeur's analysis of reading as a three-fold mimesis as articulated in his multi-volume series Time and Narrative suggests the necessary role of the reader as implementer of the text. This essay looks in detail at one 'free response' essay written by Julia, a bicultural student fluent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as she makes sense for herself of Toni Morrison's novel Song of Solomon . Arguing for the necessarily heightened sensitivity and engagement of bicultural readers in questioning texts to make sense of both texts and life, this essay links Julia's writing about the novel with Ricoeur's theories and suggests a few principles for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in order to engage them in mimesis 3 as Ricoeur envisions the reader's role in the act of reading.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及相关词语不仅可以用来表现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更被广泛地用来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千变万化的事物特征.由于中西方化的差异,颜色词的中西方引申比喻含义也各不相同。从红、黄、蓝、绿、白、黑等六种主要的颜色词及相关的词组搭配可了解一些中西方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系统体系 ,它不仅意味着国民财富的增加和实际国民收入的提高 ,而且与社会、资源、科技、教育等方面有关联。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竞争格局的变动与竞争优势的改变 ,使国际竞争出现了新态势。了解国际竞争形势 ,认清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 ,有利于寻找我国竞争力的激发点。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界关于"教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困惑和争议仍在持续。在教学论层面深入探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学论(和教育学)话语中,我们可以从三个世界,即教学世界、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视角来认识教学世界与其它世界的关系。教学世界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中介,是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双向二重化,即化科学世界为生活世界和化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教学就是在这种双向二重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的结果沉淀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最终实现教学之目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失之片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教学面向生活世界,超越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图景和语言世界图景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世界图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由认知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认知活动的客体(包括微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具象世界和抽象世界)和认知活动的结果三部分构成。语言世界图景来自于朴素的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的语言化、符号化、语义化表达。它是历史形成的,是某一语言社团对外部世界的朴素的观念认知的总和。每一种语言都是感知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有借助语言,现实世界才得以观念化表达,从而形成该民族认知世界的统一的观念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