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浙江省文化厅、钱江晚报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在浙江图书馆举行。5月30日,该系列讲座第一讲由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先生开讲,主讲“梁祝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二讲、第三讲,分别由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及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王淼主讲,无论专家还是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2.
5月26日-6月1日.为积极响应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文化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号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职能。浙江图书馆紧紧围绕主题“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利用本馆馆藏,采取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的为期五天的“浙江剪纸艺术展”开幕式在浙江图书馆大厅举行,浙江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葛慧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童芍素,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波声,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等领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敏,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14日-16日,由国际图联善本手稿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的2006年国际图联杭州会前会在浙江图书馆举行,主题为“中国书写与印刷文化遗产和图书馆工作”。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新加坡、韩国、尼泊尔及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入选会议的论文63篇,以“论文预印本”的形式在会前印刷出版,为代表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界》2011,(4):F0003-F0003
2011年6月11日(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行了广西大学文学院古籍实践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并请广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南津作“古籍: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报告。其间,广西大学文学院师生参观了自治区图书馆的古籍书库,听取了关于古籍版本、古籍利用方面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6.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壮  谭宏 《新闻爱好者》2007,(12):22-23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对象进入了我国传媒的视野。特别是2006年,国家宣布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及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围绕“文化遗产日”和“国家名录”,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视甚至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无处不在,成了传媒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国务院决定,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此之前,我国已决定基本上不再批准建立什么日,“文化遗产日”是个特例,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8.
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了“2015年山东省古籍保护会议”。来自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高校图书馆、省委党校图书馆等收藏单位的52名古籍保护工作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同时,围绕遗产日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组织开展了古籍保护培训班、“走近古籍”体验日、“品真鉴奇”民间鉴宝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亦文化遗产日活动2011年6月11日(我周第6个文化遗产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行了广西大学文学院古籍实践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并请广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南津作古籍: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报告。其间,广西大学文学院师生参观了自治区图书馆的古籍书库,听取了关于古籍版本、古  相似文献   

10.
为迎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普及古籍知识,宣传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集中展示近年来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古代书籍史展于6月11日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物馆》2009,(3):121-121
6月13日是“文化遗产日”,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009年6月10日至6月24日,中国美术馆特别策划“古风遗韵——中国美术馆藏面具木偶艺术精品展”,精心遴选约60件馆藏面具、木偶艺术珍品,作为对这个特别日子的献礼。  相似文献   

12.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6年2月,我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2006年6月10日为首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社会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文化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档案馆是否有必要参与保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措施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由国际图联善本手稿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以"中国书写与印刷文化遗产和图书馆工作"为主题的2006年国际图联杭州会前会,于2006年8月14日至16日在浙江图书馆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新加坡、韩国、尼泊尔及中国和香港地区约1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借此机会,对2006年国际图联杭州会前会组委会主席、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访谈,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好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2008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云南省图书馆学会积极组织全省各州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等理事单位,于5月26日至6月1日开展了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为图书馆等社会机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出了义务要求。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发挥图书馆在非遗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形势,图书馆应提高认识,充分利用人员、技术等优势,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具体工作之中,为推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水书是中国贵州黔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水书刻不容缓。抢救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提升每个人的“文化自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图书馆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民族地区图书馆参与水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之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在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在杭治疗的四川地震灾区伤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治疗身体伤痛的同时,也能解除心灵的创伤。6月16日,由浙江图书馆与邵逸夫医院共同设立了一个特殊的“爱心图书流通点”。这是继6月11日浙江图书馆为灾区恢复重建4次捐款之后,又踊跃捐赠了1300余册“爱心书刊”。首批30  相似文献   

19.
6月23日,由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和浙江省图书馆学会读者服务与用户教育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公共服务和表演艺术数字化”专题学术报告会在浙江图书馆集体视听室举行。报告会邀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副馆长Anne R.Kenney、研究与信息服务部主任李欣主讲。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徐洁主持,来自全省各公共、高校图书馆的70余位业务骨干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20.
《晋图学刊》2010,(4):80-80
大英图书馆2009年7月1日报道:欧洲“i2010”计划特别强调了促进欧洲文化遗产存取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英图书馆和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近日与全球另外15家机构携手组成团队,加入为期四年的IMPACT(IMProvingACcesstoText)计划,准备合力解决在欧洲文化遗产大规模数字化方面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