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的整党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并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影响深远。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形势的变化是整党运动的深刻根源,党组织不纯以及土地改革的深入是整党运动的内在动因及直接动力,延安整风运动的积极成果,也给此次整党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都注意到了在抗日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农村经济,都试图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而国民党一心打内战,无心搞什么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执行了正确的政策和路线并不断的改正错误,最终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东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历史原因,内蒙古东部区土地问题比较复杂,土地关系中交织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内蒙古党委和内蒙古自治政府,根据东部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于当地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土改政策,并且认真贯彻实施。同时采取积极措施纠正了许多地方出现的错误和偏差,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彻底胜利。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摧毁了农村中的封建统治,各族农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加强了民族团结,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4.
朱德在西柏坡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工作期间,受党中央委托,直接指导了晋察冀解放区军事斗争,开创了晋察冀战场新局面;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领导解放区的军工生产,保障了前线战场的后勘供应。朱德的出色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保障农民利益的彻底性特点,另一方面起到了动员农民积极参加革命,加速了战争的进程,保证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前后,察北匪患严重.在中共中央和华北军区的领导下,察北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剿匪斗争,最终根除了匪患.剿匪斗争的胜利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玉晓 《家教世界》2012,(18):115-116
为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建立反蒋第二条战线,开展解放区生产运动,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福利,从人民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今天,社会主义道路要想走得更好、更远,必须始终坚持为了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选择了人民,人民才能义无反顾地选择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新解放区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什么土地政策和策略步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的正确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和结局。中原解放区在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正确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同时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根据各个时期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制定了保证土地改革胜利实现的各项政策。毛泽东的土地改革思想给中国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并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当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以中华民族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的。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其主观与客观因素,而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基本因素。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晋绥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土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晋绥土地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极左错误。本文论述了这种错误的表现与危害以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严重的成份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为保证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整风这一伟大创举来解决党内矛盾,从而纯洁了党的队伍,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人民解放战争”一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基于此,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后应该知道解放战争的基本过程,感受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家国情怀;知道土地改革以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对于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从1840年以来中画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不仅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奇耻大辱,振奋了中华民族的董俞精神。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安东三专署的民主政权建设过程和三专署进行的土地改革,即土地改革的前奏-减租减息、按五四指示,实行土地改革、贯彻土地法大纲,实行平分土地运动。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夺取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能对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二号强敌日本,坚持抗战八年并夺取最后胜利,这不仅是爱国官兵在前线的军事决战,而且亦是爱国人民在后方的经济决赛。如果没有后方源源不断地供应前方粮食军械,坚持抗战胜利是不可能的。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沿江工矿业发达地区,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十省一市便成了抗战的后方。国民政府为坚持抗战并夺取胜利,领导后方人民,对后方工矿业进行全面开发和建设,基本上保证了战时供给,为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战争规模之大,形势发展之快,胜利之神速完全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是和我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分不开的。如果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做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了科学体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总结历史的经验,更好地贯彻我国新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笔者试析一下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特点,以求教于国内各位专家学者。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前两次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龙国华 《文教资料》2010,(30):89-91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强大的国力和后勤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在当时战争频繁和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条件下,为保持强大的军力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又不超过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先秦兵家对战争与国家经济的关系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他们针对“日费千金”的战争消耗,提出了“因粮于敌”的后勤策略和“耕战合一”的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9.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东北、华北以外的全国新的解放区展开。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的,党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迈出了中华民族独立的第一步。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完全、彻底的民族独立。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历史大周期律的体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舍力塑造了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模式,揭示了人民的、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