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其中强调要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并且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不仅注重提高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上海市最近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要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因此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并在课堂中实施。  相似文献   

3.
齐芳 《辽宁教育》2009,(10):16-16
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成就了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芳 《宁夏教育》2014,(12):12-13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文章由案例出发,从四个方面对生命教育展开论述,认为开展生命教育要从小抓起,要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师生生命尊严和意义认识,提高生命的保护技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苏文金说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万分紧迫。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树立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可将生命教育与加强、改进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入与生命、生活休戚相关的内容,道德教育就会更容易为孩子们接受;在组织实施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实践性强,要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内容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 《教育》2012,(24):47-48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王学风说。直面现实中的学校生命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问题,令家长和社会堪忧。在21世纪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全面发展的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好多安全事故都是因学生的鲁莽和无知而造成的。如:某学生在课间玩弄铅笔刀,一不小心把同学划伤了;某学生河边玩水,不顾水深水浅冒然下水嬉戏而被淹死……分析原因,恐怕都原于“无知者无畏”吧。这样看来,建设“安全第一”的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是教育界、研究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因此,我们要把安全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让孩子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通过生命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六一儿童节,恰逢全社会都在关注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际,因而显得有些“特别”。我们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除了“加强”,更要“改进”,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未成年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作为风华正茂、前程似锦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如此凄惨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疑虑和深思。笔者认为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是完全必要的。生命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知道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不可重复,从而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让美好和善良占据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所在。世界上有的国家十分注重用各种实例来向孩子介绍生命的由来和生命的可贵。比如,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摸着孕妇的肚皮给他们讲人的出生,教育孩子什么是生…  相似文献   

12.
正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关于死亡的话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个体尤其是未成年人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容易采取极端的言行。在当前,要重视生命教育,开展死亡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课程目标的确定死亡教育意图指导个体透过思考人生的终点——死亡来反观整个人生历程,树立敬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的态度,维护生死尊严、丰富生死智慧、强化生命追求。初中阶段的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13.
笔者作为一个实践者也在尝试着将生命教育同一些边缘学科(心理辅导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事例向学生讲述生命于我们的伟大意义。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世纪末 ,台湾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并把 2 0 0 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台湾中小学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这对于尚未实施生命教育的大陆来讲 ,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命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 ,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 ,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对社会及他人 ,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 ,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生物技术 )的发展 ,生命教育的内容也…  相似文献   

15.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本文旨在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思路 《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是新编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第二课的内容,阐述了青少年为什么要珍惜生命,怎样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以及如何让生命焕发光彩。这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晓江 《广西教育》2008,(11):20-20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郑晓江在《基础教育课程》撰文指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系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生命教育的缺位。所以,我们有必要全面推进生命教育,让青少年对生命的孕育、发展有所认识,从而对自我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保持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从对生命教育本质的理解出发,可以引伸正确的生命观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潘晨聪 《上海教育》2015,(10):28-31
学生成长时,他对自我与周遭的困惑向谁求助;步入高校后,他怎样适应大学生活;他们对生命正确的认识、抗挫的能力、适应的方法又从何习得?如何让当下准备未来,明日对接现在?作为上海唯一的“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教育近年来致力建设“创智课堂”培育学生智慧思维,也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十年,杨浦以“人格培养工程”为主线,从理想信念、道德行为、心理健康三方面构建全区生命教育一体化框架。先后研发区本教材《心灵体操》、校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小学老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特质.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他们主动追求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命教育,其核心就是一个‰全人教育”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学生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透过“知、情、意、行”的整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上海市于2005年3月14日正式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之后于6月份公布了试行条例,在2005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时,在该市160万中小学生中首次全面实施生命教育。黑龙江、辽宁等省份也于近两年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保证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贯彻落实。以下将对生命教育这一系统的不同要素以“四点论”的形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