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洋溢着多维意蕴的学术精神。学术文化化民易俗是《四书章句集注》促进社会文治与民众心智的基本之功;新的时代经学开新是《四书章句集注》适应时代需求革新经学传统的学术自觉;经学大宗创设典范是《四书章句集注》生发学术示教影响的高卓源泉。朱子开新经学的学术风范及其《四书章句集注》是后世中国学问主体学习的永远楷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朱熹著述《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和《周易本义》的指导思想,认为这些训诂著作表现了朱熹独到的诗学思想、史学思想、易学思想,以及理学思想,作为宋代训诂学的代表作,奠定了朱熹在汉语训诂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一个兼集贫弱与宽松的社会历史时代。国家内贫外弱之势激发着主流士人群体图强奋发的使命意识;政治宽松及其文治需求激促着儒家学者及其儒学思想发荣繁茂。身当于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朱熹以“章句”与“集注”相适别的诠释文体,合辑并注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而生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环绕《四书》与《四书章句集注》而开展的经学活动是为宋代《四书》学。宋代《四书》学涵载着:赵宋政权应用儒学的社会文治理性,宋代学者开新儒学传统的学术理性,宋代学者群体奋发作为的使命践履理性。  相似文献   

4.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经学在宋代取得的辉煌文本成就。《四书》合集和集成形式的《四书章句集注》,展示朱熹推进经学新形态的大工告成。《四书》经典本文在诠释书体的阐发下成为《四书章句集注》,为儒家经学生命精神的焕发树立了新的典范。《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分殊于语录体和文论体。经文本体吁求注释体制有所适别:朱熹以集注体式适用于《语论》、《孟子》;以章句体式适用于《大学》、《中庸》,适别性的诠释书体与特定经典文体结合,生成了理学时代的经学巨著。朱熹的经学实践.促进了儒家经典文本从汉代《五经》合奠、唐代《五经正义》向宋代《四书章旬集注》的里程碑式进步,开新了经文本体与注释体制关系契接与疏通的时代学风。朱熹经学实践开新的层面主要是:兼顾经注传统与现实创新,章旬集注体式分别适用经典文体,经典义理与人生日用亲和相切。  相似文献   

5.
介绍安徽朱子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众多专家学者关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和“为民”思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构建、朱熹哲学的世界意义、《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研究的方法论等方面的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6.
许谦是元代“北山学派”的四书学大家,其代表作为《读四书丛说》八卷。该书对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证成和补充,是研究四书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7.
《四书章句集注》版本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理顺《四书章句集注》未定本与晚年定本两个不同的系统,确定当涂郡斋本为现存最早、校刻最精的宋刻本,指出当涂郡斋本与仿宋本的区别与联系。核定了现藏北京图书馆的残宋本(存《语》、《孟》)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残宋本(存《大学》)实为一部书。有重点地分析了元、明、清三朝公私刻本的优劣。试图引起研究者对《四书章句集注》不同版本的注意,从而看出朱熹理学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南宋以后历代反动统治者一样,崇拜孔孟的卫道士朱熹,鼓吹朱熹的所谓“待人”哲学。他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兰本,拼凑了一个《四书集句》,叫嚷“中庸之道…合理”,用孔孟的反动道统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建立林家封建法西斯的世袭王朝制造理论根据。为了深入批林批孔,彻底清算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思想根源,必须批判朱熹的《四书集注》,进一步揭露《中庸章句》的反动实质。  相似文献   

9.
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中庸章句》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他的前期思想的中和说出自《中庸》,并深刻影响了他后来心性论体系的主要结构,而且《中庸》也是他的修身功夫论的基本依据。《中庸章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充分体现了朱熹的训诂理念和训诂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寓教于注法的具体运用及其意义;寓教于注法就是注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教育思想寄存在经典本的注释中,“教”的内容是通过“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是“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