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原先生以望八高龄,连续为文35篇,成《记胡愈之》一书,记这位出版界前辈的前辈的胡愈之先生往事。陈作的写法是“没有顺序,没有章法,没有造作,不是传记,不是评论,不是历史”。三个“没有”,三个  相似文献   

2.
早在中学生时期,受家中订阅的报刊的影响,胡愈之就在家里和几个兄弟一起,办过手抄的杂志。据他自己的回忆,先后办过《家庭三日报》、《家庭杂志》和《后咫园周报》,历时三四年,一共累积了四五十本。这可以说是胡愈之办杂志的试验时期。 1914年,胡愈之考进商务印书馆,被分在主办《东方杂志》的理化部,他很快就参与了为《东方杂志》编写文稿的工作,最先主要利用外文报刊的材料编写文章,以后逐渐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从事国际问题的评论工作。在20年代初期一度致力于外国文艺的介绍和评论,但不久又全力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和写作,偶尔写些国内问题的评论。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在杂志的编务中逐渐起到了主要的作用。1924年《东方杂志》创刊20周年,胡愈之利用杂志上登过的文章编辑《东方文库》,其中《非战公约》等不少书就是他的文章。1925年爆发“五卅”运动,《东方杂志》出版一本临时增刊,发表了胡愈之的题为《五卅运动记实》的长文,成为全面记录这次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3.
殷晓彤同志在《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殷文),与我在《图书馆建设》(1996年第4期)上发表的"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一文进行商榷.书辞宜答,笔者谨就殷文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一答复.  相似文献   

4.
近读《聚书脞谈录》,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关于此书的书名,作者在《后记》中作了说明:"不久前读过《古今》杂志上何挹彭的《聚书脞谈录》一文,印象还  相似文献   

5.
周克良在《大庆师专学报》1984年第4期上发表了《<水浒传>非写农民起义说》一文。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书中的一百零八将并非农民革命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辽宁《图书馆学刊》1983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书次号》一文。文章首先叙述了书次号的概念、作用,并比较和评价了著者号和种次号,末尾一段介绍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以总登记号(即财产号)的最后四位数作为书次号”(为行文方便,以下姑称之为“册次号”——笔者)的做法及其优缺点。我觉得关于册次号的这段叙述含糊其词,令人费解,有些地方则明显地与种次号相混,离开了原命题。因之谨就下面几个问题向作者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亦杰 《今传媒》2007,(8):42-42
在《世纪中国》一书中,读到了一篇《白岩松访谈》,对了解传媒的现在与未来很有帮助,我经常疑惑的几个关于网络的问题,从访谈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8.
近日整理从大连胡序文家转来的胡愈之的一些旧信件,新发现李公朴先生在抗战胜利前夕所写的《怀念韬奋和愈之》(1945年6月)一文的手稿复印件。当时误传胡愈之已在南洋去世的消息,有不少全国著名的文化人写了纪念文章,如发表在《中学生》纪念专辑的茅盾、叶圣陶、胡子婴、宋云彬、傅彬然等人的文章和发表在上海《周报》的郑振铎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书刊巡礼     
上海《编辑学刊》今年第4期发表胡愈之同志亲属胡序介《回忆伯父在出版署的工作》一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重要史料。文章回忆胡愈之同志在为党史办写的一份材料中,曾这样说过:“出版署的工作也相当复杂,没有前例可循,只能探索着干,我没有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出版总署成立后,统筹安排,使几年里我国出版事业有较大的发展。此外还在提高书刊出版的质量和文字、标点符号规范化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当时,对出版事业的建设有不少争论,一些比较‘左’的意见主张把出版工作绝对统一起来,只有新华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2004,(1):61-61
《西行漫记》原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译作此名?胡愈之曾经作过解释。他说:“因为在工农红军长征以后,关于我们党在西北情况的比较真实客观的报道,只有一本书:范长江同志写的《中国的西北角》……从此,‘西’或‘西北’就成了我们党听在地的代称。《西行漫记》这一书名,一般人看了就可以联想到我们党。”(胡愈之同志谈《西行漫记》中译本翻译出版情况,载人民出版社的《译讯》1979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1.
敬礼,三联人     
去年10月,在武汉的第六届全国书市上,我买了一本三联书店出版的《记胡愈之》.作者陈原是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著名编辑出版家.名家写名家,自然是难得的精品,我于是连夜细读起来.读了一半多,才发现有页码顺序倒装现象,也算美中不足.在去年10月23日出版的《读书生活报》试刊号上,我发表了一则短文《懒得换书》,评议了此书的装帧错误.  相似文献   

12.
十年浩劫中,苦于没书看。今天,书多起来,又苦于不知从何看起。不但书评刊物不多见,关于书的消息也很零散,很稀罕。《读书》每期“品”上几种,《人民日报》偶尔介绍一两则。报上登广告,一是书太多了,登不胜登;二是那样要加重成本,划不来。在此情况下,我以为,过去常常采用的以书传书是个好办法。五四以后,书籍后面空页上登书的广告是常事。三十年代,巴金  相似文献   

13.
《关于繁荣出版的几个认识问题》一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近几年出版工作的概况,论述了出版工作对读者的影响,并分析了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陈原曾经写过一篇短文《三个读书人:一部“书史”》,说三个读书人构成一部中国现代出版的社会史:张元济──邹韬奋──胡愈之,这“实际上可以看作近百年中国社会史的一个侧面,甚至可以说,一个很重要的侧面”。近年来,或许是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邹韬奋与生活书店(后与读书、新知合并成三联书店)有着更为直接显见的联系与影响,关于二人的研究认识逐渐深入,胡愈之却几乎“泯然众人”了。然而在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风云激荡的岁月,胡愈之与商务印书馆和生活书店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在它们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厚重的足迹。胡愈之三…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 1963年第1期《新闻业务》上,曾发表了寄晨同志撰写的《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就提出了“非事件性新闻”这个概念。该文谈到新闻写作时认为,还有一类新闻不能完全用我们所肯定的新闻写作理论的框框去套,作者说:“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一部分非事件性的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组织性的新闻”。从此,“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界就作为一个新闻种类被提出来了。1980年5月新华社在国内新闻业务改革座谈会上,又重点研究了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问题。接着在该社业务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探讨性文章。随后,一些新闻刊物也相继发表了探讨性的文章。比如1981年第1期《新闻战线》上发表了张铭青同志的《探讨“非事件性新闻”》一文;1982年第1期《福建日报通讯》上发表了祁泰同志的《“非事件性新闻”浅析》;1982年第11期上海《青年报之友》上编发了《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材料,等等。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您好! 近读《新闻战线》今年第1期上季音同志的《难忘长江教诲》一文,颇多受益。像关于长江组织编辑《上饶集中营》一书的情况,1942年冬参加淮南路东第一次民间艺人代表大会期间解释党的政策的情况,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立三个记者组前往苏皖各新解放区采访的情况,我都是第一次听到,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长江、学习长江、研究长江,无疑有帮助。 这里要着重谈的是季音同志文中涉及长江1935年7月—1936年5月那次西北采访的几个史实问题,如有不当之处,请季音同志教正。 一、关于里程。季音文章说长江10月行程2000余公里。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书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史的嬗变中,由结绳、刻木,只能记事不能达意,到在石头上、竹简上刻字为书;由帛书、雕版书、活字印书,到激光照排、彩色印刷;从《老子》、《周易》、《史记》、《资治通鉴》,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全集》、《中国通史》等等。关于书,有着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衷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出版才带着耀眼夺目的光彩在中国进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20年前,且不说图书品  相似文献   

18.
《现代出版》2012,(3):2-2
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字子如,浙江上虞人。著名的记者、编辑、出版家、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学者。解放前,胡愈之曾任《东方杂志》编辑;曾筹办《世界知识》《妇女生活》《生活》周刊等报刊;在抗日救亡极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9.
著名爱国人士、“七君子”之一、读书生活出版社创办人之一李公朴(1900~1946年)先生的这篇文章,大致写于他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前一个月的1946年6月间,是最近在胡愈之先生保存的信件中发现的。承胡愈老亲属胡序威先生提供,谨致谢意。胡序威写了《关于李公朴先生(怀念韬奋和愈之〉一文的说明》,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曾经炙手可热的“人体”风已成强弩之末,在今春的上海文庙书市上得到了最好的证实。斗大的招牌:“《世界人体摄影》原价33元,现价10元。”赫然挂在某出版社的书摊上,喇叭里还不时传来“三折出售,欲购从速”的叫卖声,但购者仍然寥寥。书市外的文庙街上,几个个体户开设的书摊上,人体摄影之类的书籍也在八折出售,一个摊主见《世界人体摄影》在三折出售,连连摇头说:“想当初,‘人体’风行时,我一次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