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志 《课外阅读》2011,(9):126-126
以《关于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办活动的通知》,让课堂教学拓展课堂双轨并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师生在参与、实践的活动中提高环境教育和管理意识,体现绿色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校园,创建绿色学校,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绿色教育"是一种全球性的教育思潮,在中国更是一面旗帜,有着特殊的时代内涵。对于义务教育的改革探索来说,绿色教育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领航标和推进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要逐步形成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近年来,我校以创建生态学校为契机,已  相似文献   

3.
创建绿色学校 引领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能够促进环境教育,我们应不断完善机制,促进创建活动由形式到本质的转变与发展,让全市各类学校都享受到创建资源。  相似文献   

4.
庞敏 《教育导刊》2003,(4):59-60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以环境科学教育为载体,开展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是以通过创建“绿色学校”为标志,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探索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自从1996年发布以来,全国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可谓高潮迭起,呈现出“绿色教育”蓬勃的生机。一、社会发展的趋势,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教育承担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新一代劳动者的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高生产力时代,人类与…  相似文献   

5.
马辰芳 《时代教育》2012,(23):249-250
倡导创建绿色学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和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准确定位,加强布置,做好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本文以交流研讨环境教育方式方法,丰富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内容,不断提高河南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水平,积极推进全民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初衷,结合工作实际,就河南省绿色学校创建谈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走特色之路是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安徽省合肥市朝霞小学依托环境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创建了"'1'个引领、'2'个平台、'3'层管理"的环境教育模式,即以坚持做好特色办学目标为引领,以做好绿色活动和绿色宣传为平台,以做好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管理衔接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使学校走上了充满绿色希望的环境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7.
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绿色学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创建“绿色学校“是中国环境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本文结合国际环境教育发展过程对“绿色学校“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角度阐发了绿色学校应有的特点,并总结和展望了中国“绿色学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创建可持续发展绿色学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当人类为自己强大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沾沾自喜之时,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地球变暖、大气污染、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质污染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国际社会逐渐达成共识,即当今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1世纪议程》中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在教育,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基础教育是环境与教育发展的支柱,更是人们对环境行为代际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长久之道,创建绿色学校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近年来重庆市永川青城路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实际,对绿色学校的创建作出如下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国务院2001年6月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把学生初步具有环境意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去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又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列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可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环境素养和环保行为是“绿色学校”全体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绿色学校”的环境、生活、文化和有益于环境的方针和管理体系,对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意义。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空前的。《江苏教育》2016年第1期刊发的《学校行政管理信息化探索》,介绍了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级中学"我的新城"网络办公平台的实践,为学校管理打开了一扇窗。技术的革新,虽说不能将学校工作"一网打尽",但"绿色办公"必将成为  相似文献   

11.
曾宪松 《生活教育》2014,(22):118-127
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华口小学地处顺德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与中山市接壤的边远小学校,学生以外来工子弟为主。这些具有留守背景的学生,良好行为养成困难,对学习环境破坏性大。面对这样的校情,学校结合校情特点,以创建绿色学校为抓手,把环境教育内涵与学校基本教育目标整合为"绿色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策略地推进绿色教育行动,推进学校特色创建。策略一、绿荫情怀——动员与学习,扬起教师心中绿色的风帆  相似文献   

12.
吴华 《广东教育》2003,(5):46-46
埔前镇第二中学创建于1982年。为创建绿色学校,学校将环境教育与学科课程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绿化、美化、净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2001年1月,被评为河源市一级学校,同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13.
曹德辉  胡瑛 《教育导刊》2007,(10):52-53
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是广州市首批绿色学校和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多年来,我校在开展环境教育过程中,认真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探索出"六结合"的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冯煜明 《教育导刊》2003,(2):107-109
我校是一所小区配套公立学校.从1997年9月开办至今短短六年时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在扎扎实实抓好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同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环保教育工作,开办仅三年就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取得了创建绿色文明,优化育人环境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厦门一中座落在厦门雄伟秀丽的万石岩山麓的自鹤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桃李芬芳。学校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一系列环境教育与实践探索活动,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构建厦门一中环境教育体系,创建“绿色学校”,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办学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创建"绿色大学"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与责任.后勤部门在绿色大学创建中具有独特的环境教育优势与绿色服务功能,但存在着"对绿色大学认识片面,绿色服务观念淡薄;绿色科技意识欠缺,资源浪费严重;垃圾量大,校园环境污染突出"等新问题.为此,在创建"绿色大学"过程中,后勤部门要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倡导后勤绿色服务;同时要研究与应用绿色科技,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促进绿色校园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大绿色环保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2006年通过了浙江省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2007年积极开展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创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环保教育主要做到了五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缺乏、后端处理设施落后;环境教育投入较少,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借鉴日本垃圾分类和环境教育的经验,提出推进中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积极创建中原"绿色学校,倡导"5R"概念,为实现"绿色中原"理想助力。  相似文献   

19.
创建于1930年的东莞市长塘小学,坚持"实施绿色教育"的发展策略,以创建国家级绿色先进学校为路径,不断探索研究小学绿色教育的内涵,最终确立了"绿色教育"为学校发展的特色文化。"绿色教育"的含义是:绿色教育具有艺术性、综合性、前瞻性;绿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绿色教育富有时代感、责任感,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文登市环山路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针对师生来自四面八方、素养参差的实际,学校提出"绿色教育"办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与"质量与和谐"两大主题紧密结合,创建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通过绿色管理、绿色师资、绿色德育、绿色课堂、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