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列     
芮焕庭 《数学教学通讯》2006,(1):25-42,I0005-I0009
数列是一类特殊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也是中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列的极限与数学归纳法以及数学的综合应用等内容.其中.数列的递推关系、αn。与n的关系,Sn与n的关系,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基础.学习时应渗透函数思想,深化认识.自觉形成方程观点去解决问题.并用好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简化运算程序,提高解题速度.至于数列的综合应用.如数列与不等式、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三角、数列与几何等综合问题.常常涉及函数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化归思想.则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近年的高考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归纳一猜想一证明的思维方法是数列部分的重要内容.学习本章应着重于理解概念.用好性质;着重于归纳猜想.科学证明:着重于运用基本方法,灵活转化.  相似文献   

2.
蔡玉书 《中学数学月刊》2010,(3):46-49,F0004
等差、等比数列是两类基本数列,由此可派生出许多新数列.谙熟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和规律,是解决复杂数列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特殊数列是指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在历届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试题中经常有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下面介绍此类数列求和的某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类比较典型的数列.高考考查的数列问题中,要么题中的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要么该数列问题可转化为关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问题.不论是从定义、通项公式来看,还是从一些简单的性质来看,都可以对比复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5.
数列是函数概念的继续和延伸.数列通项公式可以看做关于项数n的函数.是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数列以通项公式为纲。数列问题最终归结为对数列通项的研究.在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只研究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基本模型.但在近年的高考中.给出递推式求通项问题几乎每年都出.  相似文献   

6.
数列的求和是数列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类问题,如果是等差、等比数列,可以直接利用求和公式;如果是其它数列,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求和类型和方法.总之,会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潘峰 《考试》2011,(2):56-57
一、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这个“特殊”就是指数列所不同于普通函数的“性质”和“研究方法”,尤其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公式的变形。  相似文献   

8.
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函数f(x)的—个不动点.数列与函数密切相关,利用不动点法可将由递推关系所研究的数列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进而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或迭代法求出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下面以2006年高考试题为例,巧用不动点法来求解有关递推数列的通项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列求和问题以它复杂多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征而成为历界高考中的中档题与压轴题的多选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类常见面特殊的数列.教材中已经给出了求和公式.而一些数列,则要由它们的通项公式的结构形式,找出它们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联系,采用特殊的方法求和.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解决数列问题中困扰学生的题型之一,它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其中有一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是通过“构造辅助数列”的方法解决。具体的处理方法是:向特殊数列转化,利用特殊数列(主要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1.
等比数列是数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等比数列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技巧性和方法性较强.下面我们谈谈对等比数列一些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1.数列问题,要确定准项数、首项、末项等.2.等比数列求和时,要注意考虑公比是否为1.  相似文献   

13.
王怀学  石延亮 《新高考》2004,(10):24-26
从函数对应的角度看,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很多数列问题都可以放到动态背景下,运用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从较高的角度去讨论.本文举例说明函数思想在处理数列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列求和是数列中的一种重要题型,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下面介绍几种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一、直接法如果给定的数列是一个特殊数列,可直接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或自然数的平方和及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求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综合性强,常常要结合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运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化难为易,化特殊为一般,化未知为已知,以达到求得一般数列前n项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及一些特殊的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下面介绍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只能取正整数集(或子集).涉及到数列的单调性问题,或求数列最大(小)项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函数角度去分析判断数列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在解决数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数列的“身份”,即判断其属性,然后再进行研究.而大家比较熟悉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单调数列、周期数列等.其实,随着研究的深入及高考试题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数列的研究实质上是函数研究的延续,因此在数列的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它们的个性,还须重视它们的共性.善于运用函数本身的知识,更要重视函数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技巧的移植和运用.数列的表示、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在函数中均有其背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特例.而等差数列前n项和则以二次函数为背景.  相似文献   

20.
对于子数列问题,由于子数列中的项除了在子数列中有序号外,还有一个在原数列中的序号,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往往因此思维混乱,不知如何下手,导致解题失败.实际上,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而子数列问题相当于复合函数问题,所以用复合函数的思路解决子数列问题往往能把握问题的脉络,轻松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