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实际提出来的;是贯穿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一条主线;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该文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角度,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研究,从而论证高校教师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运用与理论创新,本从它对历史唯物主义贡献的角度,试论其主要贡献有:(1)抓住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不但将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而且突出了发展的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2)将历史唯物主义三大基本点(先进社会生产力、先进化和最广大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将发展物质明和精神明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和衡量准绳,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3)将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化作为党政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落脚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4)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后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既分别从物质明建设上、精神明建设上和政治上是当代中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作为辩证统一的整体,在坚持全面落实的过程中,又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将指引我们在新世纪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突出问题直接相关;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合理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的积极回应。“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关系的关怀。它对经济、政治、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要求我们既要从“价值”角度,又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政治明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政治明是民主健全,法制完善,道德高度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践中的高度体现,因此,正确认识民主道德法制与政治明的关系将对小康社会政治明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民主是小康社会政治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第二、法治是小康社会政治明实现的手段;第三、道德是小康社会政治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先导和动力,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的建设有利于形成不断解放思想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思想解放运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要努力形成解放思想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精神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中,科学地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江泽民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世界多样性”,“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新观点,以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新理念,并对社会主义现实与共产主义理想作出了新的解释,既是对现实社会主义走出低潮的科学探索,又是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发展观的要义包括:从国情出发审视中国的发展问题;在对外开放中谋国内发展;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发展中的若干重要关系,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和富裕起来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明建设与精神明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历史轨迹进行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几条重要启示:发展先进生产力需把握其内在属性的有机统一与动态平衡;发展先进生产力需充分发挥先进生产力内在结构的聚合效应与整体效果;发展先进生产力需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整体环境优势;后发国家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稳步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率先掌握一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是一国成为世界历史中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对党的八大关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建党原则和措施。但是,八大在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执政党面临的形势、领导方式的改变以及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分析不够;对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缺乏明确认识;未能提出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还必须进一步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这些是造成八大正确路线未能贯彻的党的领导方面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党的建设应以八大正确路线为指导,吸取历史教训,坚定地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着重抓好党风廉政工作和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促进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党委要把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办好高等学校的关键来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高校党的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成败。只有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才能进一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以良好的党风带出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从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高校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上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三代和第一代领导人有着相同的指导思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相同或相近问题的论述上又能赋予新的内容,体现了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总揽全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的关系,物质明建设和精神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历史发展到了21世纪,社会生产力活动的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理论也应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根据当前情况,生产力概念可表述为:社会开发和利用资源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利益的能力;而生产力要素也应变为:人类开发、创造、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是生态明建设的原动力,具备生态明中生产力的特性与功能,通过论述人类明进程中教育的导向功能,生态明中教育和平力的内涵与意义及其动态关系,旨在加强教育生产力,推进生态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有力地推动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加速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使之尽快地转化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采取什么样的联合方式。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现代化大生产要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科学技术与生产融为一体,即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它是科学、技术、生产统一体系的枢纽。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必然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的发展又不断为科研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立足时代高度,继承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略,即: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统筹兼顾,共同富裕;民主、法制观管齐下,加强党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 ,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继承历史 ,立足现实 ,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 ;是深入总结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