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一个贵族家庭。他机警勇猛,先与克烈部首领王罕联合,击败了势力强大的杞木合,而后又击败王罕,威名远震,终于统一了蒙古诸部,被推选为蒙古大汗,建立了地域辽阔的蒙古汗国。“伟大的蒙古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起重要作用,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穹庐集》)。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长期以来繁衍生息于我国的蒙古高原地区.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麓的蒙古诸部,建立起新兴的蒙古汗国.  相似文献   

3.
12世纪末期至13世纪初,崛起于斡难(鄂嫩)——怯绿连(克鲁伦)河流域的孛儿只斤蒙古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即成吉思汗,迅速统一了蒙古各部及周围各族。此时,蒙古似乎有一种征服西方的强烈欲望。1218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西侵,一举打败斡罗斯(俄罗斯)诸部,将领土扩张到中亚细亚。1235年他的三子窝阔台汗又派其兄术赤的长子斡儿答、次子拔都、自己的长子贵由以及其弟拖雷的长子蒙哥第二次西侵。蒙军攻占了斡罗斯,军锋直逼孛烈儿(波兰)和马扎儿(匈牙利)。1253年,已登汗位的蒙哥再派其弟旭烈兀第三次西侵。到1258年,蒙军已战败黑衣大食,攻陷巴格达和达马士革(大马士革),将势力扩展到几乎整个西南亚。蒙古军队真可谓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可是当成吉思汗第一次麾师西进时,消息极少传到西欧,那里的人们对东方发生的一切还懵然无所知。直  相似文献   

4.
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大力争取各少数民族参加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由于陕甘宁边区所处的特殊位置,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蒙古族人民的团结统战工作。根据民族文化、具体政策和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相继开展了迎接成吉思汗灵柩、公祭成吉思汗、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将成吉思汗成功地塑造为反对外来侵略、抵御外辱的伟大爱国者形象。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亲自出席纪念活动,发表褒扬成吉思汗的演说,进一步展现了成吉思汗的民族英雄形象。中国共产党对成吉思汗形象的塑造及其事迹的纪念,为巩固陕甘宁根据地、团结蒙古族人民抗战、加强抗日民族一战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旎 《兰台世界》2013,(12):24-25
元朝的历史,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下大都、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逃为止,总共162年,先后有14位皇帝.元朝的早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制度原因导致的吏治腐败.  相似文献   

6.
袁自强 《湖北档案》2005,(11):35-36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一个部落贵族家庭。他凭借勇武和智谋,统一蒙古,威名远震,进而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元朝帝国。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穹庐集》中对他有下面的评价:“伟大的蒙古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起重要作用,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天聪汗给郭勒图色臣赐号敕谕天聪九年七月二 十四日汗谕。为郭勒图色臣携察哈尔汗之娘娘太后安抵,授卓礼克图达尔汉诺颜号,赐钤印文书。 出师居首,狩猎居中。于驻宿处食用廪给,子孙世代免支乌拉、廪给。若男子沿其旧名,则 罚鞍马;女子沿其旧名,则罚马甲褂。赏驮甲胄雕鞍马一。蒙古北喀尔喀马哈撒嘛谛色臣汗致天聪汗书① 天聪九年十二月初七日愿吉祥。洪福圣武成吉思汗黄金家族马哈撒嘛谛色臣汗等,献书于殊胜天聪汗。献书缘由: 我等在此安好,天聪汗在彼安否?我等之呼图克图汗 ② 已毁坚不可摧之道 ?在彼之太平之道,天聪汗主…  相似文献   

8.
陈贵敏 《档案与社会》2005,(4):49-50,53
13世纪初,崛起于斡难河畔的蒙古部落如一股强劲的飓风,扶摇南下,挥戈策马,所向披靡。辽、金时期就驻牧于阴山一带的汪古部落,原为金朝守卫界壕(金界壕),蒙古成吉思汗兴起,汪古部首领率众归顺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与之结为儿女亲家。汪古部不负汗望,在蒙古大军南下灭金征宋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被封为赵王,并在原驻地凿池筑城,后人称之为赵王城。从金朝末期到元朝末100多年的历史,先后有8人在此被封为赵王,有16位皇室公主下嫁汪古部长。这座矗立草原深处的王城巍峨壮观,富丽堂皇。100多年后,随着蒙元帝国的衰落,赵王城亦难逃噩运,后为兵燹所毁。然而,这座曾盛极一时的王府,辽、金、元史书中有所记载,但语焉不详,至于其确切方位及变迁沿革更是只字未提。因而,蒙元以降,赵王城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其确切方位成为史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迷。  相似文献   

9.
"圣主成吉思汗开创了,全蒙古的法度规章。让我们高举起水晶酒杯,共同欢乐齐声歌唱!英主成吉思汗倡导了,全蒙古的礼仪风俗。让我们高举玉石酒杯,放声歌唱一起欢舞。"——潮尔道名曲《圣主成吉思汗》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势力不断南侵。而中国却积贫积弱,对沙俄的扩张无能为力。终于在1945年,外蒙古被外国势力肢解,从中国分裂出去独立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历史的沿革和沙俄的凯觎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并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帝国的时候,整个蒙古就是他的根据地、元朝帝国的一部分。清朝初年,曾把蒙古分为三部分:即漠南、漠西、漠北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又称内蒙古,漠西、漠北蒙古又称外蒙古,外蒙古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为防止外蒙古王公贵族搞地方武装割据,清王朝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派驻大臣和…  相似文献   

11.
元朝的历史,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下大都、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逃为止,总共162年,先后有14位皇帝。元朝的早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制度原因导致的吏治腐败。  相似文献   

12.
正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会见西藏格鲁派(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又称黄教)领袖索朗嘉措,互赠封号。格鲁派由此在漠南蒙古地区迅速传播,并借助于蒙古势力,在西藏的教派斗争中渐处上风。1616年,漠西蒙古卫拉特各部正式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1634年,蒙古末代大汗察哈尔林丹汗败亡。1644年,崛起于东北的满洲入关,占据中原。17世纪中后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各  相似文献   

13.
正满洲在明北部边塞迅速崛起的同时,其内部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先祖遗甲十三副集数十人起兵,自称"淑勒贝勒"。不数年,统一建州,吞并哈达,其势日壮。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蒙古内喀尔喀五部尊称其为"淑勒昆都仑汗"。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正式受部众推举为"庚寅汗"。"汗"本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回纥、蒙古使用过的酋长尊号。自明末哈达部王台称汗以后,"汗"成为女真社会中凌驾于各部显贵之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努尔哈赤称汗初期,不仅亲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忽必烈的传记。本文摘自它的序言,有删节。不少历史学者认为,13、14世纪的世界可称为蒙古时代。成吉思汗征服颠覆了东、西方旧秩序,他缔造的大蒙古国囊括了多半个欧亚版图,首次形成近代以前长达100年的"世界体系"。"世界征服者"几乎被当作成吉思汗的代名  相似文献   

15.
耶律楚材是蒙元之初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处于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夜.1215年在蒙古大军攻克金中都(今北京),耶律楚材犹豫三年后,应成吉思汗之召北上,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以契丹皇裔自诩的耶律楚材,并无汉人"华夷之辨"的严格束缚,在他看来,只要蒙古统治者有"九州成一统"的实力,以公天下之心,行中国之道,自然可以成为中国之主.  相似文献   

16.
蒙古语是全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历史悠久、既有文字又被广泛使用的民族语言之一,自成吉思汗时代创立蒙古书面语至今,已达七百年之久。所以,加强对蒙古语言的研究,使之更加标准、规范是蒙古语言学家的追求和理想,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确精扎布教授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7.
察合台是大蒙古国统治中亚的第一位宗王,也是察合台兀鲁思的第一位汗,他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在中亚逐渐建立了统治,在他统治下,察合台兀鲁思已经开始出现离心现象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回顾蒙古族金戈铁马的历史,发现能立于不败之地、终成大业的蒙古军队是文武兼备的军队,成吉思汗是卓越而富有远见的、善于"软""硬"兼施的统帅。本文拟论述成吉思汗的军事软实力思想,希望今人借鉴其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9.
耶律楚材(1190-1244),契丹人,辽太祖长子东丹王耶律突欲的八世世孙,字晋卿,晚年号玉泉老人,佛号湛然居士.他是元代著名的大政治家,是精通儒学和佛经的学者.在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任大臣,官至中书令,任事近30年.耶律楚材在促进蒙古族和汉族的和解及融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的积极促进者.  相似文献   

20.
阿尔山地区曾是蒙古民族活动非常频繁的地方,它是蒙古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这里曾先后成为蒙古塔塔儿、翁吉刺、哈拉哈、车臣、科尔沁等大小十几个蒙古族部落繁衍生息游牧的地方。又因这里的温泉之故,使得它更成为蒙古民族心目中除“圣山”(不尔罕山)、斡难河、成吉思汗陵以外的又一“圣地”。所以,每到夏季,总会有众多的蒙古人及具有蒙古族血统的人不远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