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的1979年后开始的。此前。陈独秀头上有九顶帽子:  相似文献   

2.
吴芳 《科教文汇》2009,(16):219-220
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政治思想中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从1932年入狱到1942年5月因病去逝这一晚年阶段,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对民主问题有过极其深刻的认识和阐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融入国际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成效,引起了世界的普遍聚焦和研究热潮,文章通过以评析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总体看法为主线,阐述了国外学者集中关注与评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客观存在的认可,对中国式现代化是否改写国强必霸的旧逻辑意见不一,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是否创造文明新形态的深入剖析。一方面,肯定国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赞赏;另一方面,澄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误解和歪曲,回应国内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归纳国外主流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局限,进一步总结现代化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从而为深度推进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拓宽学术视野、国际认知维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右倾”问题多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发展情况,突出了杨奎松①在这一方面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从一个侧面也展示了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发展,并从中倡导科学的治学理念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196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对海德格尔学说思想介绍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海德格尔著作的翻译,二是对国外有关海德格尔研究成果的评介,三是中国大陆学术界的少量批判性思想文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文伟 《学会》2011,(3):59-64
近年来,中国模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概念、成功之处、缺陷及对策建议、世界影响和应持态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了一大批理论成果,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这些研究的系统梳理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回顾陈独秀的科学观,可以发现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但学界对此的反思多有不足。本文考察了陈独秀科学观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五四运动对陈独秀科学观转变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陈独秀的科学观具有符号化、人格化、政治化的阶段性特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科学观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现代中国处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逻辑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196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对海德格尔学说思想介绍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海德格尔著作的翻译,二是对国外有关海德格尔研究成果的评介,三是中国大陆学术界的少量批判性思想文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问题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切关注。中国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同时尤重视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发展战略问题也受到了极度的重视。人和社会是文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的产物。教育是以现实的人为的对象和以现实的文化为内容的。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必须以中国现实的文化为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化问题是20世纪的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话题,自进入90年代以来,面临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在国内学术界又渐成热点。我们认为,对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冲击、危机和困境作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发展;通过文化比较阐发传统文化对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对救治现代化所造成的弊病的意义,对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人来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性课题。为推动对这个值得中国学术界长期、深入讨论的重大学术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本刊在香港中国文化基金会的资助下,特辟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专栏,以推进对这一问题的全方位、多学科的深入探讨。我们殷切希望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为这一专栏撰文赐稿。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人的创造性—杨振宁论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策 《未来与发展》1991,7(4):37-39
杨振宁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思想家。在他的整体科学思想中,教育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早年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熏陶,4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接触到了另外一种很不相同的教育思想,并汲取了其中最优秀的部分。近年来,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思想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对中国社会极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方案。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无疑有益于当今教育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教育家。不论在他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还是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期间,陈独秀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作了积极的探索,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珉 《科教文汇》2008,(14):12-13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教育家。不论在他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还是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期间,陈独秀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作了积极的探索,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领军人物,他的思想和文论观点对西方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曾经被称为当代"文艺批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中国学术界引发了对卢卡奇研究的重视。从卢卡奇作品引译到中国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不少学者都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将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当下卢卡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20年,中国的科技奖励体制发生了重大为变化.在世纪之交,中国科技奖励体制改革如何深化,奖励工作如何现代化,这是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比较,很久以前就有人做过详细研究。早在清末,西方法治文明引进伊始,很多先进知识分子对法律移植中的冲突进行过思考和论述。一直到现在,法的价值冲突依然是学术界和现实所回避不了的问题,对于这项问题的研究依然需要进行不断地探讨,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在理论上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7.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与四川联合大学哲学社会学系,于1998年4月16日至17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胡国亨先生‘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这是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于1996年4月以来与大陆学术界联合举办的第五次同一主题的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外掀起了对民主社会主义研究的又一高潮。文章总结了这段时期内国内外研究的代表性论著的出版情况,概括了学术界从思想体系、政治流派、社会模式三个角度对民主社会主义研究的12个热点问题,并指出今后我国学术界对民主社会主义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普通规律一样有着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划分提法各不相同,其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规律的研究已比较全面,具体可概括为适应超越率、双向互动率、要素协同率和人格塑造率。学术界对于基本规律的研究还不成熟,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应包括社会制约和心理制约率。  相似文献   

20.
王振  曾珍 《科教文汇》2010,(17):3-3,28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和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这一主题,对其内涵、内容、体系建构、发展路径等进行全面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和学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