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已成为新时期安徽省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机制,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不同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呈现由东向西的递减特征,而且合肥市表现一枝独秀,合芜蚌创新试验区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21,(3):101-108
金融与科技创新具有绿色属性,是驱动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2006~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采用物理学的耦合模型测算了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上海、苏南、浙北地区协调程度较高,安徽省整体较低。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的绿色发展,还对周围地区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实现区域绿色发展一体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耦合理论的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首先,建立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概念模型,然后,运用耦合模型构建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以安徽省"十二五"期间面板数据为例,对两者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7001,耦合协调关系属于中等协调。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8—2017年21所行业特色高校面板数据,对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创新与行业经济及科技发展、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创新与区域经济及科技发展的耦合态势分别进行测评与比较。研究发现,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创新在服务行业与区域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较于与行业发展之间较为协调的耦合状态,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创新与区域发展之间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状态,供需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创新与两个服务面向的耦合关系则经历了从与行业及区域耦合双重失调,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服务面向集中向区域倾斜,再到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回归行业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参透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加快形成研究生教育新发展格局。通过测算2001—2020年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的基础上,借助空间效应的β收敛模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之间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及其收敛性。考察期内,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且伴随着研究生扩招的规模效应丧失,耦合协调水平增幅较慢,并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阶段性。受地方性特征的影响,其空间差异持续扩大;然而,四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过程,意味着其空间差异将收敛至稳态。“十四五”期间,应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耦合度,充分发挥其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的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2008—2018年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其收敛性检验、空间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发现,该区域文旅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但耦合协调度整体仍较低,且围绕省域核心城市呈现增长极效应。其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存在波动并形成“小圈层”,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城市间不存在“追赶”效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旅融合的影响作用要强于文化产业。因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注重构建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区域特色互补,发挥增长极作用,提升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安徽省为例,从多维度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大系统的耦合关联进行测算。实证研究表明,2010—2019年安徽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6—2021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测算得分,对其两两交互以及三者共同的耦合协调展开分析,而后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三者共同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综合得分分别波动上升至良好、中等偏上与优秀水平,发展经历低水平科技创新领先、中等水平高等职业教育领先、中高水平新兴产业领先等三个阶段;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两两交互和三者共同的耦合度均呈现良性共振耦合中相互促进的转变,耦合协调度均由失调衰退上升至优质耦合协调;影响三者共同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分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员集聚、教师科研、资源保障和就业发展,科技创新中的投资投入、科技成果和行业扩散,新兴产业中的产业利润、新产品绩效和产业创新。最后,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协调共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剖析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鉴二次加权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将时间权重动态赋权于耦合协调度,对中国31个省份2012—2018年间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各区域的静态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间随时间变化表现为少数省份实现相邻等级跃迁,多数省区等级不变;动态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区域分异显著的特征;不同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并且与区域发展现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经济社会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的耦合协调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耦合协调度从起初的低层次极度失调逐渐转变为高层次良好协调,耦合协调类型从高职教育发展滞后型向发展超前型转变;就区域而言,整体变化趋势与全国相似,耦合协调水平由东部优于中部、西部向中部优于东部、西部转变.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水平,我国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区域统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