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部地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紧密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地区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区域的创新创造力,其本质是地区人才驱动.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的科技成果水平、科技创新条件、人才队伍发展三个方面的特征比较,揭示了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从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人才机制体制与环境等方面提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结构、市场化进程、区域创新能力、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发现,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化进程缓慢、区域创新能力差是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中部五省也存在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分工与合作的现实条件。因此,要实现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并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4.
李丹  刘瑶 《科技管理研究》2023,(15):114-124
探讨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以中国省域个体为样本,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并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并具有非线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数据要素市场化负向调节于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预测作用,正向调节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中介前半路径;进一步研究得出,区域知识产权的发展优势将转化为数字经济拉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动能,且拉动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为区域创新能力标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中部科技发展现状及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部地区区域创新是一项跨省区、跨行业的区域科技大创新、产业大对接、城市大联盟、信息大流动的系统工程,也是党和政府所面临的、极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适应、我国各经济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中部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战略意义,以揭示中部区域创新工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各类区域创新系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忠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18-219,223
本文按照创新能力和所处区住的不同,对我国创新系统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使用列联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别地区创新人力资源分布的差异化。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不同的地区人力资源分布存在差异化,而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也存在差异化。其中低创新能力地区高校创新人力资源较多是不同创新能力地区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化的主要原因,而中部地区研究机构人力资源较少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3—2020年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区域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均有显著积极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带动邻近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创新能力的两条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研究结论为新时代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优化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培育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社会资本通过增进主体合作、促进知识溢出、营造创新环境塑造区域创新能力。选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经济距离矩阵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效应,并同时存在维度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其中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效用。空间效应分析发现,邻近地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样有利于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资本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加强劲的创新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要重视本地社会资本的积累,积极构建通达的社会网络结构,充分发掘社会资本在提高创新能力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论坛》2006,(5):137-13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本报告(2005-2006)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首次提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这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深化;加强了实证研究,使本报告具有更强的研究性;丰富了对省(直辖市、自治区)创新能力的分析,增加了从地区经济特点、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产学研合作水平等多个角度对每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各类区域创新系统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差异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创新系统按照创新能力和所处区位的不同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使用列联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别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的差异化。对不同创新能力地区科技经费投资差异化的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不同的地区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基本相同,不存在差异化。而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差异化的研究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存在差异化,其中西部地区政府投入较高和企业投入较低是造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差异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0—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创新能力等指标建立面板数据库,实证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而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创新绩效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有着正影响,知识获取能力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有着负影响。提出地方政府增强区域创新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内部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外资使用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莹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61-26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区域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保障基础。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最老而且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为使东三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本文通过针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系统的评价,找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守华  禚金吉  何嫄 《科研管理》2011,32(4):152-160
运用塞尔指数和区域基尼系数,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尤其是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集聚;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在变化趋势上总体表现为发散性,尽管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收敛性;还运用多元回归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这种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的成因,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受经济水平、产业R&D投入强度、技术吸收能力、公共科研机构知识溢出水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可为中央和地方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文章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评价结果,梳理和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中心的创新集聚区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南方地区的创新能力在快速上升。同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依然面临挑战: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科教资源不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区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文章提出未来依靠优化战略布局,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基于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尽管同属于大城市,各城市的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各个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来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为中部地区实现崛起以及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契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中部崛起.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关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只有中部地区不断崛起,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得到推进,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科学发展得以实现.在对科学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以及对金融危机下我国以及中部地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下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战略路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中部崛起的三大主要战略路径:(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部地区竞争性区域构建;(2)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战略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战略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层面的简单理解,而是一个区域经济范围内能够促进创新的包括制度、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方面面的组织网络和系统工程。各国都非常重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欧盟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地区繁荣,尤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欧盟成员国波兰对Warmia-Mazury省实施的区域创新战略模式,进行深入解读,探讨了区域创新战略的目标、形成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创新战略,具有可供借鉴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和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决定因素之一,而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和保持则成为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对一个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了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动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开放加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构建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区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能够通过“专业化集聚—研发资金主导型”“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下多维度协同型”“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协同型”3种路径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路径存在地区异质性;依赖于特定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协同效应而非此消彼长;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等效替代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两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因素联动匹配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理,扩展了现有研究,使理论充分对话实践,为不同省市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