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林有鸿 《考试周刊》2008,(10):175-176
翻译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具体语境中的句子即语句,也就是语言单位的运用价值.翻译者首先要认识原文的语用意义,才能应用译语深入表达原意.因此.讨论语用意义对研究翻译理论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翻译中的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和文化意义,以及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意义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脱离了语境要想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是不可能的,因为脱离了语境,意义本身存在着多义性和歧义性。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文本意义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必须通过语境才能抓住原文的意义。本文通过把语境分成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探讨了翻译中语境对文本意义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语境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实际的翻译活动不仅影响范围广,而且影响程度深。因此要对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语境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进行不同的翻译活动、要通过语言翻译将原文的民族风范进行充分的折射、要对原文语境中所涉及的事物有正确的理解、要随着新词汇的不断丰富而逐渐提高翻译要求等四个方面对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语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言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的影响,提出了在翻译中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翻译表达应再现原文情景,要注重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语言交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本文着重探讨论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文文化信息的传递,获得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6.
文化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具有制约作用,特定的文化语境赋予原文以特定的含义。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境入手,探讨了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如何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加注法和直译加意译等翻译方法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境属于一个语言学范畴,它对语言使用与语言功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文化语境都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并吸引他们不断深入研究.每一个言语社团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而文化语境就是这些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征的方式与因素所构成的.翻译是言语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仅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满足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读者的要求.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翻译会不可避免的受文化语境的影响.而且,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它对翻译的合理性、恰当性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我们就对语境、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以及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8.
吉兆荣 《文教资料》2010,(36):45-47
由于习语在结构、语义、修辞、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翻译出特定语境下习语的意义,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重视语义翻译以求达到语义等值,更要重视语用翻译使译文在译语读者心中获得与原文相同的效果,以达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9.
语境直接影响着翻译者理解原文的本意。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基于这种分类,本文讨论这三种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以期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多个视角出发,使译文更能体现原文语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原文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语境是一切话语的出发点。语境就是语篇产生的环境。语言交际必须切合语言环境,离开语境就不能理解话语。因此在翻译中,把握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的分类方法谈谈语境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原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以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2.
利奇把意义分成七大类,他认为词语的意义应该放在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不同类型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得到传递和表达的程度是不同的。英汉语言词义灵活多变,他们所赋予每个词汇的意义和联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均能导致词语意义界定的模糊。要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做到对等,译者必须对译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确立和选择尤其与文本的文化语境,语言的搭配习惯以及语域、语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本的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翻译,作为对原作的一种阐释,不能忽视原作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同时,为使原作的生命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得以延续,翻译也必须兼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文章通过引用实例来分析源语文化语境中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及历史典故等对原文本解读的影响,并运用相同实例进一步阐述译入语文化语境在译文表达阶段对翻译策略的制约。可用意译法、归化法和类比法等策略来传迭源语语境下的原文,使译文的表达贴切自然,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词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充分反映了不同语言所处语境的文化特点。因此,文化语境在词语翻译中显得极为重要。探讨了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翻译方法,说明了文化语境是成功翻译的条件,在教学中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准确性是所有翻译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难以实现的要求,文化、文体、语境三方面是影响翻译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考虑源入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原文材料的文体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才能译出在内容、感情色彩等各方面都较为准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Context" covers from pure linguistics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takes place, and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inter-lingual and eross-euhural communication in which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achieve information equivalence in all levels. This thesis strives to investigate how context interplays with wording in translation, exemplified with a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o illustrate how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contexts lead to different wordings in translation. It concludes that translators must be context-sensitive to comprehend to meanings of a word in SL. And that's the basis to select an equivalent word of the closest meanings in all level in the TL.  相似文献   

17.
解构主义对于文学文本以及作者思想的解构没有确定的文本要意,主张文本读者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习俗、历史背景、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多个角度对于文本进行阅读以及理解。因此,解构主义语境的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通过自己对于文本的阅读以及理解角度有多种文化阐释。本文主要从解构主义语境对于文学翻译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表达形式和确切含义无时无刻不受其所处语境的制约。在英汉翻译时,原词、句与它对应的译处于中西不同的语境中,因此,当我们进行译选择时,就必须对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运用一定的技巧,从而使译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中西不同的语言习惯及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传播的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呈现出与传统字幕翻译不同的特点:译者非职业化、以无偿翻译为主;翻译快速,注重译者间的分工与协作;受众需求多样化。同时,文化上过度归化、表达过度网络化、译者过度介入和多义词词义选择忽视语境等问题亦日益凸显。译者选用翻译策略时,在文化层面上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网络语言使用上,要注意把握网络语言的“信”度、雅俗度与通用度;在介入的必要性与方式上,应充分考虑相应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预设在翻译受众中的存在状态;在多义词词义选择上,要综合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包括:源语与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不同使得翻译互文信息不能以直译为主;互文对源语文本的意义建构作用在译文当中要考虑以何种策略才能保留;互文的难度各异,翻译的方法也要有差异;目标读者对互文解读能力的差异要求翻译时要针对不同读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译者应当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在译文读者可以正确解读的情况下,将互文直译;如果直译会造成互文意义的流失可采用注释的方法;如果互文信息对目标读者来说太过复杂,则可以考虑适度的省略不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