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教师及教师职业发展的主流。为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教师教育必须转变理念,即目标取向从“半专科”走向“专科”、内容选择从“粗放”走向“精细”、功能定位从“无限”走向“有限”、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建构”,重新架构起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简论教师主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确立教师主体地位和重视教师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观是一个历史演变的概念,教师主体素质观代表了教师观的发展方向。树立教师主体素质观,必须重新对“教育”和“教学”在“生活”与“创造”的语境中作出解释,建立师生主体交往关系,实施创造性教学和实现教师自我教育是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已经习惯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教师,可以说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作为教师要正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教育观的重新确立.这种重新确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教师角色观念的重新确立,教师教育和培养机制观念的重新确立和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儒学教师观     
本文通过对传统儒学经典的主题化解读,一种建基于德性之上,又为了德性之生长和表现的中国传统的“儒学教师观”诞生了——教师即“道德创造家”、教师即“个人”、教师即“终身学习者”、教师即“批判性公共知识分子”。这对重新思考、检讨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中,过于注重教师作为“技术”抑或作为“实践”的训练,而忽视教师的价值倾向、漠视教师个人经验等问题,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静芬 《教育探索》2002,(12):98-100
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是人们比较热衷的话题。传统教育把教师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进步派教育则认为教师只是“看守者”和“助手”。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科学馆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第二课堂”,而且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场所。基于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可以增强教师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认识,促进教师学科间联系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教师校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素养,深化教师对于科学探究教学本质的认识。在利用科学馆进行科学教师教育时,可以采用“导入式”、“内容导向式”、“教学实践式”、“过程导向式”和“内容与过程兼顾式”五种模式,并需要丰富科学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涵,树立科学教师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拓展科学教师教育的社会资源,重新架构“立体互补式”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学术”视野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在“师范性”与“学术性”矛盾两极的张力作用下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术理论基础,构建整合性“教育学术”。从“学术”的“人为性”的视角来考察“教育学术”时,就能理解“教育学术”的合法性。在“教育学术”视界中,教师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杜威是教育史上的思想大家。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并以“儿童中心”这一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阐明了自己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领导、儿童心智的研究、教学活动的发起和组织、师生互动中的交往。  相似文献   

10.
当蓟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和新的发展时期 ,建立学习型社会 ,要求进行教育创新 ,而创新教育则呼唤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构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在这种形式下 ,教师角色应该在传统教师角色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师风采     
教师风采从教14年的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教师周晔,曾因研究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及聋儿教育教学规律成绩突出,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她参加了学校与澳大利亚有关方面合作进行的科研课题,潜心探索“人工耳蜗”后聋儿重新建立语言系统的科学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刷新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娟 《天津教育》2003,(12):22-25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强有力地推动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的形势、新的使命,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职业特点,转变其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定位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变。一、由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转换为平起平坐的对话者“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时至今日,不少人仍津津乐道“程门立雪”的典故。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权威地位,教师的话是经典,是“圣旨”,是标准答案,学生必须“一切行动听…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人们都对教师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并用“蜡烛”、“园丁”、“伯乐”、“工程师”等称谓比拟教师,这反映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师的不同认识。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看似恰当的隐喻性称谓非但不能再对教师形象做出科学解释和准确定位,反而使人们对教师形象产生了心理定势和错误判断,这对教师本身素质提高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当前有必要对教师形象进行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教师教育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这本教育著作,以“教师教育理念、教师知识、教师专业精神”三个方面描绘了一幅形象鲜明的教师图像。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蓝图;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记录着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的理解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重新梳理加工和重新“编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是指对教师承担着专业指导与成长服务责任的专门人员.随着教师教育“重心”后移态势的日益明显,教师培养者的角色势必发生由“教师教育者”向“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的转变.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的功能定位是“促进”教师而非“教育”教师.即让教师成为自己,发现教师的专业潜能,用教育服务引领教师发展,做好教师发展的导师与谋士.  相似文献   

18.
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强化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具有显的“奠基”功能和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重新审视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形成新的人才素质结构,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促进高师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诸多教师职业角色中,价值教育者是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师扮演价值教育者角色是教师职业伦理使然.胜任价值教育者这一角色,需要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重新回归其“传道”本色,并针对价值教育的困境与要求,在学校生活以及个人职业发展中,了解价值教育的具体内容、方法和准则,担当起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教育的角色与使命.  相似文献   

20.
高师课程改革与未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改变高师课程学科本位的弊端,重新塑造高师学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形象;必须明确未来教师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把他们塑造成“完整人”、“文化人”和“创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