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课程目标定位于满足学生发展与终身学习需要 ,为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2 0 0 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认为 ,课程是学生获得体验  相似文献   
2.
各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面临数量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美国高校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创建高校驻场企业家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能有效缓解创业师资短缺问题,优化创业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质量。借鉴美国高校驻场企业家项目,能够为我国利用高校驻场企业家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实现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教师的作用,是把物理科学“转移”为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把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转换”为学生的物理科学的学习活动。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就是使高师物理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些“转移”。由于现行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价值,造成其内在价值难以被未来教师认知和实现。因此,必须以实现“转移”为我国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价值,改革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预先设定就是,我们的教师做得不好。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目前整个教育学界甚至整个社会,已经漫天飞舞着对教师工作评价的负面舆论,损害着教师的群体形象。人们用自己的传统定势思维去评价现在的教师,用评价“神”而不是评价“人”的标准去衡量教师的工作。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师生是平等交往、平等对话的两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哪怕只是舆论上的强调,都会造成新的“中心主义”,而这种“中心主义”会把教师的地位不断推向边缘化,让教师在现代社会与后现代语境…  相似文献   
6.
现代认识论背景中的高等学校课程过分强调"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既不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也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基于人学的认识论对现代认识论的批判,肯定了实现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走向"学生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倡导还大学生课程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独特的个体.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与文生学习曲线的绘制技术,选取四个物理学概念,利用灰色绝对关联度模型,比较中学生学习四个物理学概念的过程与此四个物理学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的相似度或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的四个概念形成过程有着惊人的类似,达到84%以上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8.
创业课程是最基本的创业教育模式。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创业教育最早的国家,美国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在"协会指导、校本开发"的总体思路引领下,已经由单一课程开发向课程群建设发展,且内容日趋多样化,其建设路径有: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围绕创业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依托专业知识的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针对特定主题的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发达国家都致力于科学教育理论的创新和科学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联邦教育部和全国性著名教育科学组织在美国大财团的支持下,先后搞了几套雄心勃勃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订的《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培养美国的儿童,使他们适应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接近地球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但是,1991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论课程的文化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是按照一定逻辑对各领域文化进行重构的产物,其重构目的是便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方便的交流和有效的传承。利用学者、专家对话的学科逻辑构建的课程,既不一定对传承文化真正有效,也不一定对发展文化真正有效。课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因此课程应该回归文化的逻辑,回到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