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一个典型的实验,新旧版教材都采用这一实验现象来演示说明升华和凝华现象。  相似文献   

2.
云、雾、霜和露等都是水汽凝结的产物。如果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发生在空中 ,就形成云、雾 ;发生在地表面或地表面的物体上 ,就形成露、霜、雾凇和雨凇等。前一类凝结现象 ,产生空中凝结物 ,后一类凝结现象 ,产生地表面凝结物。所谓水汽凝结是指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汽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则称为凝华。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凝结核或凝华核 ;二是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大气中饱和水汽与气温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参见教材“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所以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有两条途径 :(1)在一定…  相似文献   

3.
例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06年江西)分析早晚温差大,白天蒸发的水蒸气在晚上降温后液化成小水珠,若空气中有较多的尘埃,小水珠就以浮尘为凝结核,浮在空中形成雾;若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形成  相似文献   

4.
“升华和凝华”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阐述但属一般了解的、非重点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及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后,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现提出来,请大家探讨。一、碘的升华、凝华实验的可见度问题要使学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掌握定义中“直接变成”四个字的含义,实验成功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师一般均按教学参考书(人教社编,1987年版)提供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初三物理新编教材第四章“升华和凝华”一节中谈到:“用固态的碘很容易看到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把少量的碘放进烧瓶里,微微加热,固态的碘就升华,产生紫色的碘蒸汽,停止加热后,会在烧瓶上看到凝华成固态的碘。”  相似文献   

6.
杨锐 《贵州教育》2011,(8):46-47
“升华和凝华”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该节的重、难点是“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以及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我在备课中注意到: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的条件来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应在形成概念前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像一些演示实验或者动手实验,从而引入概念,并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为此我在该节课的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以下情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早春的雨 B.初夏的雾 C.深秋的露 D.隆冬的霜 2.夏天的清晨,河面上常会出现一些雾气,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水蒸气升华 B.水蒸气液化 C.水蒸气凝固 D.水蒸气凝华 3.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相似文献   

8.
实验改进两例江苏陆飞江小学自然教材中有大气的流动、雾的形成两个实验,我在实践中发现用配套教材的现成的实验器材做实验,成功率很低,而这两个实验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个重点和难点,我以“土”办法对这两个实验作了以下改进.雾的形成实验:1.材料:大...  相似文献   

9.
彭坤 《考试》2003,(11)
1.柳州的冬天常出现霜冻现象,去年冬天,柳江、柳城两个主要产蔗基地因受“霜害”,大片甘蔗被冻坏,造成蔗糖减产。霜是空气中的蒸气_____而成的。[点评]判断、解释物态变化现象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物质变化前后处的状态以及形成过程。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上,所以本题答案应填:凝华。  相似文献   

10.
1.同学们,在吉林松花江畔,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师边书写边强调:“雾”要注意雨字头要宽一些,盖住下面的“务”字。同学们再观察“凇”字左边是两点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及化学中,都有碘升华的实验,初二物理中同时还学习凝华的知识。沪教版初二物理教材中,做演示实验时,升华现象很明显,但是观察到凝华现象却需要较长时间。为了克服此缺陷,我们对该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实验现象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具体改进方法如下。方法一:将原盖在烧杯上的玻璃片改成如图1所示,将一试管穿过一厚纸片,试管中放入适量冷水,在做演示时,不仅能看到升华现象,还能迅速观察到凝华现象(碘蒸气在冷的试管表面发生凝华)。这样就克服了原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在玻璃片上出现的凝华现象。方法二:如图2所示,将一小试…  相似文献   

12.
徐建新 《快乐阅读》2011,(16):121-122
一、教材分析对于教材,前面已经研究了汽化和液化、熔解和凝固,学习升华和凝华后,对物态变化知识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这一节教材是物态变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与  相似文献   

13.
陈宝秀 《辽宁教育》2009,(12):45-4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因噎废食、矫枉过正的现象.在新教材的使用上亦是如此,把教材奉为“圣经”的人不多,但把教材贬为“次品”的人不少。有些教师面对教材不求甚解、半“悟”半“雾”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开发起来,出现了乱砍滥伐的现象。本文将结合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理性思考这样开发教材的实效。以辩误鸣正。  相似文献   

14.
夏林义 《考试周刊》2013,(31):121-122
<正>地面从大气中直接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雨、雪、霜露、雾、凇、霰和雹等。降水是上天赐给大地的甘露。各种各样的气候,因为你的参与才有了变幻莫测;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因为你的雕琢才有了灵性;丰富多彩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小议烟、雾、烟雾湖北省宜昌市七中谢继权(443003)烟、雾、烟雾是易混淆的三种化学实验现象,如何区分这三种实验现象而对某一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呢?下面以烟、雾、烟雾的形成原因出发,举例说明。(1)烟是微小团体颗粒悬浮在空间而形成的。如:红热的铜丝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张斌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人学《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作一简要评述。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电大教材与其它教材在某些语言理论方面的差异,第二部分简要分析电大教材对语言“当中现象”、“特殊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析大学物理教材中的准历史现象杨建邺,周国强编者按: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大学物理教材所提供的应当是经得起考察的事实和经得起验证的真理。如果某种“真理”需要曲解、甚至虚构“事实”才能传授给学生,那么,不仅“真理”本身的信度会大打折扣,而且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的普遍规律后的一个综合应用,教材把薄膜干涉时发生的色散、衍射时的色散和棱镜折射时发生的色散放在同一节内容中,是因为三者都有色散现象,而形成原理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现象的本质探究.  相似文献   

19.
“样板戏”自从被封成“样板”那天起,便不仅仅作为普通剧目而存在,它被抽象为僵化的原则与教条,在文革文艺中发挥着酷似魔鬼“普罗克拉斯提斯铁床”效应。样板戏由普通剧目变为“铁床”,经历了树样板、宣传推广、学习普及、改编移植等过程,形成“三突出”、“三结合”、“三陪衬”等创作模式,这是一个将一批普通剧目抽象化、偶像化、神圣化而成为样板的过程,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样板戏现象”。“样板戏现象”极大地戕害了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把那个时期的文艺活动逼进了一个狭小的死胡同,这是当代文艺活动中的一个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20.
选题“扎堆”现象,是指自考学员虽然地处各方,但论文选题却相对集中的现象。这种“扎堆”的选题呈现“名”效应、“借”教材等特征。自考学员论文选题“扎堆”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利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