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话语表达,是认识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视角。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话语表达具有三重逻辑:反思与批判话语表达的精神觉悟逻辑,是对自鸦片战争至五四以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自省,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抨击。启蒙与救亡话语表达的五四运动逻辑,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精神催动了新思想新文化新话语的生长,五四运动为先进知识分子确立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救亡新时代。改造与革命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逻辑,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创造另一种新生活、另一种新社会的主流话语,坚定走俄国人的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劳动群众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优点和特点。这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现实动力,指引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80年前的5月4日,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是其中最觉悟的成分)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反对丧权辱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为维护国家主权,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起,喊出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心声,以血肉之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揭开了中国现代史上的新篇章。正如毛主席所曾指出的,“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中,使中国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认识到了中国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有出路,因而迅速地实现了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根本转变。首先,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知识分子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决裂,逐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获得了具大的精神力量;其次,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获得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样,中国知识分子登上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舞台.实现了新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80年前的5月4日,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是其中最觉悟的成分)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反对丧权辱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为维护国家主权,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起,喊出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心声。以血肉之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揭开了中国现代史上的新篇章。正如毛主席所曾指出的,“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又  相似文献   

5.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转化。他们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找到了谋求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他们领导五四运动,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深入工人群众中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率先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先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逐步认识到,旧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已经走不通,我们民族要振兴,要富强,中国人民要解放,必须走另一条道路,也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在这场新的革命事业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必须在革命实践中改造自我,走上一条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崭新道路。一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走这条道路?时至今日,还要不要继续走这条道路?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特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是《讲话》贯穿始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50年来,这一思想为广大知识分子所拥护,所接受。事实证明,与工农相结合,是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为什么要与工农相结合、如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对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主张的历史回顾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8.
从辛亥革命的爆发至五四运动的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光华灿烂的年代。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现代意识、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其中,作为思想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文章的观念也进行了重新检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分三个方面作一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52年前,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中国的知识青年和青年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并且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斗换星移,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任务同那时也不尽相同,但是,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仍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辉。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五四报告会上把我国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概括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这是历史凝成的真理。为纪念五四运动72周年,首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教育报和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学生,就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走与工农相合的道路举行了座谈。邓力群、郭明秋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在这四十年当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今天我们不但已经解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获得了自由和独立,而且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五四运动是一个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之一,就是为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当时革命的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逐步地懂得,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深入工人群众,使革命的理论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是五四运动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不仅领导了推翻专制、建立共和的辛亥革命,而且在辛亥革命以后还多次发动了旨在维护辛亥革命果实的革命斗争。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1)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2)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3)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4)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支持,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运动的发展与成功;另一方面,他本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民众力量的伟大,开始酝酿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塑造了较多最先觉醒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况,而且也表现了鲁迅本人对现代知识分子同时也包括他自己命运前途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中,属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极少。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这一队伍在人数上不断壮大,在思想上日趋成熟。这些变化与五四运动密不可分。五四运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他们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二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14.
谈五四运动,必谈知识分子。本文试图把五四时期不同类型知识分子作一整体和社会群体,探讨五四时期不同类型新知识分子集结联手达成统一战线的共同基础。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评价五四时期各种类型知识分子,认识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总结前辈们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得到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下一代》2012,(8):9-10
1919年春,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这时,正是“五四运动”的前夕。不久,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卖国罪行的愤怒郁积已久的大爆发。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无论是进行推翻旧世界的革命斗争,还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需要知识分子。尤其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更需要知识分子来发展科学技术,使这个第一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曾有过许多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些成绩或失误曾相应地促进或延缓了革命和建设的进程。 我们党就是由一些首先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具有初步共产王义思想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作为桥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创立起来的。她的成长、发展与壮大,更是与先进知识分子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积极作用紧密相关。然而,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曾多次出现了“左”倾错误,我们党为纠正“左”倾错误,端正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长期曲折的革命斗争,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怎样?人们对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少。建国以来,一部分史学工作者曾进行过探讨,认为马克思主义早在辛亥革命以前就在革命党人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间开始介绍、研究和讨论。但是,当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很肤浅,甚至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接受,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五四运动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进步与成长.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知识分子指明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谁先响应了学生运动 从五四运动的发生不难看出,国难当头,最先觉悟的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但是,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运动就不单单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作用。长期以来,教科书的描述突出工人阶级,似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带动了其他社会力量。教科书偏重革命史也埋没了20世纪前20年的爱国运动。事实上,同情学生、支持学生、迅速起来与学生并肩抗争的始终是城市工商业者,工人的觉悟在他们后面。当时,除青年知识分子外,具有反帝爱国意识而且有组织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我们熟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历史,但是,不太了解同期发生在城市的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至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期间有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有吹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号角的“五四”运动,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工人大罢工,有一九二七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并且在这历史剧烈变动过程中,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