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板     
张曼玉成戛纳电影节评委之星戛纳当地时间5月16日傍晚,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卢米埃尔大厅隆重举行。第一个走上红地毯的中国女星是担任评委的张曼玉,她美丽的礼服繁花似锦,险些把自己绊倒。张曼玉自始至终处于媒体包围之中,又要评判又要不停签名。当被问到个人好恶或标准时,张曼玉表示:“我的个人标准就是只分好电影和坏电影,不看风格,也不分艺术片或商业片。”  相似文献   

2.
时尚人物     
虽然本届戛纳电影节只有两部华语片参赛,但刚刚离婚的张曼玉和唯一的华裔评委杨紫琼,还是足以比华裔影人成为新闻焦点。 在银幕上塑造过一系列女侠形象的动作明星杨紫琼,首次以评委身份参加戛纳影展。开幕式上,杨紫琼一身白色套装,抢了不少记者的镜头。与她一同担任评委的还有莎朗·斯通。来自东西方的不同气质的两位美女相拥亮相,艳惊四座。  相似文献   

3.
冯琳 《兰台内外》2011,(1):60-61
有人说张曼玉是猫,她的眼睛任何时候都熠熠闪光;有人说张曼玉是薄荷,她的笑容随时随地让你透心清凉;有人说张曼玉是小品文,轻灵含蓄、言简意赅。张曼玉潜入了无数人的心底,不老地笑着,不老地美丽着。  相似文献   

4.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41):72-72
张曼玉:要与内地出版社打官司 张曼玉的离婚与梁朝伟有关?10月25日,由中国戏 剧出版社出版的《张曼玉画传》在京首发,书中除了详 尽介绍张曼玉的从艺之路外,还首次独家披露了她与法 国前夫分手的内情。但此书已经引起张曼玉及其经纪公 司的不满。 张曼玉经的纪公司认为该书未经过授权,而且书中 描写张曼玉婚姻问题的内容存在严重失实,表示将会采取 法律行动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5.
备忘     
在含金量与奥斯卡不相上下的53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香港影星梁朝伟凭借在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出色表现,一举荣登本届戛纳电影节影帝宝座。梁朝伟正式踏进演艺界,始于1982年加入无线电视演员训练班。在TVB多年,演过《新师兄》、《鹿鼎记》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电视剧。当年曾与张曼玉合作,凭借《新师兄》一片崭露头角;这次出演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9,(18):88-88
本届戛纳影展.今年唯一的华人评审、台湾女星舒。淇成为评审团焦点。近几年.巩俐、杨紫琼、章子怡、张曼玉等陆续担任国际影展评审.华人女星新势力令人瞩目。尤其是,今年李安等4位华人导演的新作角逐竞赛单元,舒淇的角色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7.
如果单看入围戛纳的选片,在评审团的成员以及最终的奖项归属上,会给人“亚洲影片崛起了”的第一印象。而这种印象有可能只是戛纳组委会特意制造的“错觉”  相似文献   

8.
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7点50分.第57届戛纳电影节如期启幕。  相似文献   

9.
看板     
张曼玉走上爱丁堡电影节大师讲坛英国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次中国电影节“电影在中国”日前在爱丁堡开幕,张曼玉作为本次电影节的特邀嘉宾,不仅以自己主演的影片《阮玲玉》为影展揭幕,还走上大师讲坛,将自己的电影人生与当地影迷分享。她表示自己从影20多年,其间没有真正享受过生活,“如果从现在开始还不能为自己活着的话,就有些晚了。”  相似文献   

10.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88-88
范冰冰惊艳巴黎时装周 近日,范冰冰出席巴黎时装周,成为众多品牌争相邀请的座上宾,备受众多海外媒体关注。她百变造型中始终突出美艳复古,巨星范儿十足,风头甚至超过张曼玉。  相似文献   

11.
流水 《新闻世界》2007,(9):33-34
5月20日,国际影星章子怡应邀出席戛纳电影节,面对全世界媒体,她正式公开了与美国华纳公司大股东艾维·尼沃的恋情。在结束了与香港富家子弟霍启刚的感情后,章子怡收获了这段甜蜜的异国爱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与艾  相似文献   

12.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8):88-88
范冰冰“龙袍”加身闪耀戛纳红地毯 当地时间5月12日晚,范冰冰以一袭明黄色“龙袍”礼服亮相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红毯。据其御用造型师卜柯文称,“龙袍”的灵感来自范冰冰本人,以凸显她身上那种“中国女明星少见的女王范儿”。这是30个工人用了15天时间纯手工制作的。  相似文献   

13.
时尚人物     
张曼玉:联袂周迅 出演同性恋 早有消息称,张曼玉和周迅有望合演一部影片。日前,张曼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条消息,这是由法国导演戴思杰执导的新片,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华人在越南的爱情故事。张曼玉和周迅将在剧中扮演一对同性恋人,据说,她们将有“大胆的突破性表演。”对于同性恋题材和角色,张  相似文献   

14.
《档案与社会》2002,(5):I001-I001
似灯塔,如明灯,中国共产党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它指弓中国这艘巨轮就要驶向新的港湾。  相似文献   

15.
章子怡红了,今年还红到戛纳去了,踌上了那里的红地毯,给国人大长了脸面。可有些媒体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偏听偏信给她找茬煞风景,说她的英语很蹩脚。“闹了笑话”。于是有人慨叹:真是树大招风,人红是非多。  相似文献   

16.
傅海 《新闻采编》2007,(1):27-28
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者不停地叩问生命存在之价值,所谓“意义”与“虚无”,所谓“时间”与“空间”,所谓“有为”与“无为”……每一项讨论都带给我们一些光亮,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迷惘。2006年5月,中国大陆一所著名新闻院校的一位学业颇优的女博士抛夫别女,从八楼跃下,结束了她  相似文献   

17.
开心的时候,她手舞足蹈;感动的时候,她毫不掩饰地热泪盈眶,透明得一览无余。正如她的歌声一样,纯净动人,让听者不知不觉上了她情绪的“当”,跟随她一起喜悦一起感动……  相似文献   

18.
易茗 《新闻世界》2007,(10):31-32
现在边梅"下海"已经2年了,做过副总裁。有时会想起当中国第一女保镖时的风光,唯有一个遗憾:她不能再穿警服了。她永远忘不了那身橄榄绿。自从脱下了那身橄榄绿的警  相似文献   

19.
尹悦 《今传媒》2014,(12):110-111
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播以来,这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51届戛纳电视节上,中国美食香飘海外,《舌尖上的中国》引起海外片商竞相争抢,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打开了新局面。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向世界讲好一个"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0.
“啊,终于到了。”1934年8月4日,33岁的格蕾丝·狄凡在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漫长旅行之后,从天津写信给美国的家人。此后40年,她将在这里见证日本人的野蛮占领,内战,新中国的成立,“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她将从中国工程师的洋太太,变身为多病的寡妇、人民教师,以至“罪大恶极的美国特务及反革命分子”。她将被红卫兵拘押,当众批斗并殴打。对一个美国女人来说,这将是绝无仅有的经历。格蕾丝年轻时怀着成为歌剧名角的梦想,从田纳西老家到纽约求学,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中国工程师刘祺相恋,结婚,生女。此后,她远涉重洋,到地球的另一端追随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