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体验式学习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敦 《教育与职业》2007,(30):96-98
文章介绍了体验式学习和体验式培训的含义和特点,并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例,设计了体验式培训模型,阐述了体验式培训模型应用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体验式培训设计作出了初步的探索,旨在提高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发展起来。文章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移动学习开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移动学习的特征和成人学习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培训策略来激励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有效解决了教师工学矛盾问题,扩大了教师培训的覆盖面,但网络培训也存在内容更新慢、培训体验不丰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提升培训效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教师网络培训数据,提炼出互动式学习范式.通过实践可知:在范式应用中,多维的互动生态、主动的学习参与、灵动的课程内容、互惠的学习成果让"互联网+"教师培训取得更优效果,为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目的不仅是教师在培训中学习、获取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因此,评价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在强调参加培训教师人数、合格率等指标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后,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绩效。本文从培训迁移理论出发,针对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因素,并对提高培训效果的对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蓝庆柳 《教育信息技术》2021,(1):110-113,101
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培训缺乏针对性,教师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文章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出发,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资源,搭建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通过平台使教师在移动环境下可以实时提出需求并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并优化了学校教育工作,为校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鲜活的实践,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提倡学徒制和抛锚式教学以及在情境中进行评价。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情景认知理论去进行:转换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的知识观,建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学习共同体,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情境评价,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信息化,等等。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性转换,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需求来自教师实践,而检验培训效果也必须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而且是唯一途径.所以,要围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标,坚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重视实践检验环节,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有效促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基于培训与实践的科学融合,让教师在探索与应用教育技术过程中不断的理解教育技术,构建实践取向的教育技术能力循环培训模式,为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结合恩平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并辅以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提出基于混合学习的恩平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用模式,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培训操作流程。最后对混合学习应用于恩平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反思,并对培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影响其培训效果。教育生态观整体系统性、动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内在认知与追求和谐发展的关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教育生态观从培训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使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51):9-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混合学习是把网络学习和传统的面对面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培训方式,面对面集中讲授、交流,课下网络自主学习,工作中移动学习查漏补缺,以此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将混合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域并加以提升,有机整合教师校本研修,构建一种混合培训模式,能强化培训效果,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在第一轮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结束的基础上,教育部再次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国培项目。为了清楚、准确地把握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找出他们的短板在哪里,以便开展新一轮的国培项目,文章通过座谈和问卷等形式,从信息意识、信息应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兴起.移动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师培训中,参训教师利用手持式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成为可能,且有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解决了教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难题,培训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仍然存在工学矛盾。为了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并构建了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4.
马军侠  范苑花 《考试周刊》2011,(13):148-149
作者从定义入手论述了移动学习的内涵,分析了移动英语培训的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在中学开展移动英语教师培训活动,最后对实践活动提出几点想法,以使移动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教师培训离不开良性互动.本文从对教师个体知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教师学习的特点、成人远程学习障碍的分析出发,提炼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互动的特点:灵活性、开放性、技术性和持续性.并从功能和参与主体两个维度对互动存在形式进行了总结.最后从教育行政部门、项目执行机构、班级辅导教师、参训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确保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开展良性互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和广州试验区项目研究为契机,探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准入机制和培训策略,概括瀑布式培训体系的基本运作机制以及以效果为导向的培训策略的实施.切实提高培训效益,进一步确立教师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发展远程培训 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进行了较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的需求;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缓解教师继续教育工学矛盾和提高培训效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展远程培训的必要性。同时从信息化条件、新知识获取的方式和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等方面论证了教师远程培训的可行性,对"十二五"教师远程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师远程培训是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在培训中借助技术手段超越时空距离完成学习任务,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在对国内教师远程培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部教师研修网"中教师教育类网络课程在甘肃省不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应用的研究,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教师、指导者、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教师远程培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仍是当前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师Office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与需求,基于Office教育教学应用文档案例,分层次进行Office教学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路与方法,并介绍了典型培训案例的设计和新方法的实施与效果;最后提出基于教学专题活动建立案例库和开展Office教学应用培训的模式,该模式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培训是将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自主学习、网络交流互动以及线下研修有机融合的一种培训方式.文章以“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为例,从课程资源、教学管理体系、学习活动设计和远程培训平台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混合式培训方式下教师培训质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