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文言文一直被视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它难在两点;一是文字障碍,二是年代隔阂。但文言文又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分值增加到19分.而文言实词的考查.又是每年必考的考点.许多同学后两题大都能做对,唯有此题出错率比较高。笔者将自己指导复习文言实词时总结的几点方法简介如下.希望对备考的学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一直是备战高考的难点之一。本期所选四篇文章,分别从实词、虚词、翻译和阅读训练角度,帮助同学们搞好文言文复习,迎接2008年高考。  相似文献   

3.
【指点迷津】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部分,熟记并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一篇文章之所以读不懂,关键是不知道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意义的积累,在平时、在学习文言文的每一堂课。文言实词意义往往不是一个,在实际使用中还有临时意义,因此明确文言实词的意义非常重要。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依据课本,夯实基础。课文中的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而高考文言阅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曾见之于课文。所以考生应熟读甚至背诵课本中的重点文言文篇(段),培养语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熟悉实词的相…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复习中,实词历来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推断技巧,无疑是很有作用的。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技巧。  相似文献   

5.
实词考核历来是文言文教学和高考应试的重中之重。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十分重要,但若能在此基础上善于运用一些判断技巧,则更能提高学生根据上下文语意来准确判断词义的能力。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略举几例。一、借助词性或成分搭配来判定词义同现代汉语一样,在文言文句子里,一个文言实词的词义是受其词性限制的。同时,一个词可能有多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这是由文言文的特点决定的。除了时空距离因素外,还可用"雅"、"洁"二字概括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因此,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就成为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中学教学极重视字字落实。即使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高考复习时也强化训练学生掌握120个实词、18个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知识,但事实上学生做起题来仍然困难重重。因为还有一些重  相似文献   

7.
高考对学生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侧重于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把这一点贯穿到文言实词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中去。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文言实词知识点教学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8.
通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有强化考查文言词义、尤其是实词词义的趋向。实际上,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平时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更注重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督导学生对文言实词静态词义的识记积累,更要注重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辨识文言实词的动态词义。下面这些方法在推断词义中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在紧张、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我结合自己多年带高三毕业班的经验,觉得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有效的。一、课内练兵,重在激兴启思重语感我曾经向高三语文老师讨教文言文复习方法,也听过一些高三语文老师关于文言文复习的公开课,他们基本上是按照高考总复习的那本书,从文言实词到文言虚词再到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从筛选文言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到文言文翻译、断句,按照这个思路来安排文言文复习的内容。但是,这种复习方法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着眼文言文阅读积累,重点介绍了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以期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1.
一、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现状浅析文言文一直是高中生心中的郁结,原因有三:一是本身晦涩难懂;二是缺乏现实的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对它产生好感;三是教师讲授方法失当。因此多数高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有较大抵触情绪,迫于高考,不得不学。阅读文言文,必然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以及历史、文化、情俗、文体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其中实词为第一重障碍,因为虚词、句式及文化常识远不及实词繁多复杂。  相似文献   

12.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13.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文言实词数量多,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每年高考必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言文复习历来备受重视,教师和同学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收效甚微,学生得分很低。从近年来的江苏高考和我们平时的测试来看,18分的文言文试题,学生得分平均在10分左右。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三个误区。误区一,重练习轻诵读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讲究熟读成诵,而今天,诵读已经远离了文言文复习,甚至是文言文新课的教学。课上,教师在讲解;晨读,学生在背名句;作业时,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实词的解题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三的复习中,文言文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 1— 6册课本中的文言实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变化大,学生能完完全全掌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 ?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学生是有帮助的。  一、利用汉字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如: 1998年高考第 16题“冀得一归觐”中“觐”,中学自学课本中仅出现过一次 (《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考生…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如有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到今天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消失;有的虽未消失却不常用。加之文言文中一些特殊的语法特点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有的甚至是现代汉语语法所没有的。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畏惧心理。要对这些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理解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借助已具有的或常见的语言材料进行推断,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其中,指导学生借助常见成语来学习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语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成…  相似文献   

17.
借用"宋代禅宗大师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谈谈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所谓的"山水"就是指学生在高考文言文复习初始阶段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以及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文言翻译等。学生在完成课本文言知识的整合的基础上,对知识形成了有效的知识迁移,而且必须是正迁移,这样才能做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8.
张勇 《考试》2001,(Z2)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测试要求是:“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它分为两个能力层级:1、理解B,2、分析综合C。理解B包括四项具体要求,主要着眼于阅读语言和内容理解方面的要求。分析综合C包括三项具体要求,主要着眼于对整篇文言文深层的、本质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意。下面就七项具体要求结合例题进行考点分析,从中发现高考文言文复习的规律、方法和思路。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在文言文试题中占的比例非常大,而且年年必考,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掌握实词首先重在积累,对从高中课本里  相似文献   

19.
【考点扫描】1.总体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能力要求:具体考查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归纳要点,概括主旨;鉴赏与评价。【备考攻略】高考文言文的复习历来备受重视,对于即将参加2007年高考的考生来说,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冲刺阶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历年高考最为棘手的一个大题,学习难度大,考生费力最多。分析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点解读】2005年高考文言文在题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变化。省别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全国卷三北京卷湖南卷浙江卷重庆卷山东卷福建卷天津卷江苏卷广东卷江西卷湖北卷辽宁卷上海卷常见考点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推断、鉴赏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虚词、鉴赏实词意义、虚词、鉴赏实词意义、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虚词、推断、鉴赏虚词、句子理解新考点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