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曾闻 《教育文汇》2013,(3):45-45
前几天,由于儿子触犯了“校规”,我被班主任“喊”去。据儿子说,他们班常常有一些“犯规”吃“黄牌”的学生家长也被老师“喊”到校。老师“喊”家长到校,是关心孩子,但笔者认为其效果不一定会好。  相似文献   

2.
江奔 《现代家教》2003,(9):20-20
最近,得知儿子的诨名叫“铁嘴”。我问是咋回事?儿子低头不语。他小表妹说,他老爱在老师面前提问,有时问得老师也答不上来。老师烦他,叫他“多动脑筋少说话”。他说:“动脑筋就有疑问嘛,不懂能不问么?”老师说:“你就是一张铁嘴!”这样,儿子的诨名就被同学们喊开了。儿子确实难缠,假日带他爬山吧,他问“这里咋会有一座山?山上  相似文献   

3.
今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一脸的不高兴。“怎么了?”我关切地问。“老师批评我了。”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到底怎么回事?快告诉妈妈。”看得出儿子是受了委屈。“妈妈,我没有撒谎……那个问题,我真的会,可是,我忘了……”从儿子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弄明白了:原来上课时老师提问问题,儿子举了手,可等老师叫到他时,他却忘记了老师提的问题。老师很生气,就批评他撒谎,不会装会。看着趴在我腿上已哭成泪人的儿子,我陷入了深思,不禁想起了曾经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位老师接了一个新班,不久他发现在教室后排的一个角落里有名女生从没举手回答过…  相似文献   

4.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5.
儿子参加了市少年宫书法兴趣班,每天要练一页大字。一天,儿子正在写毛笔字,我看他字写得不行,就帮他写了一笔。没想到,批改时老师把我写的一笔给圈了出来。我佩服老师的眼力和认真批改的态度,我写的一个笔画夹在字里面,居然给了特别的“照顾”。看着被圈出的笔画,我灵机一动,借题发挥,颇有深意地对儿子说:“你看,老师多有眼力啊!一下子认出了一个好笔画。”儿子大概听出了话中之话,但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争也没有用。为激发他对写字的兴趣,我采用了激将法,对他说:“我们来比赛。以后你写字的时候,我帮你写一个笔画,只写一笔。老师肯定会把我写的一笔圈出来。绝不会圈错。如果圈错的话,爸爸罚写一页。”听说要比赛,儿子一下子来了兴趣,说:“说话算数,我就是不相信。”我说:“不相信没用,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比赛。”  相似文献   

6.
新年里,儿子给我的祝福竟然是:“祝你每天都不会被老师批评!”当时,我觉得很好笑,就随口说:“妈妈现在没有老师管了,你再想句其他的话说。”谁知儿子接着又说:“那么祝你每天都不会被领导批评!”儿子过年后七岁,在幼儿园上大班。他性格有点内向,不惹是生非,也不会察言观色,各方面能力一般,属于班中的中游分子。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我觉得儿子是个既平常又挺不错的小男孩,特别是他大方和爱关心人的品性,也得到过老师的肯定,想来在老师眼里也不会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吧。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餐时都要问他,今天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每次他都抢着先说开心的事。所谓开  相似文献   

7.
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遇到了两件令他困惑的事。一次是在考试时老师要求看图写词语,他面对画面上光芒四射的太阳写下了“晴天”。结果被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太阳”。另一次是看图写话,儿子看着画上朵朵白云和两个正在放风筝的孩子,写道:“天上的云好美丽!”结果也被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小朋友在放风筝”。天真的儿子对此疑惑不解……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随父母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小学生向我介绍了他所接受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一节生物课上,老师指着一个动物的头盖骨,告诉大家:这是某某动物,生长在前冰川期,现已绝迹。教师对这…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4岁上幼儿园时的事。一天,当我走进幼儿园,要上课时,发现我的椅子不见了。老师问我:“椅子到哪儿去了?”我立刻回答:“我不知道。”老师接着说:“难道椅子还能长出‘翅膀’来吗?”老师的这一句话,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种笑声让我觉得很没面子,于是我赶忙说:“不是呀,是蚂蚁搬走了。”“蚂蚁有那么大的力吗?”老师问。我眼珠一转,响亮地回答:“哈哈,老师不是说过‘团结力量大’吗?蚂蚁就是团结起来,才搬走我的椅子的。”老师无可奈何地走出教室找椅子,我也跟着出去。老师往门口一站,向左一看,就看到了我的椅子。她气呼呼地指着椅子…  相似文献   

9.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学校,踏进儿子上课的教室,墙上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一下共有19幅,班上共18个学生,加上老师19人。“妈妈,你看,这张是我。”儿子指着墙角边的几乎与他个头差不多大的一张画对我说。画上还注着我儿子的英文名———Allen Xu。这19张画仔细看都不同,像是医学院教学用的尸体解剖图。为什么要孩…  相似文献   

10.
在春风送暖的三月,我把刚满3岁的儿子送进了幼儿园,我的心中别有一番感受,儿子在幼儿园哭吗、能吃饱吗、挨欺负吗?入园的第七天,我去接儿子,发现孩子的脸上多了一条被指甲抓伤的血痕,这时年轻的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刘硕和一个小朋友争抢玩具时,被抓伤了。” 我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平静地说:“没关系,小孩子打架是难免的事情,再说刘硕也挺顽皮的。”知子莫如母,我知道  相似文献   

11.
晚上睡觉时,儿子问我:“妈妈,你想吃红枣吗?”哪儿有红枣?我想着便随口答道:“妈妈想吃。不过,你要告诉我红枣是哪来的。”儿子看了我一眼,神秘地一笑,趁我不防,猛地在我胳膊上拧了一把,说:“给,这就是让你吃红枣。”儿子的举动使我莫名其妙,我生气地问道:“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坏毛病?”儿子回答说:“是跟我们李老师学的。班里小朋友谁不听话,李老师就这样让谁吃‘红枣’。”“你吃‘红枣’了吗?”儿子不吭声,  相似文献   

12.
儿子一回家就嚷:“爸爸,我回来了,不知怎么的,今天老师气坏了。”父亲关切地问:“这是咋啦?”“老师上课时,我和同学们都插嘴了。老师说:‘不要七嘴八舌。’我说:‘老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儿子岳岳居然变得非常乐于上幼儿园了,大半个月折磨着我的那种和儿子息息相关的焦虑心情终于日渐舒缓。儿子总是叽叽呱呱地跟我说:“很多小朋友在建构区搭了一座大桥”“老师在自然角养了两条金鱼,两只小乌龟,还让小朋友轮流给它们喂食呢”……我听得云里雾里:什么建构区?什么自然角?望着手舞足蹈的儿子我总是疑惑:是什么东西如此强烈地吸引着儿子?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些什么?就是养养乌龟,搭搭积木吗?幼儿园对孩子们都会有哪些要求?我该做些什么来伴随宝宝成长呢?突然,内心有了一种想了解幼儿园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儿子小强刚上初三,全家就陷入孩子“早恋”的阴影。半年多来,几经磨合才和儿子沟通好,一起走过这“成长的烦恼”。扔错纸条酿成“早恋”风波孩子一升入初三,家长、老师和学生就进入“倒计时”。淘气的儿子在紧要关头偏在上课时“飞”了一张纸条,一飞就飞出了一场“非典型性早恋”。那是初三上学期的一堂物理课,被午后的阳光和种种力学原理弄得头昏脑胀的小强趁老师转身写板书时,给角落的“死党”小林飞了一张纸条。没曾想,这飞出手的纸条却出乎意料地落到了后排女生袁静桌上。袁静刚打开的纸条被转过身来的老师眼疾手快抢到手里。老师板着脸…  相似文献   

15.
时临中秋,加之刚与儿子告别从北京返乡,心中平添了几分对他的思念,便想信手写下他成长的过往点滴,以排心结. 称儿子为“学长”,缘因我近期进清华大学进修,同行人都戏说让我管那读大二的儿子叫“学长”,念无大碍,心中也就默认了. 儿子小时候很贪玩,有时在学校返家的路上看见一粒平齐不过的石子可玩上半个小时,十分钟路程往往一个小时后还不见他踪影.家庭作业更是经常欠账,碰到老师抽查,便说本子“留”在家里,与我熟识的老师哭笑不得,又不忍点破.一个学期下来,儿子书包就像捡破烂的垃圾袋,作业本早已不翼而飞,书也体无完肤,偌大的书包里只剩几页乱涂乱画的残纸和几支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学习用具.  相似文献   

16.
牛牛6岁了,他天性活泼好动,却非常胆小。我很想让牛牛能在集体中大胆表现自己,可几次从他老师口中得知,牛牛虽然在集体活动时注意力比较集中,但回答问题时却总是退退缩缩的,有时候请他做班长,他也是摇头,不要当。儿子的这些“不争气”表现让我焦急、生气,尔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吃惊。那天早上,幼儿园组织全园教师观摩牛牛班的活动。我想,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看看儿子的表现,于是我走到多功能厅,小心翼翼地“躲”在其他老师的背后,不想让儿子看到我,以免影响他的情绪。谁知左看右看,就是找不到儿子的身影,我立即告诉了他的老师,老师也吃…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中午,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放学回来闷闷不乐。在我一再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当天上午有班主任的“公开课”。事前,老师交代好了,成绩差的同学全部坐在教室的后面,并且不准提问或回答问题。儿子“不求上进”,自然要坐“冷板凳”。眼看坐在教室前面的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向不“安分”的儿子待不住了,也凑起“热闹”来,接连把小手举得老高,还大声嚷了几次“我来答”。结果,老师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另眼相看”。课后,老师把儿子叫到了一边,责备他“扰乱课堂纪律”,罚站十分钟。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老师告诉我,儿子写的字越来越不好看了,写得不紧凑,结构很散。老师“告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也早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无奈儿子不听劝告,我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初老师说儿子写字很不认真,让我配合老师教育他,让他认真书写。我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给他听,  相似文献   

19.
期中考试后,读一年级的儿子磨磨蹭蹭地将语文试卷拿出来给我签字,并说考得不好。我一检查,发现有两道看图写话题,原本是可以得分的。第一题,儿子面对画面上正在给小树苗浇水的男孩写道:“哥哥在种树”,结果被老师判为错。题下写着“标答:哥哥在浇水”。第二题,儿...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老师每天都在扮演多种角色--魔法师、小丑、故事大王,甚至断案的“法官"。“老师,他打我。”“不是,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老师,谁又打谁了。”“我没有打他,他打我,我才还手的。""老师,X X把垃圾扔地上了。”一件"官司”接着一件"官司",严重影响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清官难断家务事,断多了也会没有耐心,直接说“以后别告状”,可也只能维持半天甚至很短的时间。幼儿园老师们如何不当“法官”,有没有办法让幼儿自己学会处理同伴矛盾、不计较一些小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