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会计信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形式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企业随心所欲编造会计报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随着一系列会计造假舞弊事件的相继暴光。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是什磨,如何解释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传媒、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引发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金虹 《华夏星火》2004,(1):84-85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倍受关注,有些单位造假账、报假表粉饰业绩,给投资及社会各方造成极大的危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会计核算不真实,则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导致会计秩序混乱、影响单  相似文献   

4.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针对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为我国21世纪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计工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文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的原因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工作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会计资料.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不仅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反映,也是企业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依据与结果,同时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作经济决策服务.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一些单位时有发生,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掩盖了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助长了腐败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出现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严重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如何强化会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避免企业损失浪费。  相似文献   

7.
浅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企业随心所欲编造会计报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随着一系列会计造假舞弊事件的相继暴光,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是什麽,如何解释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传媒、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引发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然而,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桎梏,干扰了会计工作乃至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经济决策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本文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态、形成原因及其财务治理对策这三方面来论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娟 《科技广场》2005,(7):51-53
会计信息既是直接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统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企业会计失真的原因,从现实情况来分析,有很多的原因,本文主要通过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0.
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1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会计工作的基础就是会计资料,而大多数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失真。具体表现为,一种是为了掩盖不法的经济内容,变造原始凭证,形成表  相似文献   

11.
一是通过列举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来预防会计信息失真,更加理解会计的内在含意,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能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二是通过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来进一步体现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三是通过查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打下基础;四是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对策,以便更好地预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稳定会计工作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不断净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高度关注,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面对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状,作者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如何重塑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切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查找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打下基础。内因主要是: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的利益关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会计信息生产过程操作原因。外部因素:经济环境的原因;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针对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生产者的利益分离。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概念、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念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据统计,它占到了整个经济信息总量的70%以上,可见会计信息对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主管当局的授意下,利…  相似文献   

15.
当前 ,人们对于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上至国家领导人 ,下至普通民众 ,对这一问题都极为关注。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 70 %以上 ,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 ,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目前会计信息严重不实 ,确已成为会计工作中的通病 ,在会计领域“打假”,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略谈一些浅见。1 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1 .1 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偏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根源之一是对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 :1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采取任命制。经营者在任期内的业绩如何 ,各级干部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企业报送的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字来了解的 ,数字越“漂亮”,证明经营业绩就越好 ,致使出现一些造假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2对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偏差。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主要通过产值 (或销售收入 )、利润等指标来评价的 ,经营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与这些指标值的高低密切相关 ,有些经营者便想方设法提高这些指标值 ,通过虚报会计数据来提高其经营业绩。1 .2 会计信...  相似文献   

16.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备件。当今世界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失衡、以及全球经济带来的杌遇和挑战,使得迫切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扰乱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严重的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必须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预防和治理。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谈谈自已的看法,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张岩 《今日科苑》2007,(18):66-6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在经济生活中显示出突出而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对于决策的重要性,使得会计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但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计划经济向市  相似文献   

19.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的事情时有发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已成为久治不愈的痼疾,亟待引起必要的重视并予以及时治理。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它不仪涉及到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治理,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为此,要全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合治理。试图通过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