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时层面看,"谈何容易"初见于汉代,后经唐至清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固化为常用成语;从共时层面看,"谈何容易"的主语多是谓词性的,经常出现在因果复句或转折复句中,多用于感叹句或反问句中。我们认为,"谈何容易"的词汇化是其构成成分——"容易"的词汇化、结构的重新分析以及转喻机制和韵律机制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编“句典”活动分三个板块:1.收集提炼不同句式。2.对每一种句式特点进行解释,并举一个教材中的例子,还要注明出处。3.按音序表将各种句式排序,编成“句典”。首先,师生共同收集不同的句式类型。(1)从句子类型角度,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4种。(2)从修辞角度,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对偶句、夸张句、比兴句、双关句、反问排比句、比喻排比句、反复句等16种。(3)从复句角度,有因果句、假设句、转折句、并列句、选择句、递进句、条件句等9种。(4)从写法角度,有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通感句、移情句、象征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红楼梦》中的间接感谢语为着眼点,对间接感谢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假设句、命令句、否定句、感叹句这7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通过对表现形式的分析,得以从语言的背后窥探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话语交际中,"你别说"既可以是具备语法功能的句法成分,也可以是一个话语标记。本文只讨论后一种情况,当它是话语标记时,其话语信息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后加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在语用上,"你别说"具有评价、阐发、总括、认同四种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介绍了话语标记"你别说"的几种变体形式。  相似文献   

5.
感谢语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表达形式,也是文学作品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以间接感谢语为介绍对象,结合《红楼梦》中间接感谢语的使用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出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假设句、命令句、否定句、感叹句这7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并通过这些表现形式,探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阅读等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能在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相似文献   

7.
对反问句和陈述句施以一定的"招数",就可以让它们相互转换,方法很简单,让我来教你三招吧。例一:陈述句: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反问句: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反问句比陈述句多了一个"不"、"难道"、"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转换的具体"招数"。第一招:"找"。即找否定词。否定词有"不"、"无"、"没有"等。如果陈述句里有否定词,改成反问句时要去掉;如果没有否定词,改成反问句时要加上。这个"不"、"无"、"没"等加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8.
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可用于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句末,在不同的句类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语气意义。其中"来"和"咧"存在功能互补现象,"来"不能出现的句类"咧"可以出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还不是X"句式可以表示否定陈述、询问、反问语气。表示肯定意义的反问句"还不是X"由于高频使用,后又扩展到了陈述句中。本文将这种表示肯定意义的非否表达式"还不是X"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基本语义功能及附加语义功能。我们认为非否表达式"还不是X"是一种主观性的表达,提出的是肯定的反预期。本文通过对"还不是X"语料的考察以及对其语义结构、重音结构的分析,探讨了非否表达式"还不是X"的形成历程。它发端于疑问句,成熟于反问句,然后扩展到陈述句中。语用推理和语境吸收是诱发"还不是"固化的主要机制,主观化、反预期是其动因。在这一历程中,"还不是X"的主观性不断增强,"是"进一步语法化,"还不是"有凝固为三音节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五人墓碑记》一文的《思考和练习》三:本文比较多地运用了感叹句(包括反问句)。看看下列句子中,哪些是感叹句。哪些是疑问句。这类句子表达强烈的感情,常常比陈述句显得有力量,试加以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难点之一。下面笔者结合部分中考试题对标点符号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归纳分析。一、注意问号 (一)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可用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例: 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楚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句末语气助词"哈"的句子功能分布特征,它可以分布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末尾,但出现在感叹句句末的可能性较小。基于其自身特点,"哈"对陈述句、疑问句的选择也是有条件、不自由的,只能出现在接受对象已知的陈述句和疑惑程度较低的疑问句中。  相似文献   

13.
助动词"应该"跟"该"的语义及用法似是而非。首先,当表达道义情态时,"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应该"则不可以;"应该"可以跟虚化的"说"搭配,形成"应该说"的固定用法,"该"则不可以。另外,当表达认识情态时,"应该"可以跟有时体标记的宾语搭配,"该"则不可以;"该"可以出现在反问句和感叹句中,"应该"则不可以。文章最后指出,两个助动词的主观性强弱决定了用法和功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陈玉驹 《新高考》2009,(10):23-25
句子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按结构分,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等;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选用何种句式,应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广安话语气词"哈",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在日常交际中,广安话语气词"哈"具有视角体现功能、情感表达功能、主观认识功能,是广安方言中委婉表达个人主观性的重要语言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教学○邬建华(宜春地区教委教研室)一、通过比较,认识反问句和设问句。在学生知道句末用了问号的句子都是疑问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问句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1“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第二册《学词学句》3)2“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  相似文献   

17.
苏魁元 《成才之路》2014,(24):57-57
在小学阶段,有这样一种语法知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有的学生由于不得法,改得乱七八糟。文章先对各种问句进行再认识,然后从反问句的类型(肯定形式的反问句、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把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提炼三方面进行举例分析,以让学生循序渐进,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8.
探讨假设复句的交际功能是把假设复句放在交际语境中,动态地观察假设复句在言语交际中的交际功能,变静态的分析为动态的分析。假设复句既包含了句法平面的内容,又包含了逻辑平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言语交际中对假设复句的交际功能有无影响及有何影响,应该是对假设复句进行动态分析的重点。文章仅对假设复句的交际功能进行分类,并作简要分析,期待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注意问号。(1)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这个句子是选择问,前一问号应改成逗号。(2)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如“:你说得太快,听不清说些什么?”句中虽有疑问词“什么”,但仍是一个陈述句,句末应改成句号。注意顿号。顿号只用…  相似文献   

20.
〔考点提示〕句式,通常指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与书面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仿用句式即仿照例句造新句,实质是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仿用修辞格为主,一是以仿用句式或语气为主。常要求句式一致,即“形”似;内容吻合,即“神”似。变换句式是“同义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